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書。小學時候媽媽給買書,中學時候只會偷偷摸一摸與學習無關的書,大學時候自己買書,其實不多,加起來應該差不多我那么高。因為我看書慢,而且后來為了省錢就去圖書館借。真的特別希望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書屋,古色古香的那種,都是自己喜歡的書。而我,不是它的主人,是朋友。大學時候買書,畢業了好多書和行李一起運回家。可是真正青睞我的'寶貝'的,只有爺爺。我的書總是不知在何時跑到了爺爺家沙發的一側。從前那里經常擺著幾本萬年不變的書,爺爺就帶著老花鏡離書半米遠聚精會神地看。后來我的書壓在了上面,煥然一新。我們還會討論:'爺爺,這本書是外國精神學家寫的。你看懂了唄?' :'哎吆! 這本書我也看不懂,說哩可深奧哩! 不懂不懂! '說'不懂'二字時還搖了搖頭。'嗯!我也看不懂,就翻了幾頁,特別難理解,得慢慢兒看。'
我打開《說文解字》:'你看,這本書講漢字的結構,特別形象! ' 說著就找那些'形象字'的代表指給他看。'嗯,就是哩昂! '
要說家里我和誰最像,肯定就是我爺爺了,我們都喜歡看書,話不多,他喜歡講故事,我喜歡聽故事。爺爺像個文化人,也的確是個文化人。可文化人都有一種'傲氣',那就是不干接地氣的活兒,俗稱'懶'。我也懶。可爺爺懂得不少,會生動形象地給我們兄弟姐妹講故事,也會慢條斯理地給我講道理。'藝昕'這個名字就是他取的,本來是'祎'的,寓意'美好','昕'則代表'希望'。小學時候上戶口,辦理戶口的人不認識'祎'字,媽媽買來一本小的新華字典,依然查不到,就改成了'藝'。我其實本來不喜歡原字,可如果沒有改,我的名字就是獨一無二的,不會和唐藝昕重名了。
小時候奶奶屋里有個相框,里面有爺爺年輕時照片,白襯衣,黑褲子,特別干凈的少年。我:'哇塞!我爺爺年輕時候這么好看啊! ' 奶奶:'是好看! 好看有什么用! 你爺爺是個懶人。這一輩子跟你爺爺也沒享過福,一輩子苦過來唉~' '那你那時候是怎么看上我爺爺的?' 奶奶害羞一笑:'唉~他好看!'
昨天看完《我們仨》,真心覺得老夫老妻間的相濡以沫較之于年輕戀人間的卿卿我我更能詮釋'愛情'二字。
希望我的爺爺奶奶也可以彼此珍惜,相扶白首。好多愛。
下面附上去年在家一件真實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