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并不認識作者,偶然的機會在網絡上看到此書的推介,于是便尋來拜讀。
意想不到的是作者野夫的文筆竟是如此勁道有力,讀到最后,已然沉醉在他橫滲縱透又放浪不羈的江湖文脈釀出來的每一個故事里,精到的遣詞配以沉郁的情節讓我驚嘆于其沉厚的文筆功底。
書的序是柴靜作的,她評論道:“野夫的筆端有讓人害怕的感情,連看的人都被深情和痛苦嚇怕,不敢深入到這樣的感覺中去。人和文字都使到十二分氣力,不留余地。”
行云流水的閱讀體驗,但讀野夫的文字,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稟著作者同樣的拼息使出十二分的氣力,才能領會這故事里的波瀾、筆鋒下的壯闊,還有那胸中丘壑。
是少于旅行,更提不上游走江湖,作為在城市里如常工作的我,對身在江湖中常游蕩四方又善交良友的人會多出三分羨慕七分敬意。
日復一日過著幾點一線的生活,日子難免陳詞濫調得接近腐爛,為了不使之發霉,很多人選擇了躍身出山或縱入旅行中去尋覓心中那片所謂的向往與寧靜,他們用相機和下午茶來定格風景消費時光,卻很少有人將行走路上游離于身邊的人事用筆記錄成一段段令人品味的故事。
野夫把他遇到的故事們匯集成文章,讀這些故事時,心情不免隨著文字而跌宕起伏沉郁頓挫,看到激昂處心有沖動,于慘壯處卻暗自神傷,常常始于期待,而止于感嘆。
感慨其文之一氣呵成,也感慨故事中各色人物的命運各異。
野夫用恰如其分的語句把身邊的江湖人事推演成一個個敲人心緒的情節,我在讀的有時候會感到虛無縹緲,但又覺得無比真實。
他這樣精準重現幾十年前的往事和往思,把大致完整的記憶擺出來,描述關鍵場景時鉅細靡遺,回憶當時感受時細膩綿密,讀的時候感覺文章有直叩人心的遒勁。
那天夜里臨睡前讀完這本書,我竟看到在暗夜的背景下,他正面無表情地掩飾著撕心裂肺,任憑淚腺暗流洶涌,是要用多少個深夜,他要拿起酒精和眼淚澆灌那些深刻的回憶,才寫出了每一個故事的歷久彌新,讓故事中每一個形象都栩栩如生。
如此震蕩自己,而余波回響于讀者如我,如此真情真切又如此用情用心用力。
也許這就是被歲月雕琢已久的野夫吧,畢竟他在書中提到的自己年紀該是接近麻木腐爛,卻對人事對自己還抱有著極大的敏感和真誠,不回避自己的所有情緒講述那些往事。
筆墨粗獷時見其廣度,字里行間的嬉笑怒罵散發著江湖血氣依然無所畏懼的闖勁;文字細膩處見其深度,仿佛能讓人把這老男人多年情愫內心情感的世界看個通透。
因為我在2013年去過香格里拉,所以在書最后讀到《香格里拉散記》頗有感觸,他寫道:“這夜剛好又停電,整個山谷仿佛無人一般。到了午夜,才見月亮爬上東岸的山巔——那山實在是太高了。想想我們哥兒幾個,皆是望五之人,大半輩子皆在謔浪風塵,不能說當年未曾別有懷抱,可憐俗世沉浮,現在竟到了求田問舍的心境。用古人的話說——不知今夕何夕,又奈此良宵何?”
讀至于此,眼中竟有淚打轉。
相望于江湖,相忘于江湖,無人愁似我,心有淚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