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要向外走向外闖,不能困在原地困在原地是等死。
第二點經歷才重要,要親身經歷。經歷過的才是真實的。
第三點,要有目標,擺脫無聊的狀態,讓自己痛苦的是,無聊。
第四點,自己費盡腦子去想,不如多學一學,學一學,自然就思路清晰,明白了。
第五點,人們改變的方式邏輯不是學術抽象的,分析推理改變,而是具體感性的,看到感受改變。所以,多想無益,與其多想,不如多做多經歷多模仿,多體驗。
第六點,事件發生之前產生的是理由,兒事情發生之后再產生的理由就是借口。
人們常常找一些看似很恰當的借口來當做理由用來,欺騙別人,或者自欺欺人,給自己一個安慰,讓自己活在夢境里,然而只要稍微認真去想,就發現那些借口,根本就荒謬不堪。
而借口,最大的壞處就是自欺欺人,它會讓你活在夢里,不知道去做那些真正對你有益的事情。
第七點,電子科技產品對人的危害很大,要減少和控制對電子科技產品的使用。
具體的世界,真實的世界才是值得珍惜的,經歷的才是真實的。
第八點,要明確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發現自己總是忍不住根據一個道里,然后去想很多,其實這個道理我已經知道了該怎么做的,顯而易見就是那樣,根本不需要去想很多了,那么我為什么還要去想很多呢。
我認為這是由于我一直以來看很多學術理論分析之類的說他們會,根據一個事件,然后得出一個結論,但是他們并不淺嘗輒止,并不止步于此,而是詳細的羅列出來這個結論會怎么怎么樣,是怎么得出來的,他們會根據此做一堆的探討。
然而他們的目的是要做到嚴謹是要做到有理有據,是為了學術探究但是對于我而言子,不然我的目的和動機,是真實有用就行,只要他準確有用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去探討那么多去想那么多,我又不是搞學術研究的,而且如果我的目的真是學術研究的話,我也和人家差太遠了,根本就搞不了,然后所以對于哪一個目的而言,這種行為都是無效的,所以不要這樣了,要明確自己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準確有用。
而不是進行長篇大論的探討。
第九點,其實一個人的朋友圈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人的生活。
一個人生活的內容,品味格調通通都被反應出來。
所以當我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和人家的朋友圈相對比的時候,不用別人說就自然而然感受到,并且明白自己有多么傻逼了。
因為發現自己的生活內容是如此的空洞匱乏,然后低級。
這也讓我明白了什么樣的生活才是正確的。值得追求的。這點我認為才是最重要的。
第十點,對比是個好手段,在對比中才能夠明白是非黑白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