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平常的上午,我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女士,她說不了一句話就開始哭,我聽了半天,終于弄明白了。原來,她26歲的兒子因熬夜致猝死。獨生子猝然離世,可以想象對他父母的打擊是多么地大。我非常吃驚,畢竟猝死事件總是在新聞中看到,仿佛離我們很遠,但這次才發現原來死亡離我們是那么近。
是什么原因會導致猝死呢?有很多,比如熬夜打游戲的,工作加班的,異常酗酒的等等。這個才26歲的青年就是由于熬夜打游戲,作息不規律,最終猝死。
我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個人在身體極度疲勞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打游戲,直到我看了尹慕言老師寫的《掌控24小時:讓你效率倍增的時間管理術》這本書才明白:這個青年他沒有時間意識,不僅不能掌控自己,反而被游戲所掌控,才造成這一悲劇。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正確掌控自己,手機俘獲了我們的大腦,占據了我們的目光,我們甚至被它所掌控。你不信嗎?那你有沒有遇到過一種情況,明明制定了計劃,可是心里總是告訴自己,這件事等一會也來得及,我先刷會兒手機,于是兩小時過去了,啥也沒干。
如果你也是這樣,那一定要來看一看尹慕言的《掌控24小時》,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時間管理的書籍,而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書籍,讓我們每一天都不浪費,活得有價值。
尹慕言老師首提“時間喚醒教練”理念,是“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者,從業人力資源與組織發展十余年,深度聚焦組織發展和個人成長領域,致力于用教練技術喚醒并推動個人、團隊和組織持續成長和發展。她在《掌控24小時》這本書中以時間為線索,教我們如何正確管理時間,從而喚醒自我,幫助自己更好地成長。
一、明確方向,做到真正自律
自律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挺困難的,尹慕言老師在《掌控24小時》這本書中將人分為四種狀態,你是屬于哪一種呢?做到自律了嗎?
逃避一族:不愿意面對糟糕的現狀,選擇逃避。那個猝死青年父母離異,自己也沒有穩定工作,生活現狀挺糟糕的,他選擇通宵打游戲,何嘗不是在逃避現實生活呢?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逃避。假設一下,今天是你活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天,告訴我,你還覺得你遇到的困難是大問題嗎?
奮斗一族:看起來勵志,但只是關注短期任務。你可能會問,做短期任務難道不對嗎?我們需要制定短期目標,但是更多的是要關注長期目標,這樣才會有進步,獲得大的改變。
理想一族:只說不做。有一句話叫作:“晚上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大概就是理想一族的真實寫照。只想不做等于空想,腦海中的想法再好,不實踐同樣沒用。
自律一族:有源源不斷的行動力,有明確具體的目標方向。他們能明確目標,開始行動,并能長期堅持,帶來改變。
如果,你還沒有達到自律一族的標準,那就現在制定計劃,開始執行,向著自己的夢想前行。《掌控24小時》中提到:只有真正從投入時間這件事情上獲益,我們才有可能長期幸福地堅持下去。書中的一個變革公式:對現狀的不滿×未來愿景×第一步行動。趕緊運用變革公式,開始行動,做自律一族吧。
二、掌控自己,才能真正改變
我們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故事,聽過很多道理,誰不知道“改變”二字呢?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肯定都想過改變,我們渴望有一天自己改變,可以驚艷所有人??墒?,現實卻是我們一邊打著游戲,一邊在內心吶喊“我一定要變強”。這毫無意義,或許只是感動了自己,生活該是什么樣還是什么樣。我們想的和我們做的完全不同,這就很好地詮釋了:為什么明白了這么多道理,我們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呢?
《掌控24小時》這本書中講到:只有你對現狀的不滿已經強烈到必須采取行動、馬上改變時,改變才有可能真正發生。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不去改變,是因為對自己的現狀比較滿足。細思極恐,這不就是“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嗎?即使不滿,也會在日復一日中變得麻木,不愿意再去接受新事物,更別提改變了。前面提到的猝死青年不就是在游戲中尋找快感,從而變得麻木嗎?
一定要記住:只要我們不能掌控自己,那就無法做到改變。
有人說:工作后的五年是最好的升值期,你認同嗎?其實,工作后的五年,是我們學會掌控自己的五年。這五年,如果我們能掌控自己,獲得改變,那么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會繼續改變,變得越來越優秀;倘若這五年,我們沒有學會掌控自己,那今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將會越來越焦慮,改變也會越來越難。
現在的你,是處于五年前還是五年后呢?你還愿意掌控自己的人生嗎?不要否定,因為我們的人生有無限可能。想要改變,就去行動,千萬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當你處于人生低谷時,之后走得每一步路都是在往上爬,所以,沒什么好怕的,生活真的不會比現在更糟糕。
三、喚醒自己,開啟新的人生
有一位理財的老師說給自己的父母買了基金,幫他們理財。
有人就問:你是怎么說服父母把錢拿出來理財的呢?我父母不愿意把錢拿出來,他們覺得我被騙了。
這位老師的回答特別有趣,他說: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錢。他又說:父母每天念叨讓你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你做到了嗎?如果沒有,那你憑什么讓父母按你的要求做事呢?
是呀,我們總是對自己要求低,對別人的要求過高,想要去掌控別人,這個人可能是父母、伴侶、孩子,但是這太難了。其實,我們能做到的,唯有掌控自己,喚醒自己。
尹慕言老師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每個人都擁有極大的能量,每個人都值得被深度挖掘,只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還可以“喚醒”自己,由自己按下啟動鍵。
其實,由自己按下啟動鍵,才能做到真正掌控人生。如果,那個猝死的青年學會了喚醒自己,不被游戲所控制,自己控制自己,解鎖自己的人生,那結果是不是不同呢?那他的人生是不是不會戛然而止,而是非常精彩呢?
我想那是肯定的。每個由自己掌控的人生必將美麗多彩,因為這是在為自己而活,所以,與其把掌控人生的權力交給別人,讓別人幫我們做選擇,還不如自己掌控,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呢?
寫在最后:
稻盛和夫說:今天這一天勤奮努力就可以看到明天,這一月勤奮努力就可以看到下月,這一年的勤奮努力就可以看到明年。因此,與其為不著邊際地思考5年、10年后的事情而煩惱,還不如無怨無悔、盡力過好今天這一天。
所以,我們與其把事情推給明天、以后,以至于最后無法掌控,還不如去好好利用今天,去掌控好我們的一天24小時,喚醒自己,活在當下呢!如果你的人生是被掌控的,不妨拿起《掌控24小時》這本書,去學習、去改變,真正做到親手掌控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