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博士獲聘大學教授博導:28歲想成為怎樣的人
原創:露天兒
一想到你在關注我就忍不住有點緊張
01
你希望自己在什么時候有所成就,就要發揮出超越你這個年齡階段的力量
近年來,一批“90后”青年學者不斷走向學術前臺,南方醫科大學近日引進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該校基礎醫學院官網9月16日更新信息顯示。
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該學院教授,并擔任博士生導師。
據官方簡歷介紹,李琳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2014年獲電子科技大學學士學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作為李琳的引進單位,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顯示其人才類別為“優秀學術骨干”。
李琳獲聘大學教授博導的新聞一發布就登上了今天的熱搜榜,人人都在微博下評論這位28歲的年輕人有多么的了不起,
“長江后浪推前浪,都是91年的為什么差距這么大,秒殺一大片同齡人,未來可期。”等等贊揚的話語。
像李琳這樣在學業上和事業上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的年輕人其實并不少。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總有人在比你優秀的時候還比你努力。”
那個默默堅持的人啊,總有一天會讓人看到你的光芒。
有一位年輕的教授、博導,也是我要介紹的90后年輕姑娘李姍。南京農業大學,作為211大學,2018年12月,在招收一位中科院某研究所的博士入職博士后的工作,不久之后便為這位博士后確定了新的職位——教授(正)、博士生導師。
翻閱李姍的簡歷,可以發現她從2008年的高考至今,一直都在努力地拼搏奮進,在學習上絲毫沒有松懈。
90后女生劉明偵出身于重慶,她大學是在國外讀的,高中畢業就去到了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是一所比肩牛津、劍橋的大學。
在博士畢業后,她回到了中國,那一年她才24歲,要知道很多人24歲也才大學本科畢業。她選擇了去到電子科技大學就職。
由于她求學期間發表了很多優秀的論文,于是在電子科技大學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評為了教授,小小年紀就打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她們都在用實踐證明,年輕是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你希望自己在什么時候有所成就,就要發揮出超越你這個年齡階段的力量。
我記得撒貝寧在節目中說過一段話:“如果當你一天到晚拿著手機,刷著微博,坐在家里,宅著看電視,天天上著網,坐著那些八十歲以后都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什么呢?”
28歲的年紀,你想有所成就,絕不是一天的功夫就能實現,懂得努力的人確實很多,但堅持下來的人還是那幾個。
我們所熟知的NBA的巨星們都是在28歲這個年齡段完成職業生涯的一個大發展,其中杜蘭特、庫里和詹姆斯都在28歲那年拿下了總冠軍。
球星們28歲的時候可謂是非常瘋狂。
喬丹28歲那年奪得了第一個總冠軍,科比28歲那年拿下第一座MVP,詹姆斯雖然28歲的時候已經4個MVP,兩座總冠軍。
但他的職業生涯也是在28歲那一年到達了頂峰,球員們的28歲正在創造奇跡,而你的28歲呢?
2
年輕的無限可能該由你自己去定義
有些人28歲卓有成就,自帶光環,有些人28歲成家立業,朝九晚五,還有一些人28歲可能什么都沒有,但是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來定義。
我在“簡書”上看到一個作者寫了自己的28歲,沒有房沒有車,存款也幾乎沒有。
看著同齡人有房有車有家有娃,而你一無所有。不禁仰天長嘆,但發現自己也沒清閑啊,一直也不容易,為什么既沒有錢,也沒有愛人。
是什么原因呢,是自己沒有找到明確方向,是自己沒有堅持,是自己沒有用心發現真正喜歡什么,是自己一直在尋找哪里可以賺錢,卻忽略了自己喜歡做什么。
28歲,你打算換一個手機,糾結猶豫,28歲,為了省錢為了掙錢,也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又掙錢的方式。
28歲,你還沒有遇到一個適合結婚的人。你處于是否要找個人將就,還是堅持等下去直到遇到滿意的人。
28歲,你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你沒有勇氣做出改變。
28歲,你定下了要給自己買房的目標,你承諾父母不用為你操心;
當28歲的你看著同齡人成了企業高管,在高校是備受尊敬的導師,跳一個崗位也會是炙手可熱的社會精英。
但是時間不會在你28歲就給出最后的答案,漫漫長路,28歲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它和過去的將來的任何一個年齡階段一樣,不該用別人的眼光去定義自己的人生。
去年在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叫做“年輕人,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短片中一名校長在給高中畢業生做演講,突然一名學生站起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說完后觀眾席掌聲雷動。
校長說十年之后他們的人生就定下來了,人生軌跡就會被定型,這時他站了起來向講臺走去。
他說在他認識的人當中,有人畢業的年齡不同, 有人找工作的年齡不一樣,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東西,有的人到三十歲才開始自己的事業。
有的人在事業巔峰時期卻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結了婚卻一直沒有生孩子,有的人明明彼此相愛卻沒有走到一起。
03
人生中做的每件事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時間安排。
你身邊會有朋友遙遙領先于你,同時也有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節奏。
庫班25歲還在酒吧做酒保,JK羅琳到32歲才出版了哈利波特,馬云35歲才建立了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直到52歲才迎來演藝事業的高峰。
如果30歲還沒有結婚,你過得快樂就好,40歲才買房也不是很丟臉的事,不要讓任何人打擾你的人生節奏。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并不是每一件算的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的出來。”
當你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有意義的人生時,再去影響別人,點亮他人的生命。
在時間的洪流里,你要緊握住自己的羅盤而不是讓別人決定你的方向。
我很喜歡短片中的那段發言,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那些人到中年迎來事業之春的人很酷;那些年輕有為,很早就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很酷;
那些處在人生巔峰卻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選擇歸零的人很酷;那些一生都在自己的領域中默默奉獻的人很酷;那些選擇穩定度過平凡的一生的人也很酷。
從小到現在,我一直堅定著一個方向,年輕就要嘗試各種可能,打破常規,人生就是一種體驗,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04
選擇平凡與穩定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8歲,我藝考的那年冬天,哥哥陪著我在外面吃飯,那天回去的路上,我突然問他一個問題,將要踏入28歲的你最大的夢想是什么,你決定什么時候實現它。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研究生順利畢業,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成立幸福的家庭,多陪陪父母,沒什么特別大的夢想。”
我聽完以后有一點點的失落,我以為每一個經過了高等教育的人都會想在最好的年紀去接受那些未知的挑戰。
后來我也上了大學,我開始發現,選擇平凡與穩定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的選擇可能會受到大家的非議,你需要承擔更大的家庭責任。
想要飛翔的孩子,總有人在背后默默關注你的努力,支持你的選擇,而選擇安家的孩子,你得在每一天的柴米油鹽上付出持續的精力。
沒有哪一種付出是更有價值的,因為哪怕我們飛的再遠再高也不能忽略了自己最重要的義務是給父母的陪伴。
有很多的都市青年選擇艱苦創業,他可以獨立,可以解決事業上幾乎所有問題,可是解決不了父母真正的需要。
所以不要對任何人的選擇帶有成見,你覺得別人的人生不該這樣,那不妨先自己試試看。
任何一種選擇都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非議的勇氣,面對嘲笑的勇氣,面對失敗的勇氣,面對孤獨的勇氣。
尼采說過:“就算人生是出悲劇,我們也要有聲有色地出演這出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也要有滋有味的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
—— E N D ——
28歲的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呢,有夢想就去追,有目標就去堅持,有家庭就去守護,有困難就去解決。
我是露天兒,
愿你的28歲有喜悅,有智慧,有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