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說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先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后面的難題才有把握攻克。如果連容易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話,那難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
這種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方式確實能夠解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問題,而其中最典型例子就要數考試了。想當年,因為想先挑戰卷子上的難題,苦思冥想了大半天,難題是攻破了,可時間也過去了,試卷上卻還剩一堆題目沒做完,導致被老師臭罵的人,肯定不止我一個吧。
然而,凡事都沒有絕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先易后難的方式,很容易導致做事情時前面部分熱情高漲,到后面部分卻因為阻力增大,干活的動力也就跟著減少,于是,拖延癥和懶癌也就應運而生了。
那些半途而廢的工作、各種難以深入的調查、以及因為延誤了最佳解決時機,而導致久拖不決的爛尾工程等等,大多是因為我們腦海中的這種先易后難的慣性思維及工作方式導致的。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也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一、唉呀,怎么每天都有那么多干不完的活、理不清的事、看不完的書啊?腦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好想擺脫,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面對這些雜亂無章的工作或私事時,我們要么是循規蹈矩地一件一件做完,要么就選擇先把簡單的、自己感興趣的任務干掉,再去解決困難或討厭的事情。結果是困難或討厭的事情越積越多,當然也就越難完成。
三、我們好像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等到事后懊悔,卻已然于事無補。
如此一來,當我們被困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務中無法脫身時,身心疲憊便成了常事。然而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懶癌發作,導致最后隨便應付了事,或者干脆甩膀子不干了的也就大有人在了。
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真的只能聽之任之,毫無解決辦法了嗎?不!只要你能夠改變現有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再加上普瑞瑪法則的強大助推,將你從這個讓人討厭的泥潭中拉出來,就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可是,普瑞瑪法則是個什么鬼?
看到這里的朋友,有的可能已經猜到大概了。
沒錯,普瑞瑪法則就是把一件困難的事情放在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去做,把工作中不想完成的事情放在前面完成,這樣做不僅強化了工作能力,增強效率,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困難的任務其實也沒那么困難的。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把自己最喜歡,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放到最后來做。這樣的話,我們做起事情來也會感覺更加有盼頭,更有動力嘛對不對?
就好比吃東西,如果你把喜歡吃的食物都先吃光了,那剩下都是不愛吃的,你還會去吃嗎?肯定不會對吧。長此以往的話,還很容易導致挑食、營養不均衡的毛病,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啦?但是反過來,你要是先把不愛吃的食物吃完了,剩下的都是你愛吃的,那接下來就會是一個慢慢享受的過程了!
只是,你要認為普瑞瑪法則只是簡簡單單的先難后易、先討厭后喜歡的話,那可就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普瑞瑪法則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大衛·普瑞瑪于1959年提出來,以心理學操作性反射的原則為基礎,對于人類的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后,普瑞瑪提出的一種改進方式,用來糾正惰性生活,并由這種惰性生活方式的結束而帶來整個人生的良性改變。
它看似簡單,卻是一種能在行動中有效對抗惰性,并且有完整實施步驟的良好方法。
那我們如何在日常學習及工作中運用普瑞馬法則呢?
首先,你得花個1~2天時間給自己做一個行為記錄,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記下來,除了工作,還包括記錄你所有的生活活動,像什么跑步、閱讀、看電視等等。然后把那些吃飯穿衣等必須完成的瑣事剔除掉。
其次,把剩余下來的事情按照你的興趣和喜好排列,把你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歡做的事情呢,則放在最后一位。
接下來,就是爆發你能量小宇宙的時刻到了。每天早上一起床,記得把你最不喜歡的第一件事情堅持做完,接著再做第二件、第三件事情,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喜歡的事情。如此循環往復,至少堅持一周的時間。
最后呢,千萬記住不要在中途跳躍那些你不喜歡做的事情。因為這種方式是一種強化作用的方式———先處理困難的事情,再處理不那么困難的事情,那是一種對于前面行動的強化,只有一步一步來,強化的效果才能越來越大,我們也就能夠從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鍛煉。
雖然這種方式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只要你愿意花點力氣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相信困難很快就會過去的。
為了克服法則實施期間的困難,你可以選擇在某些事項之間設置一點激勵環節,尤其是在完成前面最困難的事情之后,可以用好吃的或休息一會等進行自我激勵。有條件的也可以安排專人監督自己不要中途放棄、不跳過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然而,再完美的規劃如果離開了腳踏實地的實踐,也只是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如果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那屬于你的最好計劃,就是從現在開始,朝著理想的目標邁進。
不管是工作問題,還是學習計劃,或者是減肥健身,當你遇到拖延和惰性的情況時,都可以試一試“普瑞瑪法則?!毕茸鲎罾щy的事,做完以后,下一個事情解決起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現在想想,是不是跟中國的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有幾分類似呢?
總之,普瑞瑪法則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優先處理困難的事情,再處理不那么困難的事情。如果你有興趣按此法則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正逐漸變成一個說做就做,行動力強的人。假如能夠繼續堅持,那么惰性、倦怠、不想堅持跑步鍛煉等生活方式就會永遠不敢再接近你,而你也將在人生中獲得更多你所希望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