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體詩大有可為》? ?楊選興
一、毛澤東主席對新古體詩的期待
1、毛澤東主席說過,“舊體詩詞的格律過嚴,束縛人的思想,我一向不主張青年人花偌大精力去搞。”注:引自舒湮:《一九五七年夏季我又見到了毛澤東主席》。
2、毛澤東主席說過,“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注:引自《致藏克家》,《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20頁。
3、毛澤東主席說過,“律詩是一種少數人吟賞的藝術,難于普及,不宜提倡。唯用民間言語七字成句,有韻的非律的詩,即兄所指的民間歌謠體裁,尚是有用的。”注:引自《致蔣竹如》,《毛澤東書信選集》。
4、1958年3月22日毛澤東主席在成都舉行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說過,“現在的新詩不能成型,不引人注意,誰去讀那個新詩。” 注:引自《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第124頁注解[22]。
5、1959年毛澤東主席對梅白說過,“你知道我是不看新詩的,......給我一百塊大洋我也不看。” 注:引自梅白《在毛澤東身邊的日子里》。
6、1958年3月22日毛澤東主席在成都舉行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說過,“我看中國詩的出路有兩條:第一條是民歌,第二條是古典,這兩面都提倡學習,結果產生一個新詩。.......將來我看是古典同民歌結婚,產生第三個東西。形式是民族的,內容應該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對立統一。” 注:引自《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第124頁注解[22]。
7、毛澤東主席說過,“新詩應該精煉,大體整齊,押大致相同的韻。也就是說在古典詩歌、民歌的基礎上發展新詩。” 注:引自藏克家:《毛澤東同志與詩》。
8、毛澤東主席說過,“從《詩經》的四言,后來發展到五言、七言,到風在的民歌,大都是七個字、四拍子,這是時代的需要。” 注:引自藏克家:《毛澤東同志與詩》。二、陳毅元帥對新古體詩的倡導和創作陳毅是著名的元帥詩人,他是較早提倡寫古體詩的。他寫的五言詩、七言詩,不符合近體詩律的要求,但完全符合古體詩的要求,例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注:引自陳毅《冬夜雜詠.青松》。
1962年陳毅元帥在詩刊社舉辦的春節座談會上指出,“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革命運動,提倡詩文口語化,要寫白話文,作白話詩,這條路是正確的。但是不是還有一條路?即:不按照近體詩五律七律,而寫五古七古,四言五言六句,又參照民歌來寫,完全用口語,但又加韻腳,寫這樣的自由詩、白話詩,跟民歌差不多,也有些不同,這條路是否走得通?”“我寫詩,就想在中國的舊體詩和新詩中取其所長,棄其所短,使自己的詩能有進步。” 注:引自《詩座談記盛》,《詩刊》1962年第3期。三、著名詩人賀敬之對新古體詩的倡導和創作著名詩人賀敬之說過,“舊體詩固然有文字過雅、格律過嚴,致使形式束縛內容的一面;但如果不過分拘泥于舊律而略有放寬的話,它對表現新的生活內容還是有一定適應性的。不僅如此,對某些特定題材或某些特定的寫作條件來說,還是有其優越的一面。前者例如,從現實生活中引發歷史感和民族感的某些人、事、景、物之類;后者例如,在某些場合,特別需要發揮形式的反作用,即選用合適的較固定的體式,以便較易地凝聚詩情并較快地出句成章。所謂合適的較固定的體式,對我來說,就是這個集子里用的這種或長或短、或五言或七言的基本屬于古體歌行的體式,而不是近體的律詩或絕句。這樣,自然無須嚴格遵守近體詩關于對、黏,特別是平仄聲律的某些規定,這是不言自明的。但于人們往往不區分古體與近體,特別是對四句或八句的古體和近體不加區分,一概按近體的律詩或絕句的格律來要求;為此,我曾幾次借集內某詩發表之機說明是不合舊律,甚至還說過無律。其實這原可不必,并且這樣說也是不夠準確的。因為,這些詩不僅都是節拍(字)整齊,嚴格押韻(用現代漢語標準語音),同時還有部分律句、律聯。就平仄聲律要求來說,絕大多數對句的韻腳都押平聲(不避三平),除首句以外的出句尾字大都是仄聲(不避上尾),因此,至少和古代的古體詩一樣,不能說它是無律即無任何格律,只不過不同于近體詩的嚴律而屬于寬律罷了。” 注:引自2004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賀敬之談詩》中的《賀敬之詩書集自序》。著名詩人賀敬之1962年以來身體力行,創作了大量的新古體詩,收集在1993年出版的《賀敬之詩書集》和2005年出版的《賀敬之文集:新古體詩書卷》。這些新古體詩題材極其廣泛,或吟懷、吟物、吟史,或寫景、敘事,抒情,或說理論政評述時事。據丁正梁教授統計,這些新古體詩共計361首。其中四言古詩2首、五言古詩19首、七言古詩17首、錯綜雜言古詩1首、五言古絕101首、七言古絕215首,還有所謂自度曲5首。注:引自2008年8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賀敬之新古體詩選釋》第14頁。四、新古體詩大有可為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新古體詩,就是以新詩寫古詩,也就是現代化之我國古詩。新古體詩不拘平仄,詩的偶數句末押韻,但不是古韻,而是新韻。新古體詩要用新詩的現代感來寫,保留我國古詩優點,但不必套用古人陳言舊詞、難字僻字。新古詩體可以作為連接近體律詩和現代新詩的橋梁,古今結合,博采眾長,大有可為!筆者作為詩歌愛好者,致力于探索古詩與新詩嫁接的詩藝。近年創作了大量七言新古體詩。在《華夏詩報》、《西部文學》、《全球生態詩刊》、《全球生態作家雜志》、人民網、中國詩歌網、北京詩人、百度網、中國格律體新詩網、天涯論壇、詩詞園、簡書等發表《長江見聞》《黃河見聞》《長城見聞》《世博會見聞》《黃山游記》《杭州游記》《蘇州游記》《廬山游記》《九寨溝游記》《喀納斯游記》《張家界游記》《衡山游記》《廣州白云山游記》《陶淵明隱士禮贊》《紀念山水詩祖謝靈運》《詩仙李白禮贊》《紀念詩圣杜甫》《詩佛王維禮贊》《惠能禪師禮贊》《紀念婉約詩人李商隱》《蘇東坡居士禮贊》《紀念誠齋詩人楊萬里》《紀念元帥詩人陳毅》《紀念九葉詩人穆旦》《吳冠中先生寫真》《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真》《龍與鳳》《蜂與蜜》《蠶與絲》《和田玉》《深山幽蘭》《竹子》《經營詩100首》《養生詩110首》《名畫審美詩120首》《意象詩120首》《音樂審美詩200首》《建筑審美詩130首》《科學審美詩120首》《廉政審美詩100首》《佛禪審美詩100首》《丹道審美詩100首》《山水審美詩100首》《楊選興書法審美詩100首》《楊選興文武霸謀審美詩108首》《楊選興網游山水審美詩118首》等七言新古體詩3480首,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
筆者的七言新古體詩主要特點如下:
1
、每首八句;
2
、每句七個字;
3
、偶數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韻,詩韻參照2005年8月廣東中華詩詞學會編制出版的《中華新韻府》;
4
、詩句盡量采用意象對偶,不拘平仄,僅要求意象在詞性上相對應。
5
、奇數句末字為仄聲,偶數句末用平聲,其他字則不拘平仄。
《中國夢審美詩》楊選興
1、《楊選興新古體詩選》于2012年4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收詩863首;
2、《楊選興審美詩選》于2013年6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收詩863首;
3、《楊選興網游審美詩選》于2015年3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收新古體詩866首。
4、《楊選興夢想審美詩選》于2019年10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收新古體詩888首。
?
?????)=?t?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