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厘子
你不能總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活,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上。
You cannot live your life to please others.
The choice must be yours.
——《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
13年后的愛麗絲,再次受到兔子先生的誘惑,來到奇妙的地下世界。只是她不知道,這次墜入兔子洞,完全在朋友們的設計之下。因為預言說只有愛麗絲才能推翻“紅皇后”的統治,幫“白皇后”奪回大權。
吐著煙圈的藍色毛毛蟲,穿禮服的兔子先生,瘋人瘋語的瘋帽匠,會微笑的柴郡貓,愛逞強的睡鼠,互相矛盾的雙胞胎兄弟,朋友還是那一幫朋友,仙境還是那個仙境,愛麗絲卻不知道自己還是不是愛麗絲了。
睡鼠說:她不是我們要找的那個愛麗絲。
毛毛蟲說:你是不是愛麗絲,我們等著瞧。
柴郡貓說:你是“那個”愛麗絲嗎?
瘋帽匠說:你不再是你了,你心里有東西不見了。
她明明叫愛麗絲,卻不是朋友們期盼的那個愛麗絲。愛麗絲一直以為自己活在夢里,藥水上的標簽說“喝下我”,她喝下藥水變小了;糕點上有字說“吃掉我”,她吃下糕點變大了;她被野獸抓傷,被瘋帽匠裝進茶壺里,她是愛麗絲有人挑剔她,她不是愛麗絲有人指責她。她向毛毛蟲請求幫助,毛毛蟲說:如果你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我就沒法幫你。
緊要關頭,白皇后最終一語點醒了夢中人:你不能總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活,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上。
愛麗絲終于醒悟,明白在自己的夢中,一切都應該由自己說的算,于是在荊棘叢林里開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長大后的愛麗絲,跟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是無異的。穿禮服必須穿襯裙和長襪才叫得體;到了20歲就該談婚論嫁;有個家境富裕的追求者,不論人品如何,不答應就是不識抬舉;結了婚對方出了軌,要像一樣忍氣吞聲才能博得賢妻美名;倘若遇不到真愛,也要在無限的等待中孑然了斷此生。
在世俗的眼中,女人的命運都應該是唯一的、相同的——結婚,生子。女人的一生在她長到婚齡時,就注定了要在婚姻里摸爬滾打,哪怕婚姻里沒有愛情,沒有忠誠,沒有希望。沒人在乎你在職場能否叱咤風云,能養活自己賺點零花足以;沒人在乎你曾經的夢想和追求,生活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沒人在乎你能分辨出百余種蘭花,能養盆吊蘭妝點客廳即可;沒人在乎你能將火腿腸和皮蛋搭在一起做出絕世美味,能吃飽肚子就行……在這樣的世俗眼中,一個女人的生命,早已在她嫁為他人婦時終結。
一個女子,出嫁前被人津津樂道的有顏值,有才華,有德行,有學識,有教養;到了適婚年紀,只有“有沒有男朋友”,“幾時結婚”。如果你覺得被人逼婚已逼得透不過氣,那么你應該看看那些根本無人噓寒問暖被人像霧霾一樣無視的已婚女子。
這就是討好世俗的唯一結果。你以為你隨波逐流,按照世俗的既定路線走下去,世俗就會記住你??山Y果,你會因為誰來洗碗而跟自己的愛人爭論不休,會因為孩子尿濕了床而忘記描眉,會為了修堵塞的廁所錯過圖書館的讀書會,會為了曬被子而拒絕朋友的戶外聚會。然后,那個臉色暗黃,眉頭稀松,嘴角下撇的人會替換掉你在鏡子中的形象,掩蓋你曾經所有的美好,直至你已不再是你。
2
閨蜜跟前男友談時,已是前男友的第四任女友。前男友的交友圈子很小,女友多半相親認識。
第一二任女友,都因為不合未來婆婆的心意,被前男友放棄。
第三任令前男友一見鐘情。兩人海誓山盟,談婚論嫁時,帶到母親面前說,不論你說什么,就是她了。母親也不挑剔了。悄悄打聽到未來兒媳在化工企業任職后,瞞著兒子跟未來兒媳談判:你每天跟化學品打交道,恐怕對生孩不利,換份工作我就答應你們的婚事。未來兒媳什么也沒說,此后再無來往。
輪到我的閨蜜當任時,母親挑不出毛病了。兩人認為這次順利了,大膽約會。可走到哪里,總感覺背后有雙眼睛盯著他們,從餐廳到電影院,甚至到廁所,閨蜜還以為是自己工作壓力太大,精神緊張所致。后來前男友母親坦承自己跟蹤他們,想將未來兒媳看個究竟。前男友大發雷霆,母親之后有所收斂。但之后,每每兩人正你儂我儂時,母親打來電話,各種借口催命符似的要前男友回家。在前男友第N次接到母親電話即將出發時,閨蜜甩下一句“你跟你媽過吧!”扭頭就走。
婚姻是人一生最重大的事,在如今這個文明年代,一個人連自己的婚姻都做不了主,何談給別人幸福。
3
圈子里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
某電影公司的宣傳關注了一位業內小有名氣的影評家。影評家每發一次朋友圈,必能第一時間收到宣傳的贊。
長此以往,影評家漸漸對宣傳有了好感,開始接受宣傳的邀請參加評片會。
影評家看了人家的電影,喝了人家的茶,吃了人家的點心,可卻發現不了人家影片的好,不肯昧著良心指鹿為馬,吃人手短又不敢說歹話,于是拖著遲遲不寫影評。
宣傳一催再催,催得影評家實在無法敷衍,實話告之。深表歉意,并說其他方面有什么可以幫到的,他一定幫忙。
不久收到宣傳的回復:請您把我為您點的71個贊還給我。
做宣傳的姑娘大概是惱羞成怒了。為了一篇影評,做了無數的鋪墊,百般討好影評家,最終落得一頭空。
有時為了工作,不得不努力去討好別人,甚至產生主宰資源、操控別人的意圖,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但凡事都有底線,行為有行為準則,做人有做人的原則。如果不先剖析自己而是一味地討好別人,最終只會適得其反,徒然累了自己不說,也無法讓別人體會到你的真心。
4
雙十一前期,辦公室的同事都喜歡交流購物清單,有特別心水的牛貨都會互相推薦一下。大家都在討論哪個牌子的口紅顏色正超滋潤,哪家店子的打底褲最保暖時,我給大家推薦的是為哈尼買的某品牌皮帶,裝飾用的干花薰衣草,兒子喜歡的哆啦A夢餐具,以及孝敬母親和婆婆的保暖內衣。
同事問:你有為自己買點什么嗎?
我搖搖頭。
不缺的時候,我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為自己買點什么的。逛商場,必先逛兒童區,再逛男裝區,女裝一帶而過,化妝品專柜要等到我用光一瓶護膚品才能盼得我的光臨。我的成就感完全依賴于哈尼的驚喜和孩子的滿足。
有一天,我在衣柜的角落里發現好幾件沒穿過的衣服,問哈尼為什么不穿,他說不喜歡。
有一天兒子對我說,他不喜歡樂高,他想要托馬斯。
然后,我醒了。
我為自己買了紫色毛呢長裙,兒子說:媽媽,你穿裙子好漂亮??!
我還購置了好幾管不同顏色的口紅,每涂一種顏色都要在哈尼臉上蓋一個唇印,宣布“此男有主”。
然后,我知道了,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討好別人獲得的滿足感稍縱即逝,就算最終得到了一切,卻失去了自己,花那么多時間取悅于人又有什么意義?
我也只有一個一生,沒有太多時間去迎合所有人、取悅所有人。即使有人對我不滿意,我也不會失去什么。
與其辛苦地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人首先應該為自己活著,找回真實的自我,清醒地面對自我,才能在人前呈現出良好的狀態,找到自己的缺失。
5
人要學會善待自己,如果你擁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不用討好別人,照樣也能行走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