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們都知道早起有好處,但是我們卻做不到。那是因為什么困難讓我們退縮了呢?我今天分析一下。分為兩部分,今天是上:
1.外部原因造成的困難
有一些朋友是在校學生,當我說要早起的時候,對方的第一反應是,啊我會吵到我的室友,我還是不要早起了。
乍一看以為是中國好室友,但是這就是很明顯的拿外部原因當困難了。的確在大學室友關系中,如果有喜歡睡懶覺但是又睡眠質量差的,而且脾氣又不好的,很容易把自己的要求強加給他人。比如我睡覺的時候你的聲音不能太大,你不可以起太早因為會吵到我。
然后遇到一些軟弱一些的人,就不敢出聲,于是晚上睡覺連翻身都不敢出氣。的確在宿舍的公共空間需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比如有人在睡覺的時候你自己不要太出聲。但是這個有一個限度,就是你不能因為這些考慮,限制了你自己本來應該有的正常生活軌跡。
因為你今天會因為害怕吵到室友而不早起并且讓自己心安理得,明天你走上社會就會因為一個小的困難不去多嘗試努力突破一把。長期以往你只能順勢下坡,無法逆境上升,因為你害怕硬磕下去的感覺。
然而事情的進展都是要有突破的,你不可能在各種“沒辦法”的情況下,取得連連進步。尤其是你拿室友不希望你早起,當成理由,更加是自欺欺人了。
這種就是很明顯的外部原因了,外部有一個困難,我們的態度不是說我解決掉這個困難,而是說,我逃避開來,什么也不做,然后想辦法給自己心理安慰。然后還告訴其他人,戰勝困難是不行的。呵呵。
這個問題其實好解決,一方面你在態度上要表示對室友的關心和支持,甚至表示歉意也可以;另外一方面,在行為上,你仍然要保持你該干嘛干嘛的風格,繼續早起繼續做事情,當然你可以在行為上注意一點,在不影響你正常行為的情況下。對于室友你的態度就是,我尊重你的需求,并且在行為上給予照顧,但是你也必須接受我的行為風格。
昨天我的早起晨讀團啟動招募,我說我會在線做直播,于是收到了一些讀者的反饋。
對方:“我早上怕吵到室友……”
我說:“出去練習。”
對方:“外面沒有網?!?/p>
我說:“用你的流量,現在都是4G,也基本不卡”
對方:“流量好貴”
我說:“也不會消耗多少,少刷微博就回來了”
對方:“讓我想想……”
我不知道這樣“想想”的結局是什么。但是你看這個對話的脈絡,基本上是,對方在提出困難,我給出解決方案;對方提出新的困難,我繼續提出解決方案……
這是一種思考習慣,就是你在不停地強調你的困難,而且是外部的困難。就像你企圖通過一個困難來阻擋一個趨勢,這個趨勢是要你行動的趨勢。
我不是說找借口不好,其實我們有時候需要搪塞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找個借口。但是對于我們成長進步有價值的事情,你找個借口糊弄過去,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啊。而且以后這樣思考成了習慣了,我們會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被困住了,而且年紀越大,越沒有長進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
然而如果你要深究,這些外部困難,其實還是可以映射到自己的內心的內部困難上。明天再講。
最后我親自帶的ScalersTalk早起晨讀團已經在招募了,6月1日啟動,為期1個月,第一天已經有差不多400人報名了。歡迎和我一起早起!參見文章《ScalersTalk千人早起晨讀團招募啟動——早起的人應該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