玩微信幾年,朋友圈在一點點變大。
分享內容大多以轉發居多,原創也有。
我喜歡哈里曼大叔的詩歌語言,也喜歡秋水長天的短詩配圖。
那一天,若不是同學在一起,一個打趣一個:那些畫書呢,趕快給我!
我一臉懵,什么畫書?這個叫法,已經好多年沒有聽到了。
她說的畫書,其實就是小人書,我們小時侯看的那些,大多是黑白的,彩色的極少,連環畫,配一些簡單的文字說明。
印象中,每本都翻到邊角卷起,不知經過了多少手。
看我納悶的樣子,同學說,群里的照片你沒看?
什么照片?
畢業照啊。
我也顧不了爭辯,趕快取出手機,打開,點到群里。
然后就看到久違的高中畢業照,還有另外兩張,分別是幾個要好的男同學,幾個要好的女同學的合影,那里面有我。
有多久沒看到它了,我在記憶的倉庫里搜尋,十年,二十年。
以前賣不起影集,安置照片的地方,一般都是夾在舊書中,幾次搬家,不小心弄丟了。
今天,經年不見的珍貴照片,被有心的同學拿出來,曬在同學群里,真是功德無量。
平時有些寂寥的同學群,一下子熱鬧起來,像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湖中,瞬間激活了圈子,大家爭相發聲,他一句,你一言,沒高沒低,沒大沒小,有好奇的,調侃的;也有感嘆的,惋惜的。
畢業幾十年,大家風里雨里,哪個沒有經歷艱難困苦。似乎大家的心,都變成了銅墻鐵壁,平時沒有一絲縫隙,呆板,生冷,少有交集,只有走的近的個別幾個,尚知曉大致動態,生活現狀。
其它的,可以說一無所知。也搞不明白,一個個都在忙啥。
看照片,那時的少男少女,用清澈的眼睛觀看世界,青春以它不可遏制的姿態,占領著人生的高地,萬丈豪情,滿懷信心地走出學校,準備大干一場。
盡管是黑白照片,也難掩風華,年輕真好!身材挺拔,像陽光下的小白楊,青翠,蓬勃,向上。沒有贅肉,心地干凈,同學之間,友誼純潔,感情真摯。
我細數了一下,我們班有五十個同學。
前面坐著的一排,是九個老師,到現在,已經有四個,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是減法。它在不知不覺中,把我們生命里的人帶走,讓我們成熟,也讓我們無奈,徒增悲傷。
我把照片放大,一個個細細端詳。有的已然面目全非,絕大多數依昔的樣子還在。不消說,最大的變化是體積的增長,面容的滄桑。
我放下手中,那原本也不著急辦的事,一條條看同學們的議論,再放大我們幾個女同學的照片,那時的我,站在那里,拘謹,懵懂,不齊整的留海,樸素的衣著。恍惚間竟覺得,時光從未走遠,我依然是那個懷有七彩夢想的女孩。
多希望那一刻被永遠定格。
風雨人生中,每個同學的道路都不相同,當年那些好學生,差學生,男同學,女同學,一個個離我們又近又遠。
歲月的河流,從未停止向前的步履。
當我們的孩子也過了十八歲,長成大小伙子,大姑娘,我們明顯地變了容顏。
腰身不再挺拔,美目不再清澈,臉有了皺紋。歲月的打磨,就是這樣扎實。
平日里忙乎自己的大小事務,走動多的反倒是時下的朋友。
當唯一的、珍藏版的老照片,被翻出來,它激起了大家的萬千思緒。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張不能返回的單程票,生活過的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生命沒有預留給你我彩排的時間,改過的機會。
對了,錯了,遲了,早了,都一一被定格。
那些花樣年華的陳年往事,舊日情份,都如窖藏老酒般,經時光發酵,越加回味悠長。
不必抱怨造化弄人,不必嘆息流年飛逝。
記得楊絳老先生在她100歲時,曾
經說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窮了,富了,高了,低了,都無所謂,爭來爭去,豪無意義。就腳踏實地地活著,在生命獨屬于我們的季節里,平靜生活,快樂面對。
因為,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