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任何行業或企業而言,不對,應該是對任一組織來講,內耗都是一個既常見又難以擺脫的噩夢。所謂的“窩里斗”或“窩里橫”更是形象地表明內耗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團隊精神,未形成凝聚力。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越是企業大,發展快,內耗的危害也就越大。這是為什么大型連鎖企業會突然土崩瓦解。因為人員眾多,流程復雜,但卻未擰成一股繩,大家各吹各的號,哪里能找到“蟻穴”及時防范?
全方位同頻,形成合力
? ? ? ? ?從總部到區域再到單店,管理層不僅需要逐級管控督導,更要具備平行管控能力。在這種縱橫交叉的管理流程中,雖然每位管理者負責的內容會有所不同,但每一位都是保障企業良性運營的螺絲釘,缺一顆早晚都會出狀況。再者,加盟店與直營店的管理需求肯定不同。種種跡象都表明,連鎖餐飲要想走出內耗這個大坑,最為關鍵的要加強指揮體系的干部隊伍建設。
? ? ? ? ? 為啥不是加強基層員工的培訓呢?畢竟管理者要么是綜合能力突出者,要么就是由其他知名餐企空降而來,怎么看水平都要遠高于基層員工。其實,管理層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帶領團隊前進,也就是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可這樣“拼湊”起來的領導班子,尤其是在企業各種制度不太完善的情形下,彼此之間誰也不服誰,并各自為政,這還怎么讓團隊有勁往一處使?又則,每個人的位置會決定其的影響力,無論好與壞。因此,只有指揮體系形成合力,才能帶領團隊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 ? ? ? 對連鎖餐飲而言,需要考慮兩個層級的指揮體系問題,一個是縱向的包括區域在內的集團指揮體系,另一個就是平行層面的單店指揮體系。也就是從高層到高層再到中層,從中層到中層再到基層,上下左右全方位信息同頻,然后才會實現相互配合的可能,從而形成合力。除了周報與月報,各層級的工作日志每天都要相互抄送,彼此之間才能相互了解工作動態,然后大家才知道如何去配合或支持。這個過程恰好也是建立標準或制度的流程,先養成良好的習慣或形成機制,然后再建立機制。切記千萬不要先建立機制,然后再去培養習慣;否則就易出現明明已建立了好的制度,可就是難以貫徹執行,最后倒在內耗上了。
憑風好借力,能提升效率
? ? ? ? 如何實現同頻,當然要借助外力或工具,即便不用刻度嘟嘟這樣的餐飲軟件,也需要通訊工具來實現。難道這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就不是科技或互聯網的產物?當然,通訊手段是遠遠達不到當前餐廳經營的需求。信息同頻只是降低企業內耗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過程督導或流程透明等各種復雜的問題需要被解決或優化。還是以連鎖餐飲為例,這樣的企業一般都需要配送與物流控制環節,只是在這一個環節上,出現的人力浪費都會讓人咋舌。
? ? ? ? 一家主營包子的連鎖企業,結構夠簡單吧?但就是這樣的企業,在發展到100家以上時,手工下單的弊端曾一度影響到企業擴張。因為是手工單,單據經常會丟失,所以物流集中發貨的時候,這單貨到底發了沒有,誰也不清楚。內部口皮官司的頻率就可想而知。這不是內耗是什么?既然是手工下單惹得禍,那就上系統,借助科技手段變成電子單據就行啦!結果發現,財務團隊立即壯大起來。即便如此,貨跟款項也沒有扯清楚。
? ? ? ?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首先要求加盟店預存貨款,一旦下單,系統會自動扣款,然后總部或區域只需集中發貨即可。整個過程,就只要一個財務負責督察就行,主要檢查貨是否發出。憑風好借力,增加成本或解決一個問題,又帶來一個新問題,這怎么叫借力?因此,任何時候要記住軟件或工具一定是為人或企業服務,需要完全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你只打算做100家門店以內的企業,傳統方法除了累點,勉強能維持,而一旦超過100家門店,你不用更加簡單有效的方法,光內耗都能拖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