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這是一本概括歐洲歷史的書(主要是西歐),下面從政治、宗教、文化三個維度談談對歐洲歷史的看法。
政治
古希臘的民主
古希臘并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他是由很多城邦組成的;大部分的城邦實行民主制度,比如在雅典,除了婦女和奴隸以外的男人都能參與政府事務。古希臘的民主和現在的民主制度是不一樣的,現在是議會的制度,普通人并不能參與政府的決策。古希臘的民主有一個問題,就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政府事務的決策需要智慧,而普通人民總是容易改變自己的想法,難以做決策。
古羅馬
- 古羅馬的民主制度。當時有一個羅馬的國家,羅馬實行的是共和制,后面羅馬占領了古希臘地區。羅馬也有議會制度,每一個市民都需要提供武器和裝備并且去打仗。如果是有錢人,可以提供一匹馬然后加入騎兵,步兵根據提供的裝備分為4種。在投票的過程中,所有兵種先內部投票,總共有193票,騎兵和一級步兵有98票,意味著只要他們同意了就不需要問其他部隊了.羅馬有兩位行政長官,他們相會制約,行政長官由軍隊選出來。慢慢地,普通人想要從貴族中獲取更多權力,因為他們現在擁有更多的軍事實力了,當需要他們戰斗的時候,他們可以拒絕。后面議會可以制衡元老院了,元老院是由貴族組成的。
- 羅馬共和制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帝國領土擴張了,將軍們開始敵對互相戰斗,最終凱撒勝出,凱撒被元老院刺殺,羅馬陷入內戰,凱撒的養子奧古斯都取得最終勝利,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君主。公元3世紀的時候,日耳曼人入侵,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雇傭了其他日耳曼人來戰斗,戰斗提高了稅收,官僚體制膨脹,導致通貨膨脹,最終滅亡,東羅馬帝國則持續了1000年左右。
中世紀
- 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建立國家后,互相之間也是混戰,國家快速地建立和消亡,只有法蘭克王國持續了很長時間,法蘭克王國后面分為西、中、東三部分,西法蘭克是法國的前身,東法蘭克是德國的前身。
- 國王獲得土地后,把土地分給了自己的領主,領主自己收取稅收,自己擁有統治權,只要打仗的時候領主提供軍隊。國王表面上擁有國家的控制權,實際卻無法真正掌握,領主擁有軍事實力,可以拒絕國王的命令。
- 法國的三級議會制度。法國根據職能把人分為三種,神職人員、貴族戰士、普通人。議會分別從三種人里面選取一部分人,形成三級議會。議會主要作用不是制定法律,當國王缺錢的時候,就召集議會通過提高稅收來獲取錢,而議會趁此機會來修改法律。后來國王有了賺錢的手段,就很少召集議會了。
資本主義革命
隨著銀行家,商人越來越有錢,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并且和國王、貴族的沖突增加,歐洲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克倫威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宗教
基督教如何從少數人的猶太教中發展出一個所有人的宗教?
- 基督教的起源。基督教起源于猶太教,猶太教教義規定很嚴格,不僅有十大戒律,它規定的規則涉及到犯罪、財產、繼承、婚姻、飲食、如何祭祀等社會的各個方面。耶穌也是猶太教徒,他創建了基督教,耶穌認為讓教徒記住如此多的規則很不容易,他總結了這些規則,覺得最根本的是敬愛神,而不必刻意記住其他細節。- 耶穌死后,他的門徒在對基督教之后的發展產生了分歧。一方認為基督教應該是少數人的宗教,教徒必須是猶太人,教徒還是要遵守那些嚴格的規則。另一方認為基督教應該是所有人的宗教,教徒沒必要是猶太人,那些嚴格的規矩也沒必要遵守,最終后者勝出,300年后,基督教傳遍了羅馬。
- 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成為了基督徒,后來東羅馬帝國廢掉了其他宗教,承認基督教為官方宗教。
- 基督教漸漸地擁有了自己的法律,監獄,法庭,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基督教依然可以像國家一樣運轉。日耳曼人沒什么文化,看中了宗教的文化,法律等,同時宗教也需要國王的庇護,于是他們開始合作。
文化
古希臘和羅馬文化
古希臘認為世界雖然如此復雜,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數學的、邏輯的方式來解釋這個世界。羅馬繼承古希臘的文化,羅馬打仗,法律,工程方面厲害,其他如數學,哲學等繼承了古希臘的文明,羅馬上層人士甚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希臘學校去學習。
文化的轉移
基督教為了解釋自己的系統,從希臘羅馬文化中吸取了很多知識,并抄錄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書籍,羅馬帝國滅亡后,這些文化保留了下來。文藝復興的時候,歐洲掀起了對古希臘文化的熱潮。法國的啟蒙運動將希臘文化從基督教中脫離出來。
總結
古代歐洲政治和古代中國政治最大的不同,古歐洲一開始就有了民主,國王力量太弱,古中國基本是中央集權,搞獨裁統治;古歐洲國家競爭較多,古中國周圍都沒有競爭對手,沒有憂患意識。我認為這些是歐洲最后領先于中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