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班,直沖沖趕往車站。無暇與地下通道里操著濃郁外地口音的中年婦女拿著探測器仔細在你身上劃拉安檢時對視,也沒時間見到在通道口路邊老年婦女擺地攤,幻想著發發善心去買下她所有的鞋墊就能讓老人家早早收攤回家。出了地下通道口直奔車站,那是在這個城市一天生活的終點,歸心似箭的接力賽從這里開始,家是最終的終點。
雙城生活就是這樣緊湊有規律,到點自己知道該去做什么,沒有丁點時間供你左右消遣。無思量,雷池在右我在單行左道。
時間已然被城間距離這把刀切成一塊塊豆腐狀擺在面前,生活就是待價而沽的這塊豆腐。看似簡單的四平八穩,中間細磨、慢熬、巧點鹵的環節只有自己明白,怎樣吃有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2〉
想匆匆通過車站安檢門上車,中年男子的安檢更是仔細,呼著滿嘴的煙氣和爛牙味在你身上一通仔仔細細的摸索,那個嚴肅認真勁,捏歪了我的眼鏡腿我都不好意思也沒敢回頭與他理論。
上了車,見有個空座,走了過去。
鄰座是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他舔了舔干的發白的上嘴唇,仰起頭友好的示意我坐下。環視四周,可以感覺出沒有與這個小男孩有關系的成人。
總在路上,大家都成了彼此眼中的過客。身處這個封閉的空間所能主動交換的就是各種味道,少了與同座搭腔的閑情逸致,沒有空也沒心情去陪聊一個陌生的匆匆過客。彼此、彼此!
對這個獨自坐車的小孩我倒有點好奇,主動和小男孩聊起了天。當然,更多的還是關心。他眼神怯怯中帶出的討好讓人心疼!
—“幾年級了?”
—“五年級”
—“在哪里上學?”
—“市三小”
—“坐車到烏魯木齊干什么去?”
我擔心他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小孩。
—“回家”
—“可以呀!真獨立,這么小自己就坐車在兩個城市間穿梭。”
—“我三年級就自己坐車了”
說完,小男孩低下了頭并沒有表現出來同齡孩子太多的得意,是為了禮貌,回應我而已。
主動問詢和被動回答是我和小男孩唯一的交流方式,問的多了,自己也覺的不太合適。
我沉默了一會,不知道該和小男孩該繼續聊點什么。
〈3〉
他也無聊的望著車窗外,當從車窗反光中看到我在觀察他,回過頭沖我笑一笑。這一笑,讓我少了許多問詢的顧慮。
—“學習怎么樣?”
問完我也好笑,真是沒得問了。不過的確沒什么可問的。
—“還可以”
這是個不疼不癢的答案,看來這不是孩子喜歡的問題,學習好或不好和你有關系嗎!
—“噢!明年就小升初了,要努力噢!我的孩子小升初時可努力了,上初中后學習壓力開始加大,一定要打好基礎。@*?‘’¥#……”
—“怎么沒在烏市上學呢?”
—“爸爸才在烏魯木齊買的房子,他和媽媽分開了。”
說完,小男孩又低下了頭,明顯有點沮喪。這個突如其來回答讓我不知所措,無語去接這個話茬,就像我犯了什么錯要接受一個失敗的結果,是他在陪著我一起沮喪。
—“大人間的事,小孩子也管不了,你就好好學習。”
—“嗯!”
小男孩微微側一下頭,回應了我。我能說的也就這些,的確不知該如何繼續這個話題,閉目養神中。
〈4〉
單親孤僻、怯懦膽小、委屈無助,甚至冷酷殘暴這些字眼不停的從腦海里蹦出,努力不讓它們撐開我的眼睛,用這樣的有色去看待生活中的無奈。是在逃避還是不屑于正視,或許都有。
車在行駛中。許久,來電的音樂聲打破了沉悶氣氛。是小男孩爸爸打來的,關心他乘車情況,電話中囑咐他在昊元站下車。
爸爸的來電顯然讓他很開心 。大概是我值得信任,要與我一起來分享這份快樂,掛完電話就告訴了我。
我回以溫暖的笑,摸摸他的頭,他很開心的樣子也卸載了我的沉重。
人與人間溫暖感的產生其實就這么簡單。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句叮嚀,一點關心的注視,瞬間升騰起總是那么炙熱。這股聚集的力量,即使冷卻時也能將灰燼復燃。
〈5〉
這時車停靠在迎賓路站,售票員提醒著大家到站下車。見小男孩沒有下車就走到身邊專門來提醒他。
:“趕快下車,趕快下車。”
嗓門太大,孩子有點慌張,搞不清這是善意的提醒還是不善的驅趕,看看窗外再看看我起了身。我示意他坐好,也大嗓門回應了售票員。
:“他在昊元站下車”。
售票員說:“我記錯了,還擔心他做過站了。”
孩子感激的小聲說了聲謝謝阿姨,估計售票員也沒聽到。
我補了一聲:“孩子謝謝你。”
售票員擺擺手,沒說什么。這意思大家都明白。本性中善良的東西,在這擺擺手之間平淡到每個人心中。
〈6〉
快到昊元站時,我提醒小男孩給爸爸打個電話。電話那端再次肯定了他在昊元站下車等待。
—“昊元站,昊元站,昊元站到了。”
售票員操著本地口音報著站名,有意識的望向小男孩。
說過再見,孩子下了車。隔著車窗看到小男孩下車后直奔站臺中央,四處張望著尋找自己的父親。當看到我時,沖我笑笑安靜的坐在站臺座椅上。
車開動了,孩子父親此時肯定在焦急的趕往車站,見到兒子后會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這是我想的,潛意識里感覺就應該有這樣一個鏡頭收場才合乎情理。
想到這,明知道什么也看不到還是下意識的透過車窗回頭看了看。
看一眼,心就安了。
小男孩父子沒能按我的腳本擁抱一下,這個鏡頭只好我自己回家上演補上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