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講,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我們想要知道的,學習的事情太多,但是時間總是有限的,這正是我自己這陣子的寫照,也是自己現階段的困惑。今天看到了吳軍老師的文章中談到了莊子的這句話,并且講述了吳軍老師對于莊子思想的一些體悟。突然覺得自己應該要停下來休整休整,主要更是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參考老師在文章中談到“減法”的智慧,也呼應著本周笑來老師討論到“選擇”的主題。
吳老師提到了他自己在“選擇”離開谷歌時,許多人都不太能夠理解。但是,吳老師的取舍更突顯了他“選擇的智慧”,因為谷歌的工作占據了他的大部分時間,雖然谷歌的工作也帶給他豐厚的報酬。但是,在時間與金錢之間,老師做出了他自己的取舍。因為時間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必須要有所舍棄。
為什么我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呢?其關鍵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陷入了常人的固定思維中,不懂得取舍。因為常人總有個定式的思維,臨時插進來的事情必須要做。其實那些事情如果不做,天也不會塌下來。吳軍老師指出了一個重要觀點:“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因為你已經很抓緊時間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維方式,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實無關大體,你就沒有必要天天忙忙碌碌”。一個人如果不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么他就應該少做事情了。
這個道理也與“選擇”的智慧有關,其實“選擇”也就是“取舍”。在眾多可能的選項中,以“價值觀”為基礎,來做出決策。而價值觀就是考慮“什么事更重要”,“什么事最重要”。將寶貴的時間及注意力專注于更重要與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真正做好事情。
近期,總感覺自己思緒紛亂,時間不夠。也是緣份看到了二位老師的文章,談到了“選擇”與“取舍”,是該停下腳步好好思考,打磨選擇的智慧,并且能夠找出當下最重要的事,將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吳軍老師最后的總結也值得深思:“莊子講,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不僅學習如此,做事更是如此。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于做減法,而做減法的關鍵在于能夠跳出一般人的思維方式,找到那些其實是無關緊要的事情,然后下得了決心把那些事情放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