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天了,考試成績還沒有公布,我的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這次能考成什么樣。每次接他從學校里出來,我就先看他的表情,但不敢直接問。(我這媽媽當得也夠憋屈了。)這幾天他看起來還不錯,臉上風輕云淡的,不知是裝出的平靜還是真的思想不再有波瀾。
不過晚上送飯時,他吃著飯,突然冒出一句:“我覺得我的時辰不多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的腦子突然頓了一下,這么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很容易讓人產生歧義。我問他:“你要干什么時辰不多了?”他停了停,似乎是斟酌了一下,說:“就是我的時間不多了?!比缓笥植徽f話了。這一句解釋根本也不算解釋,只是我開始往不好的地方想,難道這些天給我的都是假象,他要被壓垮了?
我敏感地追問:“你什么意思?”
他似乎是思索了一下,說:“沒事,沒什么意思,我就是隨便說說?!?/p>
我定了定神,一個字一個字地說:“不管你什么意思,我告訴你,我不會做好心理準備,而且永遠都不會做好?!?/p>
聽了我說的話,兒子竟然沒有意外,也沒有否認,不管是開玩笑還是真的,他的意思與我理解的意思應該是一樣的。我接著說:“不管什么事,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告訴我?!?/p>
他沒接茬,轉了話題。對我說:“等我上了大學,要在兩年時間里學完四年的課程,直接上研?!?/p>
這么上進,按說我該高興的,但并沒有。我問他:“你是覺得復讀一年自己比別人晚了一年,想趕過來嗎?”他嗯了一聲。
我說:“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人這一生很長,這一年根本就不算什么,等你上了大學,你會發現班里比你大的人多得是。在大學里你可以讓自己從容地學習、交朋友、接觸社會,讓生活豐富多彩,沒必要把自己搞得像個陀螺,沒有一點樂趣。”
最近,我一直覺得他的狀態很好,在學校不知是怎樣的,但是已經不再對學校有怨懟,也不再糾結復讀不復讀的問題,晚上回到家不再提手機,臨睡前會學習一會兒,晚上11 點準時睡覺,完全是一個高考生的標配。今天突然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又開始擔心起來,會不會有更深的壓抑在心里?看了太多陽光開朗的孩子做出過激的行為,人們只能事后徒勞地從有關他的記憶中尋找蛛絲馬跡,探查原因,可是這時原因還重要嗎?對于他來說,只有這一次,對于他的家人來說,一次就是永遠。
還是得找機會多和他聊聊。
晚上回到家,我突然想起知乎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按鈕,你按了馬上可以得到10億元,但人類會在500年后滅絕。你按不按?”
我話沒說完,他馬上毫不猶豫地回答:“按啊!”
“可是人類會滅亡??!”
“那和我有什么關系?500年后我還在嗎?”
“但是人類沒有了啊,而且是通過你的手滅亡的,你心理就沒點愧疚?那錢用著就不會不安?”
“500年啊,我早變成碳了。”
他緊接著問:“這個按鈕按下去,沒人知道吧?”這個還真在題問中說明了,確實沒人知道。
他放心了:“那還怕什么?反正人類遲早會滅亡,可能不到500年就已經滅亡了。”
“可是一個物種在你手里消失了,而且是你自己這個物種,這個基因就沒有了,你心里沒有罪惡感嗎?”
“在人類手里消失的物種還少嗎?人類沒有了,說不定還是好事呢!”
為了10億元,兒子的想法如此的堅定,雖然我看到這個提問的第一反應是不按,因為我不能為錢出賣良心,不能變成人類的罪人,但是底下的無數回答,竟然幾乎全部都是按下去。
是金錢的誘惑太大,還是這些人太自私,抑或是人類已經可以跳出自我審視自然了?不過我更愿意相信這種虛擬的問題人們在回答時也是虛擬的或是調侃的,如果真面臨這樣的選擇,恐怕沒人會義無反顧地按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