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小熊的感性時間
昨天寫完日志之后,和簡友探討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好文?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才想到是啊!如何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我之前幾乎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帶著這個問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決定今天好好想一想,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出來,給喜歡寫文章的朋友們一個參考。
我并非一個優秀的作者,也沒有看過什么寫作方法之類的書籍,所以這篇文章不是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寫作秘籍,并不能讓你看了之后功力倍增。這不是一本“九陽真經”,更像是一個普通人經歷了跌跌撞撞,為了今后少受點傷而總結的生存指南。
我為什么寫作
我覺得寫作最神奇的地方是寫作就像占卜,所以我有什么想知道的人生答案,就靠寫作來“占卜”,這有點像我們以前玩的“筆仙”游戲,同樣寫作就是手里拿起筆,心中想著問題,寫著寫著答案就會慢慢的浮現在紙上。這篇文章也是如此,寫到此處,我依舊不知道如何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那么接下來就容在下“占卜”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首先說一下我為什么寫作,可能大多數人寫作的原因都是因為喜歡寫作。可是時至今日,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寫作,我只是從小做什么都做不好,但是相對做其他事情,寫作讓我更能感到快樂一些。做別的事情,我會覺得煩躁,會覺得時間變得很慢,但是寫作的時候就不會,我會覺得越寫越有趣,不經意看一下表,才發現時間過的好快,自己并沒有感覺到痛苦,即使覺得痛苦,也不想停下來。每當寫完文章都會有一種全身通暢的感覺,大概就是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想寫作,想寫的更好!
適合比喜歡更重要
要寫出高質量好文,首先要知道你自己是不是一個適合寫作的人,我覺得一個人能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是因為他是適合做這件事的人,就像新疆人擅長烤羊肉串,美國人擅長說Rap一樣。那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適合寫作的人呢?
在這里還是要講一下我的經歷,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吃的人,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要當一名優秀的廚師,所以曾有一段時間非常喜歡做菜,可是做著做著我就發現我做菜的速度特別慢,而且總是掌握不好火候,還有調味料投放的比例,所以做出來的菜經常是看也不好看,吃也不好吃。每次爸爸看到我在做菜就對我說:“你快上一邊去吧!”,我還經常做菜的時候亂放食材,喜歡獨創土豆炒雞蛋之類的魔幻菜式,常聽人提起食物相克之說,在這個領域我也算是神農嘗百草了。所以有時候適合和喜歡是兩碼事,你對一件事情很感興趣,你就會很喜歡做這件事,但是你未必適合做這件事,如果你不適合,雖然你也在做這件事,但我覺得你很難把它做的很好。
曾經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但是在平時生活中我常常喜歡把一些有趣的事情寫出來分享給朋友們看,大家看了都說很有趣,當我聽到大家說很有趣的時候,就會非常開心,于是寫作似乎變成了我的一種本能。每當遇到有趣的事情,我就想用奇妙有趣的方式把這件事寫出來,自己看著開心,也想把這份開心分享給其他人。有的時候甚至控制不住這種沖動,常常后半夜想寫東西,整個人跟打了雞血一樣熱血沸騰,上一秒還在睡覺,下一秒一個鯉魚打挺,開始奮筆疾書,我能感覺到我的雙眼如血色一般通紅。直到拼盡全力把心中所想完整的寫出來,這種沖動才能得到釋放,否則我就會覺得難受,寫作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釋放。
所以我覺得如何判斷自己適合不適合寫作,就是你根本不去想你適合還是不適合,只是因為不寫你就難受,不寫你就痛苦,為了緩解這種痛苦,你就要寫作。這時候的寫作就像救你命的藥,就像你必須要呼吸的本能,當你不去想自己適合不適合,也不想管別人說什么,你就是想寫的時候,我覺的你就可以嘗試寫作,而這樣的你也很有可能把寫作這件事做好。
真誠
當你知道了你是這樣的你的時候,你決定開始寫作,那么接下來要怎么寫作呢?首先要面對你自己的心,你要無比的謙虛,無比的真誠。我非常喜歡一句話“謊言里沒有真誠,也就無法找到可以托付后背的同伴”,寫作也是一樣,你面對你眼前的雙手,你面對你雙手敲打出來的文字,你要充滿真誠,這種真誠不能包含一點雜質。當你用這樣的真誠寫出來的文字,即使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超的修辭手法,依然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就像找到了可以托付后背的同伴,以真心換真心。
寫作就像一棵樹的生長
當你擁有了這樣的真心,就可以開始寫作了,那么要如何寫作?如何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呢?我覺得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棵美麗的樹,看起來非常漂亮又能夠帶給人們樹蔭。我們可以參考一棵樹的生長來探討如何寫出好的文章。接下來我將從“種子”,“樹根,樹干和樹枝”,“散葉開花”,“修剪”,“土壤”五個方面來聊一聊寫作。
一、種子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離不開一個好的選題,好的選題就像一顆好的種子。在土地有限,人的體力有限的情況下,要如何選擇好的“種子”呢?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寫的緣故”,我深以為然。正如我上面所說難以抑制的沖動,這種沖動就是一個不得不去做的行為,而這種“不得不”的本質我覺得有兩種原因:
01、覺得某件事情太有意思了,想寫出來自己看看,也想讓大家看看。而有意思的本質就是這個事情很獨特,是并不常見的。或者是這個事情是常見的而我發現了新的視角,就像你發現了一個平淡無奇的事物,但是當你站在某個角度上再去看,就發現這個事物看起來是那么美麗,于是你站在那里拿起相機對著這個事物拍下了一張美麗的照片。善于發現獨特視角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含著偶然,也包含著長期的練習,這種練習源于長期對美好事物的敏感,而這種敏感源于對生活的熱愛。
02、對機會的敏感和解決問題的欲望。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我對這個話題有獨到的見解,這個見解可以幫助別人解決他的困擾或者滿足他的好奇心。那么如果我能把我對這個話題的理解寫出來,就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滿足別人的需要,這樣別人就會感謝你,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就能收獲快樂。
所以有的時候快樂是付出,不是索取。當你對別人付出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當一個人存在感很強的時候,就會變得自信,因為被需要,自己慢慢變成了對別人來說重要的人,這就是快樂。
在電影《古惑仔》中,山雞在臺灣的幫派頭目雷公被競爭對手張定坤及手下打的頭破血流,雷公放狠話說“張定坤這個王八蛋,誰能殺了他,我讓他做一個堂的堂主”,山雞聽到之后發現了這是一個機會,他沒有說話,一個人默默的下了狠心,然后去刺殺了張定坤,他為幫派解決了心腹大患,于是做了毒蛇堂堂主。這就是一個對機會敏感和有著積極解決問題的欲望的案例,寫作有時候也需要這樣的敏感和狠心。
二、樹根,樹干和樹枝
一篇好的文章通常是由“樹根,樹干和樹枝”組成的。“樹根”就是你這篇文章的主題,“樹干和樹枝”就是以合理的邏輯和清晰的條理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
樹根深埋在地底被包裹在土壤里,無論風吹雨打都不會動搖。這就像寫作時刻清楚自己這篇文章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這就要有很強的專注力,就好像站崗的士兵,士兵不會因為飛蟲落在臉上去拍蟲子,甚至刮風下雪也不會改變站姿,時刻清楚自己的職責就是守好自己的崗位,這就是專注力。而你的職責就是守好你的寫作主題,不能突然想到什么有意思就寫什么,結果寫著寫著發現偏離了主題,那你這顆樹就要長歪了,肯定也就不好看了。人要控制的了筆,不能被筆控制。
關于寫作的邏輯,大家可以仔細的去觀察一顆樹,現在正值秋冬交換之時,樹的葉子也落的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幫助我們觀察。
每棵樹都是以樹干為起點,分支為若干樹枝,所有樹枝又都圍繞著樹干向上生長。每個樹枝又都以樹枝的根部為起點,分為若干更小的樹枝,更小的樹枝又都圍繞著樹枝向外生長,這就是合理的邏輯,清晰的條理。不管你的樹有多大都是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關于寫作的邏輯,我建議大家看一下古龍先生的書,古龍先生的武俠小說瀟灑飄逸,看似隨意,其實邏輯十分嚴謹。
燕十三又笑了,忽然道:“你這位文武雙全的公子爺是不是啞巴?”
薛可人道:“當然不是!”
燕十三道:“那么這些話他為什么不自己來說?”
烏鴉冷冷道:“就算他是個啞巴,xx總有的,這些屁他為什么不自己來放?”
夏侯星的臉色變了。
燕十三道:“他既然不過來,我們為什么不能過去?”
烏鴉道:“能!”
燕十三道:“是你去?還是我去?”
烏鴉道:“你!”
以上段落節選自古龍先生名著《三少爺的劍》,這就是行文邏輯。燕十三問道:“你這位文武雙全的公子爺是不是啞巴?” 這就是“根”,后面的段落就是以這個根為起點生長的樹枝,段落如此,整篇文章也是如此。
三、散葉開花
一篇文章有了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的樹干和樹枝之后就可以散葉開花了。
首先說散葉,散葉就是文章的遣詞造句所具備的基本特點:語句通順,表達清楚,盡可能的精簡文字。
01、語句通順,表達清楚,就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寫完一段文字,要在心里默讀一邊,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是否將心中所想清楚的表達了出來。然后要看標點符號是否使用正確、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重復的字、詞,這一點要著重強調一下,經常看到有些文章,一個段落中有一大堆“我”字,要么就是一大堆“但是……但是……”、“而且……而且……”,英文中有避免重復的說法,中文寫作也適用于這樣的原則。
02、盡可能的精簡文字,如果用10個字可以表達清楚一句話的意思,那就不要用11個字,多一個字都不要寫。經常看到一些文章,選題、邏輯都很不錯,但是表達過于繁瑣,生怕讀者看不懂,這里建議大家了解一下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八分之七在水面下,你用心寫好你該浮在水面的那八分之一就好了,剩下的那八分之七留給讀者去想象,不要怕讀者看不懂,你的讀者聰明著呢。
再來說說開花,這里的開花指的是葉子生長的很好的情況下,如何讓文章更精彩。
我們常說妙筆生花,何為妙?我覺得就是文字要有感染力 ,而有感染力的文字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01、幽默感
簡單來說幽默感就是讓人看了想笑,讓文章看起來有趣,更具可讀性。
王小波先生在《工作與人生》一文中,在闡述人們不該把生育作為生活的主題來追求快樂這一觀點時寫道“舉例來說,現在把生育作為生活的主題,首先是不合時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為不如,更不要說和黃花魚相比較;在這方面很難取得無窮無盡的成就。”
把人類的繁殖能力和兔子、黃花魚做對比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幽默感,可以瞬間拉近讀者與文章的距離。在寫作中的幽默感,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無聊當做幽默感,幽默感也分為高級的幽默感和低級的幽默感。
02、美感
在傳統京劇《貴妃醉酒》中有一段唱詞是“那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皓月當空,便恰似嫦娥離月宮。”這就是文字的美感,讓人看了之后屏住呼吸,沉浸在明月初升的浪漫氛圍之中。實際它說了一個什么事兒呢?就是月亮升起來了。但是通過將月亮比作冰輪、嫦娥,將云朵比作海島、月宮,短短數字,意境全出。
在寫作中,文字富有美感十分重要,有美感的文字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能讓人沉浸在你的文字中久久不能忘懷,隨著你的文字穿破現實的墻來到想象中的世界,那一刻意境美,寫字的人美,看字的人也跟著變美了。
03、點睛之筆
北宋文學家宋祁在《玉樓春·春景》一詞中有一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則境界全出。這就是點睛之筆,在文章中善用點睛之筆,可以瞬間拉升文章的質感,讓文章更有畫面感,從而使文章更立體。
但是點睛之筆不可以隨意亂用,這一點可以參考服裝搭配的知識,一套好的服裝搭配,不管衣服多漂亮,身上的亮點最多只能有一個到兩個。點睛之筆是錦上添花,不是濃墨重彩的眼花繚亂。
四、修剪
這時候這棵樹已經呈現在你的面前了,但是它還是不夠完美。還是有許多殘枝敗葉,這時候我們就要將它們剪掉,也就是修稿。
之前看過的一部關于米開朗基羅的紀錄片,紀錄片當中,米開朗基羅先生指著自己的作品,問自己的助手:“你們覺得滿意了嗎?”助手答:“滿意了。”米開朗基羅生氣的說:“我好羨慕你們,我不滿意,任何時候,我始終都不滿意。”
一個優秀的作者也是如此,要想比別人優秀,就要對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有更高的要求。列夫·托爾斯泰說過:“黃金要經過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達得很好的思想也是這樣。”我們也是一樣,想要在寫作上有所作為,就要從小的文章開始養成反復修稿的好習慣,不好的段落,多余的字、詞,該刪的都要刪掉。
但是我個人覺得凡事都要有個度,我常常不太確信自己的喜惡,有時候我晚上想著明天早上喝粥,但是第二天早上醒了我就想吃豆漿和油條了。一個字盯著看久了就不認識了,修稿也是如此,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節點,這樣才能繼續往前走,別修著修著走火入魔了,那就不好了。
五、土壤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我怎么最后才談土壤?因為我覺得土壤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土壤在地下,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也就非常容易被忽視,所以我決定放在最后談。一顆再漂亮的樹,沒有好的土壤也是無法成長的。
這里的土壤也就是創作的動力,常聽人說創作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么之類的話。如果你寫作十分依賴靈感,并且常常沒有靈感的話,那我覺得你可能是喜歡寫作,但是你不太適合寫作,或者說不太適合專業寫作。一個優秀的作者,看到一朵花的盛開,一片葉子的墜落,甚至是馬路上看見兩條狗在交配都能產生寫作的靈感。
這種獲得寫作靈感的能力源于對生活的敏感和熱愛,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靈感就要多關心生活,對看得見的世界多看,對看不見的世界多想。生活中產生了好的想法要馬上記下來,不只是記錄在心里,也要記錄在紙上,并且隨時想著有一天我要把這些用上,這樣的方式會促進你更想寫作的欲望。
比這些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多學,這里的多學不只是向優秀的作家學習和精讀優秀的書籍。也要多像優秀的畫家、音樂家、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學習,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講故事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學習表達,你的思路和視野才能更廣泛。好的作家都是講故事講得好的人,你要想講好故事,就要向講故事講得更好的人學習。
寫作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常常不想寫作就像個哭著不想去幼兒園的孩子,但是每當我想放棄時,我仿佛都能看見遠方的自己,那個自己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我期盼著早日與那個自己“人神重疊”,合二為一。
最后,祝大家都能寫出好的文章,關于寫作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也歡迎評論留言。
我是安小熊,喜歡我的文章,請為我點下關注,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