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困在宿舍四天,然后有種像是要進入冬眠的姿勢一樣,時時刻刻都覺得好困,好想睡覺。
這場雨下了整整三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整個房間滿滿的亮度,讓人很是驚喜。在無限的重復開啟起床模式之后掙扎著起來,雙眼還是睜不開的困乏。然后洗漱,淘點米下鍋,大半天的時間就這么靜悄悄地過去了。
有時候,同一個環境模式待久了,就會有種身體的所有感官都漸進遲鈍起來的跡象。可你不會有任何意識,因為熟悉。
因為怕自己再懶下去就要發霉了,索性便到附近的公園走走。說是附近,其實也要將近半小時的路程,可我也有大半年沒來過這里了。
并沒有自以為的工作日人會比較少。這樣天氣明媚的午后,還是有很多人來。
熟悉的是,這里依然綠意充盈,似乎之前那場百年不遇的大臺風沒有偷襲過似的,但應該是經過恢復整修的了。
而陌生卻是因為自己實在是太路盲了。雖然以前也來過好多次,但這個公園的格局我依然沒搞清楚,所以一個人沒人帶路的情況下,并不敢走太遠。
可我也僅僅只是待在房間太久了,想出來走走曬曬太陽而已。畢竟這么好的天氣,若是浪費在床上實在可惜。
帶上一本書,一本記事本,一支筆,就可以在這樣的冬日里一個人安靜地待上一下午了。
但其實看書的速度非常慢,總是閱讀一小段就需要停下來休息下,因為眼睛干澀的難受。還有來來往往的人,也會打擾思緒。
可并不煩躁,我靜心著耳聽八方。腳步聲是路過的人的,談話聲是不遠處的,鋤頭聲是我前面幾個大叔阿姨在開墾修繕土地綠植的……
這里沒有任何一個我認識的,我們對彼此來說都不過是陌生人而已,但耳邊時不時傳來的家鄉話卻很熟悉,讓人倍感親切。
換一個合適的環境,也會讓自己內心更趨于平靜與安寧。
大抵就是這樣吧。
在這個城市很多年了,可是朋友一問起來,或是想來玩,除了眾所周知的那個幾個景點,我都說不上哪里好玩的。我所能熟悉的也不過就所住的這一區域而已,其它于我而言都是那樣陌生的存在。
像是每天醒來看著住了兩年的小小的出租屋,已經非常熟悉了,可是心里依然拒絕把它稱為“家”。因為總是覺得少了點什么,因而感到陌生。
每次給媽媽打電話,明明是這世上最熟悉親密的血緣,但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要聊什么好。來來回回都是重復的“吃了嗎?”“要注意身體,不要感冒了。”類似這樣的。
也許是距離帶來的陌生感吧。
可每次回家剛進門的那刻,也會有陌生的意味,感覺自己像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一樣,不過也會在經過一晚上之后回到那種熟悉的自在安然,是那種“嗯,這就是我的家,我從小長大的地方,沒錯的。”
我們的感官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著,很多事物也總在熟悉和陌生之間不停來回轉換。磁場相合的人哪怕是第一次見面也可以一見如故,而磁場不合的人即使相處再久也是貌合神離。
沒有什么的,只要找到自己能夠適應的舒適度就好了。因為我們也無法知曉會不會下一秒,齒輪又偷偷轉動了一圈,然后原本相合的磁場又不再默契了。
人類本身就是一種奇怪和矛盾的存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