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世人只知與他相攜到老的福芝芳,與他棋逢對手的孟小冬,卻不知陪伴他最長情的是王明華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我不愿成為那風景,也不會成為那人,我只愿成為,撐起你的那座橋。

在梅蘭芳的人生中,孟小冬是那道風景,福芝芳是樓上的人,還有一個人,她明明更早與他相遇,明明與他相守相知,可命運卻早早逼她退出了他的生命。她就是梅蘭芳的結發妻子,也是那個愿意默默撐起他的橋。

她叫王明華,她對他,愛到無私,愛到痛,從沒奢求,只有成全,一生都這樣無怨無悔。

1892年,王明華出生在北京的一小戶人家。父親王順福是京城唱青衣的伶角,王姑娘一天天長大,耳濡目染間也熏出一身脫俗的文采精華。

那時的梅蘭芳,在17歲時,正處于倒倉變嗓的時期。用他多年后的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里的話來說:“演員的倒倉變嗓時期是一個關口,倒不過來,往往一蹶不振。”

在前途未卜的憂郁氛圍里,梅蘭芳養了一群鴿子,常常一個人站在高處望著鴿子飛向遠方。家人見他心情抑郁,便主張為他娶個媳婦,幫他度過這一難關。

于是,在王明華虛歲19歲那年,有人登門說親,王順福看出梅蘭芳是棵好苗子,便把女兒許給了他。

王明華就是在梅蘭芳最郁悶的時候,走進了他的生活,帶給了他幸運的眷顧與春風般的溫暖。

而當時的梅蘭芳還沒有大紅大紫,不過是個尋常人家,每日為生計、飯食、家務而算計。生活雖然略有清苦,但,王明華不在意這些,因幸福和平靜,她待人溫和,臉上隨時掛著微笑。

她心里滿足,上照顧公婆,下照顧幼兒,中間還要時刻關心梅蘭芳的演出和一切事宜,此外一家的瑣碎事情,也都由她打理。整個家族井井有條,勤儉得體,亦使她頗得梅家上下的贊賞和喜愛。

新婚的恩愛也讓梅蘭芳順利渡過了變聲期,婚后一年,他已被推為京城菊榜第三名,而王明華又為他生了一兒一女。

看著懷中幼兒嬌嫩粉團,丈夫追夢舞臺,水袖輕舒一段情,蓮步輕移兩重生。此時的王明華覺得自己很幸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竟然讓她遇到了一生摯愛。這是多少女人可望而不可求的!

之后,她更身兼他的“造型師”和“經紀人”。寸步不離地陪伴在他身邊,隨時帶著一個木頭盒子,里面裝著自己做的假發,在新戲《一縷麻》中,她制作了人物形象,甚至連他在劇中的戲服都是她自己的衣服。在藝術成就上,年輕的他和她成為了共同的奠基人。

他撩簾登臺,她便端著紫砂壺候在簾后,壺里是胖大海和麥冬泡好的茶水,隨時等他大段唱下來回場潤嗓子。他漸漸走紅后,免不了人打擾,而有她在側,望者自退,給他省去不少麻煩。

此時的王明華猶如一顆明珠,不耀眼,但是足夠光彩。

1919年,他成為首位到日本演出的京劇藝術家,而她,負責了他全部的演出事項。

兒女雙全、夫妻和美、丈夫事業蒸蒸日上,王明華被成功和幸福包圍,沉浸在蜜糖般的生活中。

為了能不因懷胎十月而無法照料梅蘭芳,王明華做出了一個扭轉她今后人生的決定。她不顧眾人勸阻毅然決然做了絕育手術。那時的她,從沒想過自己的后路,只一心想成全愛人的理想,為他掃清身邊的麻煩。

然而,世事變化竟如此無情。

愛,就一個字,為你我愿意放棄所有。王明華就是太篤信婚姻和未來,太信任一段情和一段婚姻,怎能料到會有如此結局。

她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對方身上,全然不管之后命運會給她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可是如果放棄一切,又拿什么來抵抗意外?

梅蘭芳越來越紅,成了名角。他不得不經常去外地,甚至出國演出,她免去了后顧之憂,就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包攬了他演出之前之后的一切瑣事,梳頭、化妝、備衣。梅蘭芳只管唱戲,一干瑣事,都有王明華撐著,她是個愛的盡致的人,不留余地,傾力付出。

然而,天意弄人天,人生的急轉直下從蕁麻疹奪去一雙兒女的生命開始。

一場蕁麻疹,奪去了他們僅有的兩個孩子。夫妻二人整天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王明華更是一蹶不振,母親的心,碎了。她沉浸在喪子的哀痛中,完全沒有料到,厄運和打擊,從來都是一個接一個的來。

之前,她還是萬事順意的優渥少奶奶,現在,卻落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孤苦婦人,奈她怎樣能干賢惠,勞苦功高,一個重大的問題也擺在面前:梅家無后了!而王明華已沒有生育能力。梅蘭芳因為父親早逝,一直被記在無子的大伯名下,他有“雙祧兩房”的責任,傳宗接代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此時,王明華的娘家人為了安慰王明華,建議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王明華看著自己心愛的男人,他還那么年輕,想要自己親生的孩兒,又能有什么錯呢?喪子喪女已讓王明華心如死灰,她也不想再為難別人了。于是含著淚,點頭應允丈夫再娶。

為了丈夫的事業,王明華甘愿舍棄生育的能力,而她終究想不到,自己竭盡全力照顧丈夫,希望與他白頭偕老的夢想被毫無征兆的現實擊得粉碎,她也只能悄無聲息地蜷縮到宿命的甲殼中。

之后,梅蘭芳便以“雙祧”之禮迎娶了福芝芳,她也學戲,青春年少、正大仙容。按“雙祧”的規矩,兩個妻子平起平坐,不分大小。

至此,他們的好日子開始,她的苦日子也開始了。

一方面歡天喜地拜天地,一方面,心如刀絞淚水凄迷,這得有多心碎,一雙兒女夭折,深愛的男人另娶,并且按照娶妻之禮迎接新人到來。

為了不使她太難過,成婚當夜,梅蘭芳特意先在王明華的房里陪著說了些話,而后才說:“你歇著,我過去了。”王明華心下感激,便道:“你快去吧,別讓人等著。”

新歡舊愛的故事里,從來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梅蘭芳對王明華情緒的體恤和照顧,也讓王明華的心又是感動又是酸澀。

沒有人知道,那一夜,王明華是怎么過的,這疼痛太過綿密,并不露形色。

此后,王明華對這件事上無比大度,不但理解梅蘭芳另娶續香火的舉動,也對福芝芳愛護和善有加,這也使得王明華贏得福芝芳的尊敬,她生下第一個孩子,就抱給她撫養,怕她膝下寂寞。王明華又將孩子送回去了,笑說自己身體不好,以后梅家的事,就交給她了。

所有人都被王明華的識大體、顧大局感動了。她能做的也只有把心中的苦痛掩藏起來,獨自承受罷了。失去為梅家傳宗接代的能力,就讓別人去做吧。丈夫的生活工作,也退讓給能為之人吧。

在偌大的梅宅里,一邊是從前處處可親的丈夫與他如今的嬌妻愛子,一邊是舊日歡聲笑語終已成空的蕭索院落。這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將愛人拱手送人的女人,明明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需要一份溫情,但是迎接她的,只有沒日沒夜的冷雨和徹骨的孤獨。

日子沒有了盼頭,王明華便像一朵秋花,迅速凋零。起初只是偶感胃痛,后來卻又染上了肺結核,久治不愈。她擔心肺結核傳染給一家老小,尤其擔心傳染給梅蘭芳,影響了他的藝術事業,便決意離開。于是,在護士劉小姐的陪同下,她來到天津馬大夫醫院治療。

臨走之時,她寬厚地囑托福芝芳:一家子都靠你了。

對于王明華而言,她不僅是去養病,還是把一生所系所愛都交付于人。她選擇退出,選擇成全,然而,那一刻她也放棄了自己。

或許,她本可以尋一條更灑脫的出路,但她甘愿退縮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大太太。大概,這還是因為她太愛梅蘭芳,不想讓他為難。

既然做不到完全放下,只能放手成全。

孤身到天津的王明華,知道自己不過是熬日子罷了。在無親人陪伴的醫院里,她時常在半夜里驚醒,望著黑沉沉的天空發呆。

而彼時的梅蘭芳,愈發的紅得發紫,還有一個被稱為“坤伶須生”的佳人孟小冬。二人的才貌旗鼓相當,就連報紙都爭相報道他們的軼事。

這時,病榻上的王明華偶爾聽聞,也只感到自己的丈夫已經遙遠得像紅塵里的一個夢。

1926年的某日,梅蘭芳帶著孟小冬來探望王明華。王明華看到孟小冬的才情容貌,覺得確實配得起丈夫。她是命不久矣的人,來日自己死了,梅蘭芳按照“雙祧兩房”的規矩,確實還可以再娶一位妻子。一無所有的王明華,給了自己最后能給的一切:祝福。

穿越那些深明大義的故事,略去那些舉案齊眉的傳說,她的身體越來越壞。她唯一擁有的,只是那十年的溫馨記憶。

三十七歲之時,王明華在天津病逝,結束了傷情的一生也是無奈的一生。她一腔愛意一腔空寂,一直隱在梅蘭芳的身后,淡淡的,似有輕痕。

有時候,人生的甜美或苦澀都像一出戲。

1929年,她因一生寬大能容,家人都非常感念尊重她。梅蘭芳帶著福芝芳四處尋謀萬年吉地,最后選定風景秀美的萬花山。她沒有兒子送終,福芝芳就讓自己的兒子去接靈。大兒子患了重病,就讓管家邊抱著三歲的次子邊打幡,邊迎回王明華的靈柩。

此后,時光跌宕,世事浮沉,王明華已長眠地下,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卻再與她毫無干系。

1961年,梅蘭芳因心肌梗塞在北京病故,國家給予了崇高的禮遇,并決定將其安葬在八寶山烈士公墓。福芝芳當即要求將梅蘭芳葬在萬花山,國家尊重了家屬的意愿,整修了萬花山的陵墓。

入土32年的王明華的棺木被請出來,重新與梅蘭芳合葬在一起。她終于等來了他,當年的成全,也算換來了一絲慰藉。

王明華一輩子,愛梅蘭芳太癡,而命運卻總愛跟她開玩笑。她成就了梅蘭芳的幸福,成就梅家的興旺,卻唯獨忘記了自己。她愛他,已經到了不自私的地步。或許對她而言,能與他相遇,無怨無悔愛一場,就已知足。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斯人已逝,空留悵惘。

就如張愛玲說:“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長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我不期望成為你愛的那風景,只愿作撐起你全部的一座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21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5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4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3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8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2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31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9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3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74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9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04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8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9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24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2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54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國粹大師梅蘭芳的發妻,名叫王明華,是一個相貌端麗,體態婀娜的女子。1911年,17歲的梅蘭芳還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
    幽冥錄黃泉筆閱讀 555評論 0 3
  • 9、思考你或你知道的人形成觀點之后證明是錯誤的例子。陳述這個觀點并解釋為什么是錯誤的。 10、下列每個問題都反映了...
    張添雅閱讀 161評論 0 1
  • 嗯,黃埔古港的小巷子別有風味,在外人看來這個是一個旅游景點,生活在這里的人不覺得有什么, 還是日出出,日落歸,正常...
    嗨嘿拜閱讀 367評論 0 0
  • 沒有月光的夜晚, 孤獨的人行走在冷清的街道, 他的背包里有一個陳舊的水壺, ...
    蘇牧北閱讀 318評論 1 2
  • 我不過是愛上了他。從見他第一面,就被他那清秀的面龐吸引,第二面,第三面,結果是,他也喜歡我。盡管后來才知道,他只是...
    傾盡半世流離閱讀 16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