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過最苦澀的東西,怕是桌子上放的白色藥片了,那是三年前醫生給開的藥方,后來,沒了就買,從不敢忘記。
剛開始每天一頓吃六片白色藥片,每天吃三頓。原本就不愛睡懶覺的我,比以前起得更早了,為了能在早上七點鐘之前吃完早飯,然后可以悲壯的吞下一天藥劑的三分之一,我就安心很多了。
也是從那時起,我吃飯才開始規律,吃早飯的習慣也是那時候養成的,都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當時胃病已經折磨得我痛不欲生,才開始慢慢領悟老人言的實用性,要不,我還一頭撞南墻呢!
后來參加工作了,我也會早早起床去吃飯,正是因為自己有很嚴重的胃病,才挑食挑得嚴重,不吃油膩的東西,不吃生冷的東西,不吃辛辣的東西,還有一點特別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幾乎不吃飯店的飯菜,因為胃不好,一吃就壞肚子。
再后來,藥劑從每頓六片減少到了五片,三片,最后減少了每天的頓數,原本要吃三頓,后來減少成了兩頓。
隨著病情的基本穩定,醫生建議我一天吃一頓,每頓吃一片就可以了。雖然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我卻沒有表現得太過高興,甚至連笑容都沒有。
我在家里歇了半年,和我媽一塊兒睡覺。
我經常是失眠到半夜,每當我睡不著時都會抱著手機看小說,看各種各樣的小說,記得當時翻看次數最多的是史鐵生老師的作品。
我想,對于當時的自己,時不時發作一下的胃病還是會讓我想要痛哭流涕,史鐵生老師的作品無疑給了我活下去最大的勇氣。
感動往往來自于細微之處,能從一字一句中體會出生命的芬芳,每當想起史鐵生老師描寫他與母親之間的沉默,或是獨自一人在地壇發呆,思考生死時,我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眼前晃動,只是一瞬間,卻可以成為夢境里讓我反復咀嚼的永恒。
伴隨著經常性疼痛,暴躁的脾氣,我不是沒有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每一個夜深人靜,都是是我最難熬的時候,我長久的對著窗外熹微的光亮發呆,也不去思考,也不去回憶,只是靜靜得看著。
究竟有多少個這樣的夜晚,我沒有真正去算過,但我確實有過記錄,大概記錄了八十多天,就擱置了,每一天都會記錄自己的心情,現在回頭去看看,幾乎沒有開心的,加之沒有工作,心情煩躁得沒有緣由。
后來便因為身體和吃飯的原因,決定轉行,那是兩年前,準確的說是兩年半前了。
后來幾經周折,有了穩定的工作,可是,在工作的半年里,由于沒有時間做飯,單位也不讓做飯,最終導致我的體重一個月內下降了四斤多。
半年來,胃病復發了N次,失眠了大概有一百天左右。我曾想盡一切辦法進入睡眠,但最終都放棄了。那半年比我三年前在家養病的半年還要痛苦,因為這不光身體不舒服,心理承受得痛苦反而更讓人低迷。
幸虧,我熬過來了。心也充盈了,再拾起史鐵生老師的作品,仍然充滿敬畏。
苦澀的東西才會使人在嘗到甜味時,更加相信我們的味覺是活著的,我們的生命是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