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者,萬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兇者,萬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兇者存乎辭。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易經的每一卦有四部分組成:
1、卦辭:每個卦下面文字的解釋
2、彖辭:彖就是斷語,對一件事下的判斷與結論。具有不易改變的絕對性和肯定性結論。
3、爻辭:每一卦有六爻,爻就是交,爻下面的文字就是爻辭。
4、象辭:像是在古代,是一種身體和力氣都極為龐大的動物。這里代表一種龐大的現象,對每一卦做一個說明。象就是現象;象下面的文字,就是象辭。
彖者,言乎象者也,一個現象出來了,就加以判斷,一切的現象一出來,有智慧的人就加以判斷,這就是彖辭的意義。
“爻者,言乎變者也”。卦里面每一爻,都相互關聯,不停的交互變化,是講宇宙許多事物交互變化的關系。這就是爻辭。
“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吉?什么叫兇?失去了就叫做兇,得到了就叫做吉。這是社會一般人理解的文化常則。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吝"就是小毛病,也叫煩惱。
“無咎者,善補過也”。人們常認為無咎就是很好,其實不是,要真正達到沒有毛病的話,自己要隨時反省自己,隨時隨地的檢查出來自己這一方面的錯誤和毛病,“吾日三省”這樣才能無咎。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兇者存乎辭”。這里有三個重點,一個是位,一個是卦,一個是辭,什么叫貴?什么叫賤?什么叫運氣好,什么叫運氣不好,重點就在那個位上,當位就好。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絕對的貴,絕對的賤,貴賤就是由于它存在的位置不同,當位不當位而已。
"齊小大者存乎卦"。每個卦你要記清楚什么叫大卦,什么叫小卦,也是不停變化的,你要看他的位在哪里,位對了就是大卦,位不對,也就是小卦。再好的卦不當位的時候,一點用處都沒有,就是小卦。
“變吉兇者存乎辭”,辭就是你的思想和觀念,你的觀念對了,便一切就對了,全在你的一念之間,如果你卜卦卜到了憂,一定會很痛苦,卜到了悔吝,就一定覺的有煩惱或阻礙嗎?其實不然,我們只要行得正,行的直,心里沒有歪念頭,壞主意,一切奉行行善的正的理念。就是遇到悔吝,心里也坦蕩蕩,以平常心處之,化兇為吉,那一切也就平安了。
“震無咎者存乎悔”。如果卜卦補到了無咎,不要以為沒有問題,一切要小心,多反省自己,這樣才會"無咎",才能真正沒有問題。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讀《易經》要懂的卦有大有小,卦辭也有險有易,有險看起來非??膳拢灰欢膳隆S幸變煞N意思,一種是容易的易,第二種也是變易的易,容易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它是會變化的,我們人要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轉危為安,但有時也可能會把好的變成壞的了,所以說辭有險易。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八笔沁_到了某一個境界,辭就是你的思想觀念,看你的思觀念想達到了哪種境界?你認為它對,它就對,你認為它錯,它就錯,全在于你的意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