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凝聚天地精華之氣的混元寶珠分解成一顆靈珠和一顆魔珠。
元始天尊命令弟子太乙將靈珠附于陳塘關總兵李靖第三子哪吒身上;魔珠則將在三年后的天雷中毀掉。
元始天尊的另一名弟子的申公豹嫉妒師兄,利用法術偷換靈魔二珠。
魔珠被注入哪吒胎體內,靈珠則注入了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胎體內。
申公豹意欲利用敖丙權傾一方,特意收敖丙為徒。
出生后的哪吒性格孤僻暴躁,不受族人待見,被視為妖怪。這使他更加叛逆,經常玩弄欺負關中百姓。
無可奈何,李靖夫婦只能拜托太乙真人收哪吒為徒,留他在仙境教授法術武功,盼他將來能降妖除魔,守護一方百姓。
哪吒天賦異稟但心浮氣躁。父親李靖哄他是靈珠轉世,這善意的謊言使哪吒心情沉靜下來,專注于學習。
一回,哪吒溜到人間玩耍,遇見一位女孩被夜叉綁架。哪吒除妖心切,不惜毀掉村莊追捕夜叉。
在海邊,遇上同樣除妖的敖丙。兩人共同擊敗夜叉后結為朋友。
隨后趕來的村民誤會哪吒是抓走女孩的妖怪……哪吒很是委屈。父親李靖發現了哪吒手上妖怪的唾液,信任哪吒是救人的英雄。
父親許諾在幾天后哪吒的三歲壽宴上當著所有陳塘關眾百姓之面,為他正名。
敖丙回到龍宮,將經歷告知了師傅。
申公豹將哪吒是魔珠的真相告知敖丙,并計劃在壽宴上奪權。
壽宴上,申公豹偷偷向哪吒戳穿李靖把他送去仙境是為了封鎖他是魔珠轉世的真相。
哪吒中計,恨父母為保全名譽將他囚禁在仙境,魔性大發,對父母和太乙真人大打出手。
敖丙不忍哪吒濫殺無辜,救起李靖夫婦和太乙真人,可自己的靈珠印記卻因此暴露。
申公豹看事情敗露,恐陳塘關人告密,命敖丙施法術,造冰活埋陳塘關。敖丙不愿生靈涂炭,但為龍族復興難違使命。
哪吒此時得知父親為保全自己性命,早已用換命符與自己交換生死。
看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感動萬分的哪吒毀壞換命符,拼死擊碎即將把整個陳塘關老百姓活埋的冰層……
這時天雷震震,哪吒即將隨著體內的魔珠飛灰煙滅……
千鈞一發之際,醒悟過來的敖丙脫下龍鱗甲頂住雷電……太乙真人也丟出蓮花——最終二人魂魄保住。
感人至深
(一)父親的愛,喚醒了哪吒對眾生的愛。
哪吒知道自己的悲慘命運,他本可以讓父親承擔天罰,他本可以任由冰封將陳塘關活埋,給那些錯怪他的“白癡”報復,但他并沒有選擇如此,而是用一己之力力拼冰層,以自己的死換父親的生。
是父親寧死也要保全他,那深厚如高山大海般的愛,喚醒了他的愛和正義。
他明白,父親才是陳塘關真正的守護神,父親的生可以保衛陳塘關的長治久安,為了百姓,為了生靈。
(二)“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友情帶來的療愈
敖丙做夢都想讓他的種族振興。
但他知恩圖報,“你是我唯一的朋友”,為感謝哪吒第一次救命之恩,他將自己的使命置之度外,拼死救出李靖夫婦。
為謝第二次不殺之恩,他在死對頭魔珠即將被消滅時挺身而出,獻出家族珍寶龍鱗甲,和魔珠團結一心,結成混沌,吞噬天雷,改變了自己和朋友的命運。
(三)偏見才是傷人的真正兇器。
這篇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個細節是哪吒在海灘上和敖丙踢毽子。突然哪吒哭了起來,他流下的是激動的淚水——終于有人能放下偏見,接近他。
再妖魔化的生物也有真感情,再孤僻的性格也不能忍受被所有人孤立的痛苦。
這部電影也宣示了一個隱藏的主題:偏見有時才是傷人的真正兇器。
族人的偏見使哪吒近乎瘋狂,干出了許多魯莽的事;人龍二種的歧視與偏見也恰恰是敖丙聽從申公豹的真正原因;而申公豹之所以妒火中燒也就是因為他不是純種的豹精……萬禍之源都是種族間的歧視。
這種偏見在現實生活中也大有存在。
一些人自認為天賦異稟,自認為高人一等,才導致了社會上眾多矛盾的產生。
比如猶太人受到歧視被種族大屠殺。
比如在歐洲白人處處排斥其他有色人種。
對一般人來說,最難受的莫過于在一個群體里卻找不到認同感。——弗洛姆
在校園中這種事時有發生,有些同學,僅僅因為行為一些古怪,僅僅因為性格內向就成為人們冷暴力的對象,在被排擠中逐漸沉淪。
而且這種情況通常不會顯露,受害者的心靈默默地承受,默默地黑暗,默默地扭曲……轉而成為施暴者或從眾者。
如此惡性循環,越來越多的人性格變得孤僻,暴躁,矛盾升級,暴力現象有冷轉熱,成為校園中的一大毒瘤。
這種暴力一般隱蔽實施,老師,家長望塵莫及。到最后,只能當做政治課上的題材,引起學生恐慌,變相地將問題拋給下一代。
我很希望家長們能夠像哪吒的父親一樣永遠信任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同學們也應該像敖丙學習,放下偏見,用友誼去溫暖,和支持被孤立的同學。
那時候沒有魔珠和靈珠的區別,沒有“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別,萬物歸真,眾生平等,創造一個純真而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