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一篇非技術文章。只是看AI繪畫很有意思,于是閑來無事淺試了一下。
? ? ? 今天想用AI畫張圖,試了國產的幾個主流大模型,并沒有理解我的意圖。而同樣的提示詞,GPT理解了。
從中可以看出:
1. 國產大模型任重道遠,盡管大型語言模型的發展迅猛,但在作圖領域,與國際頂尖的GPT模型相比,我們仍有不小的差距。
2. 大模型是沒有語言壁壘的,中文提示詞并不影響GPT的能力。
在測試中,我使用了國內的文心一言(百度)、豆包(字節)、通義千問(阿里)、智譜清言(清華)等工具,使用了國外的copilot(gpt4版本和非gpt4版本)。
下面是我使用同一個提示詞測試的結果:
百度文心一言:
字節豆包:
清華智譜清言:
阿里通義千問app并沒有作圖功能。
再來看下copilot的結果:
GPT4版本:
gpt4版本
非GPT4版本:
非gpt4版本
以上都是使用手機app測試結果,大家也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網上AI相關博主的消息鋪天蓋地的都是推薦國外的AI,國內的比較少,看來是有原因的。
期待國內大模型和AI應用盡快發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