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引用或轉貼請私信。
下面是一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書寫語言的簡單背景。
埃及象形文字 - 由語素文字 + 音節文字 的組合,當然還需要配合發音的音標字符。但古埃及文字音標中沒有單獨的元音。埃及語言的發明者使用“決定符號”或者更原始的“形意符號”來明確要表達的詞的意思。
楔形文字 - 由語素文字 + 音節文字 的組合。最初是純圖形文字,進而經過長時間的不斷簡化,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楔形文字。成熟的楔形文字中也應用了一定量的“決定符號”。
漢字 - 基本上是純粹語素文字,每一個字符都代表特定的意思。古漢字的字符也代表發音(古漢語多用「讀若法」或「直注法」為漢字注音)。
為什么現代世界上以字母為主的書寫系統占有數量上的絕對主流?是什么把它與其它書寫系統區分開來?字母書寫系統組成的詞匯僅僅表示聲音,其中一個個字母符號也同現實世界沒有任何關聯。而上面提到的語素文字系統中,其中一個符號則代表一個明確的事物或者行為;另外,字母系統也不像前文提到的音節文字系統(注1),需要對語言中每一種不同發音的音節賦予一個特殊的符號,這樣往往一門語言就需要幾百,甚至幾千種符號。字母書寫系統僅僅有20、30幾個代表不同發音的字母。對于一個事物,如果你知道它怎么讀,你就能夠寫出來。這是不是比其它兩種文字系統的準入門檻要低好多?
注1:日語、漢語都大量使用音節文字。日語的平假名與片假名都代表日語中不同的音節;漢語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可以認為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音節。另外,希臘邁錫尼文明的線型文字B、北美印第安人中的切諾基族、彝族的彝文、湖南女書都是純粹的音節文字系統。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字母文字系統是大概于公元前1700年出現的青銅中期文化字母Proto-Sinaitic,它與古埃及文字中僧侶體近似,學術界有觀點認為它們之間有繼承關系,但這個看法至今存在爭議。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后期的迦南/腓尼基語Canaanite/Phoenician多半源自于這套字母文字系統。很可惜的是,古文字學家普遍認為它是一套僅僅有22個輔音字母的“丑陋”的發明。
字母文字系統的輝煌開始于古希伯來語Hebrew和古希臘語的發明,其它如拉丁語、伊特魯里亞語Etruscan、古意大利語系都繼承自希臘語。盡管上古語言文字間的相互影響關系至今仍然不很明確,但人們普遍認為希臘語是絕大部分字母文字的始祖。這個原因大概與希臘語是第一個引入元音字母的文字有關。盡管如此,我們也要明確認識到希臘語也是受到腓尼基語的直接影響而發明的。
當今最流行的字母文字系統 - 英文是屬于古代的拉丁/羅馬字母語系,這個語言系統大致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由伊特魯里亞語派生出來。
現今也有一些語言屬于上古語言系統的“活化石”,比如埃及的科普特Coptic文字系統。他是由仍然生活在埃及的古埃及人的后裔保存的語言。這些人是在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古埃及王國之后,存活的最后一批基督教信徒。他們語言的名字 - 科普特,也是阿拉伯語中“埃及”的含義。科普特語屬于古埃及語言文字的簡化版,從古埃及世俗體文字(注2)派生出來,由結合了后來希臘征服者的語言特性(它的字母體系由7個古埃及世俗體字母同希臘字母組合而成)。
注2:古埃及世俗體文字是由圣書體與僧侶體派生出來。古埃及文字系統從公元前4000年一直在埃及地區應用到公元11世紀,直到被阿拉伯人征服。
值得提到的一點是,上古的文字系統往往都不具備完善的語法結構。它們給現代人的印象多類似為一種“要點速記”,因為當時的所謂文章,你很難通順地一句話,接著一句話地讀下去。但你也要想到,畢竟上古人類生存在一個以口語為主的社會里,只有極少極少的人才會書寫,就更別提“文學素養”了。
最后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出土的上古時期的石碑中的碑文都使用多種語言重復相同的內容?比如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或者 波斯大流士墓碑the tomb of Darius(注3)。難道是為了讓后世的考古學家能夠更方便地破譯語言的秘密嗎?
注3:羅塞塔石碑上用希臘文字、圣書體和世俗體雕刻了相同的內容,這樣考古學家才能通過對照希臘文字與古埃及文字的關系,打開了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大門;波斯大流士墓碑也發揮了類似的作用。
未完待續
附上期答案:
夜長枕橫意心歪,斜月三更門半開。
短命到今無口信,肝腸望斷沒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