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團圓的日子,我也在父親的要求下回家。早上八點跟朋友坐上回家的班車,一種不可名狀的思念洶涌而來,某種感情似曾相識。那條路,彎彎的,長長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想說你兩旁的荷花多美??!想說你遠處的甜瓜多甜啊!想說你的藍天就是我的夢想……
故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臺灣作家寫出"我在這頭,它在那頭"。白居易寫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寫"露從今日出,月是故鄉明"。故鄉,游子的歸處;故鄉,耄耋之年的追壞;故鄉,離恨別離的現實想念;故鄉,一個夢承載,一個夢容忍,一個夢抒懷,一個夢釋夢的地方;故鄉,一個有千叮嚀,萬叮嚀,開門就是鬧哄哄的地方;故鄉,一個遠在千里之外,一個思念在心頭的地方;故鄉,用它神奇的土地養育了我們這群神奇的人,用它獨有的創造養育我們,然后又讓我們去創造世界的地方。如果你總告訴我說"它是落后,它是堵塞,它是邊遠"。我將告訴你,那是你眼光短淺,大凡有所成就者開始就是平凡者。
第一天回家,我跟父親吵架了,我的我行我色再一次發作,在父親面前,我毫不留情的留下了眼淚。世界上在不會有第二個人能看著我的眼淚,然后對我說"不要哭了,我的錯"。從父親母親辛辛苦苦的掙錢供我上大學開始,我就能知道,他們是愛我的,只是方式上有所不對,可我也是在學校呆久了,慢慢都變了,對于愛的那些東西,我也開始想去逃避,不會表達自己,特別是不會表達愛,仿佛就像得了某種從未見過的恐懼癥,我羞于去表達,而他們呢?被生活所困,也沒時間去接收。這一來二去的,彼此之間就像久未謀面的密友,一堵墻在虛擬的世界里就這樣存在著,你的聲音通過這堵墻,然后在穿過,起碼話中的百分之百的愛會減少一半吧!因為這堵墻是冰冰冷冷的。
時代在前進,我們的智慧不斷超越前人。曾有某老師舉出諸葛亮的案例,他說如果有可能將諸葛亮的基因通過多莉羊那種形式去重新種植一個諸葛亮,他或許沒有我們現在的人聰明。當然,在我聽來,或許是一個玩笑話,可玩笑歸玩笑,我們的確在變的越來越聰明,可這種聰明的背后,必定會有某種不知名的慢慢倒退,這就像經濟學中說的不平均現象,就像后現代發現的改革開放一樣,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結果是乘上了"財富"快車的人將終生享受,無緣被放棄的人,除非后代的墳頭真的冒青煙,可能將永遠只是看看這個世界一樣,不留下一絲云彩,也許大多數生活著,生活著,看不清這個世界,所以慢慢的,心也變得安靜許多。人的渴望被生活磨滅,就變得心安理得,如果去做一個關于成功的統計,相信大多數人是希望自己可以像少數人一樣掌握這世界的財富,可現實就是現實,就像很多人盡管不知道獲得財富的方法,可唯一的能讓自己的時間帶來財富的小方法就是不斷努力,愿意吃苦。
我們總在尋找捷徑去達到想要的終點,可總在迷惘于終點的方向,當我們放棄了,堅持不下去了,我們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可思議這個世界,明明什么什么,可是你知道什么什么,不要怪罪這個世界,就像你不能看清陌生人的心聲一樣,我們或許都一樣,只是某些人還在為了一段或清或明懵懂而努力擺了。
我真的想放下了,但我真的不想放棄,海明威早就說過"打倒你的不是你的敵人,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