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人兒讀《我媽媽》時,正是我和他的關系接近“冰點”的時候。
彼時,他剛從東北“度假”歸來。一個多月自由散漫的日子,讓他“脾氣見長”。他不僅學會了罵人,還時常挑釁我和他爸,對家里的“規矩”置若罔聞,經常氣得我們胸悶氣短,抬手就想揍他。
怎么緩和這種“相看兩厭”的狀態呢?
我翻出了一本壓箱底的《我媽媽》。
“小人兒,我們讀書好嗎?”我問。
“不好……”小人兒撅著嘴,對我愛搭不理。
“哎呀,這是什么書呀?——讓我瞧瞧……哦……原來是《我媽媽》呀!……哇,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呢?真有趣!”我夸張地“演”起來,并用余光瞥了一眼小人兒——小家伙顯然被我浮夸的演技所吸引,豎起耳朵偷聽起來。
“這是我媽媽,她真的很棒!”我假裝很投入,接著大聲往下讀,“我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也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
小人兒湊過來,問:“特技演員是干啥用的?”
我指著對應的畫頁,告訴小人兒:“你看,媽媽能玩轉小球、水果、茶壺、小屋、小熊、手袋……是說媽媽很能干哦,會帶寶寶一起運動,給寶寶準備好吃的,打掃屋子也很棒,還能陪寶寶玩,而且還能賺錢!哈哈!”我被自己牽強的說辭雷得不行。
小人兒當然沒聽出我的尷尬,很配合地跟著我,用小手“指點”了圖上的小物件,嘴里念念有詞。
我接著往下念。
一直念到“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那頁時,小人兒問:“媽媽怎么變成蝴蝶了?”
“哦,蝴蝶很美麗呀,媽媽也像蝴蝶一樣美麗……”我的解釋顯然很蒼白……不過好在小人兒還算認可我的回答,沒有再質疑。
直到念完最后一頁,“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
小人兒問:“這是誰的手呀?”
“這是寶寶的手呀,寶寶愛媽媽,要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我一邊說著,也一邊把小人兒摟到懷里來。
小人兒略微羞澀地笑起來,最后也緊緊摟住了我。
我輕輕對小人兒說:“乖乖,你真是小乖乖。”
小人兒回:“媽媽,你真是小乖媽。”
“乖乖,你真可愛!”
“媽媽,你真……美麗!”
哈哈,你這個調皮又可愛的小人兒!媽媽愛你,而且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