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陸續出來,隔壁家的姑娘小伙,幾家歡喜幾家愁。小禾,是這塊遠近聞名的學霸,毫無懸念地考進復旦大學新聞系,父母歡喜得紅光滿面,逢人便說;小伙兒毛毛就不那么幸運,平日學業差強人意,這會兒垂頭喪氣,還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當學子們勇闖高考獨木橋,以它作為未來人生的風向標,我卻想到了他們。
01? 高考落榜,迎來逆轉人生的機遇
我老弟,長得乖萌。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不咋地,尤是英語與數學。你說他不用功,完全不是,他埋頭苦讀、努力的勁頭眾人皆知;你說他笨,也不能算,除了語言和算術,其他成績還算可以。有一天,他也終迎來眾人皆走的那條路---高考。
當分數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與價值的唯一標準,老弟自然甘拜下風。他落榜了。他面臨兩條出路,一條是來年重考,一條是被調劑。老弟提出一個令全家人始料未及的想法---來年重考,不過得自己選擇專業,必須要與美術相關。全家人錯愕了。雖說打小起老弟熱愛畫畫、他的漫畫作品讓所有人喜歡,但他從未經歷美術專業的相關訓練,并且作為未來生存的職業,大家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的發展。“不行,這條路太未知、太冒險。”在幾乎所有人否定的情形下,只有舅媽一人堅持。老弟非常爭氣,在接受專業訓練三個月后,他的繪畫水平就達到了平常人三年的水準。他自己有了信心,家人的態度也變得緩和。第二年,他順利入學。
畢業后,憑借他對創意、美術與藝術的天賦及熱愛,他極度投入工作,在職場中屢獲晉升機會。沒過多久,他就形成了個人設計的風格特色。近幾年,各種訂單紛至沓來,他已完全不需要去上班就可以達到極高的收入,于是他離職,開啟了自由職業之路。
或許,高考落榜是每個考生都不愿面對的噩夢,但老弟卻將落榜當作了一個時機。他重新審視自己,選擇發揮自己的優勢,投入到自己所喜歡、擅長并且愿意付出一切代價去學習和了解的事情上,他將自己熱愛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徹底地把一個失敗的劣勢轉變為成就他自己人生的絕好機遇。
我們進入職場之后,人們關心的不再是高考試卷的難與易、分數線的高與低,即使這些有關分數與成敗的經歷曾經深入我們的骨髓與血液,但如今,它不過是過眼云煙。我欣賞老弟,他獨特的天賦與才華沒有埋沒在應試教育規范化與標準化的束縛中,他像一只鮮活的毛毛蟲逐漸蛻變成綻放的蝴蝶,他在屬于他自己的人生路上展翅,向眾人展現他的才華,創造社會與自己獨有的財富與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考分數算個啥?
02? 她沒有進入大學,已從大學畢業
去年6月,馮侖的一篇專訪瘋傳朋友圈。這位被馮侖譽為“她不去湖畔大學也沒關系,湖畔想要培養的就是她這樣的人……她已經從湖畔畢業了”的美女老板,她就是廈門原鏈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Amei姐。
我與她相識在去南極的路上。當時,我根據她的經歷也寫了一篇文字,大意是:她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從11歲起她就幾乎包攬了家里所有的雜事與廠里的各種事務。13歲時,她跑去武漢賣鞋,初嘗了只要勤奮就會有收獲的好滋味;再之后,她做起鞋業批發,每天早上4點起床開店做生意,365天風雨無阻,堅持了整整六年,那段時光辛苦而快樂,她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很有意思,人生似乎并沒有給她一個優渥的起點,但她從未抱怨過自己的家庭與環境,她以容納與努力之心,突破現實的局限,堅持朝向自己的目標與夢想一直走。Amei姐在南極有一句非常美麗的口頭禪:懷一顆向善向上的心,我要去溫暖全世界。她常常說,“到任何地方,無論做什么樣的生意,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一切變得比原來更好。讓這個地方比原來更好、讓跟我打交道的人比原來更好、讓環境比原來更好,我把這個目標當做我的工作。”
職場上崇拜的永遠不是高考狀元,而是清晰的思維、冷靜的判斷、人際與人脈,還有廣闊的視野格局,以及真誠與愛的心態。你能想象Amei姐只有小學畢業嗎?她說出來的話充滿智慧與格局,每一個與她交往的人都被她愛與感恩的力量深深感染。高考的確非常重要,至少它教會了我們一些學習的能力,但是它也只是生命長河中一層微微的漣漪。生活本身,它才是我們終生學習的學校。是否上過大學、是否是最好的專業都無法決定我們整個人生。
所謂的“沒有”,它亦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與資源。它會激發我們從無到有的創造,蘊生我們開創夢想的動能,直到無所限制地去努力、去行動、去實現。并且,這樣的財富是他人永遠都無法拿走,它是我們在任何一個環境、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夠抵達成功的基礎。
03? 從這場人生的考試中收獲更多
高考已經結束,無論結果好壞,已然成為定局。與其懊惱或得意,不如從這場人生的考試中收獲更多~~去發現自己的天賦與優勢,修煉自己愛與感恩的心態,趁著年輕,用我們的學習能力多修煉一項技能,多走近自然感受未知的世界,追隨我們的才華繼續投入新的征程。你,就是你最大的財富,它會助你通往屬于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