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我認為最美的兩個字眼是“奮斗”。因為在奮斗過程中,你會經歷各種場面,酸甜苦辣咸,可謂是五味俱全。通過奮斗,你會遇到你意料之外的人和親歷不在情理之中的事。它就像是一個調味盤,可以讓你哭,也能瞬間讓你笑。高考就是這么一個奮斗的過程,接下來,我就我自身體驗,回味我的高中滋味。
高中,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初生牛犢,慢跑的兔子,老辣姜。
帶著一份對高中的憧憬與懵懂,我進入了興國三中。說實話,興國三中在大人們尤其是農村大人們眼中是一所不入流難入眼的高中,不過由于我初中就是轉學進入三中,出于規定,我必須在三中讀高中。剛進入三中,我有些高傲,因為我當時也認為三中沒多少能人(后來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錯的)。剛剛進入高一11班。我很慶幸有幾個我認識的高中同學,除了與他們交流外,我幾乎很少與其他人交流。后來我也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班上的學號為4號,還算中間吧。高一上學期,每次考試我都想沖上第一名的寶座,可每次總是被人奪去,可想我每次看到成績是多么的恨鐵不成鋼。上學期的學習生活還是很輕松的,作業量也不是很多,面臨期末意味著面臨分班。我剛進高中,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當時堅信,我就是學理科的料。可是現實總讓我哭笑不得,畢竟在這是些文科課堂上,我不怎么用心思聽。而到了理化生課堂上時,我聽得認認真真的。可是造化弄人呀,在分科前的幾節課(物化生),我竟然聽得有些吃力,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沒辦法,我只好識時務選了文科。我認為,只要能考上大學,文理科都一樣。分班了,班上只留下了1/3的同學,而成績較好的只留下我和謝娟,當時我感覺心中空落落的。 我想在新的班級里,我一定要當第一男主角。在課堂上,我異常積極,在沒人舉手的時候我舉手,在沒人上講臺時我上。因此,我也得到了老師的喜愛,尤其是英語老師。由于不善交流,我也吃了很多虧,被政治老師批過。在那個班級,我暗暗和謝娟較勁。在每次成績出來時,不是我第一,就是她第一。現在回想起來,很高興有這么一位實力超強的競爭對手。在同學眼中,我很文靜,一些同學開始親切地稱呼我“小曾”,我很喜歡這個稱呼,聽到總是笑臉相迎。高一是初生牛犢,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一個書呆子。每天重復著一樣的事情,單調卻也不覺得厭煩。
時間一晃眼進入了高二。進入高二,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叫李飛古,家庭貧困,有部分人叫它飛古。他本來成績不怎么好,有一次考試他突然竄上了第一名,我們班全部同學都特別吃驚,沒想到他也能當上第一。于是,他漸漸進入了班上人的視野。我也開始關注到他。我當時真恨自己沒有用,怎么讓別人拿了第一,而且還是月考。于是我更加努力了,決心不能再讓第三者坐上第一寶座。后來不出所料,他再也沒得過第一。他的同桌老是拿這件事嘲笑他,說他踩了狗屎運才偶然得來的第一。可能是太氣憤了,他拼命地學習,連老師都夸贊他為拼命三郎,每日看書看到最晚,又最早起床。自然他的成績也很快提升,有時差點超過我。我和她們便暗暗較勁著。高中三年,我一直都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我想學習成績再怎么的也要數一數二呀,于是我一直努力著。慢慢的,我進入了高三。高三的學習生涯更是精彩更是讓人一生難忘。
在經歷了懵懂的高一,匆匆的高二,轉眼間,我便站在了高三的門口。從高二便開始的瘋狂訓練計劃到了高三顯得尤其重要。進入高三,意味著離高考的日子不遠了。雖沒有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學生那么拼命,但同學們的奮斗勁頭上升了一個檔次,包括老師們也時常鼓舞著我們。到了高三,我想是時候定個目標了,于是在小指頭條上,認認真真地寫上了“中山大學”四個大字,并且寫得盡可能工整。許多同學看到我的目標,都相信我可以實現它。但其實我內心也明白,我還沒有那樣的條件,我只是想以這個目標激勵自我。到了高三,很多事我都得調整為以學習為中心。我從在嬸嬸家吃飯,轉變為在學校解決三餐,經常打籃球乒乓球,變為一周一次甚至不打。從早上6點半起床,改為六點起床,只是因為高考。高三,檢查作業成為了家常便飯,瘋狂訓練成為了習慣狀態。每次檢查作業時,同學們都用一種責備的眼神盯著我,每當老師檢查瘋狂訓練時,我們內心都忐忑不安,每當聽到某某同學多做了幾道練習題時,我心里既自責又羨慕又痛恨又急切又無奈。高三的生活緊張有序,每日3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無趣,卻也不乏美妙色彩,每次吃飯期間,同學們都會在陽臺上站成一排,觀看球場上的人打球。我們這些愛打球的人看球時連飯都忘記吃了,連吃下去的菜是啥味都忘記了呢。每當到了星期五。好不容易有了一點休閑時間,就抱起個籃球,飛奔到球場(搶場地)瘋狂高興地玩起來。高三的日子有酸有甜,每當考試失利時,總是莫名的憂傷,感覺人生無望。而每當這時,老班便會找人談心,開導同學們,同學們在一起玩耍,本班同學前十名超過復讀班。就無比的興奮。貼上橫幅“比我強的在前進,比我弱的在拼命,我有什么資格不努力?”“血狼精神,與我同在”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每次班會課上高考宣言的一次次吶喊,是內心拼搏的號角,就是那個高三,我們激情澎湃,斗志昂揚。在我腦海中深記著,我為了趕上晨讀,而在堅硬的路上摔了兩跤。這兩跤我摔得挺值得,因為它總能讓我想起那個奮斗的光陰,奮斗的我。你若早起,定能看見一個一手抱著個小袋子,一手做奔跑姿勢的小青年。那段跑,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他就像是我奔向高考的路。倘若要問我多努力才考上大學,也許那段路可以告訴你答案。那段路,重走時不忘拾起那段記憶。高三的我是拼命的,每次回到家已是疲憊不堪,卻還是翻開書籍完成著永遠也完不成的作業,每天早上背誦著永遠也背不完的知識點。每次回家已是晚上,走在無燈的回家路上,我一次一次握著拳頭對自己說:一定要考上一本,一定要考上一本……我努力地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每當放假,最想瘋玩的我也沒那么想玩了。像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在雙休日,來到學校在教室里看書寫作業。我總是克制著自己想看電視的心。高三的我,總會聽到同學們的抱怨,我也有時開導他們,一句玩笑,便可使整個灰色的教室帶去一抹亮色。高三考試不斷,在緊張的復習中,除了聽老師講,跟著老師的進度,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小算盤,哪里不足補哪里,哪里不會問哪里。每當政治老師下課剛剛走出教室,我便邊箭步追上去,想多問一些問題。我相信,走進高三的人,沒有人愿意放棄,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夢想拼命。在百日沖刺的誓師大會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內心沒有太多的波瀾,可能是因為對雞湯已經免疫了。一百天轉瞬即逝,在高考的前一天,我們的內心都比較平靜(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緊張)因為我們已經適應了考試。每當看到難的題目時,我們都急得跺腳,可內心轉念一想,高考也許不會來這么難的,就在這樣一種心態中淡然。在高考前一天晚上,語文老師,還和我們說起了煽情的話語,平常中的好不平常。第二天早上,我本能的拿起小本子,背了大概十個議論文事例,可當我一看作文題,頓時傻眼了,原來是寫書信啊。痛定思痛,我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最好的科目沒考好,就如同陰溝里翻船。古文默寫,沒有看清題目,活生生被扣分,內心,心如刀絞。在考完最后一門英語時,我依舊心如止水,我很喜歡我當時的狀態,但等成績的這十多天是煎熬的,成績公布的那天,我一直守在電腦旁,使勁打電話發信息,當聽到同學考上二本時,我內心既高興又心急,當我從老爸手中都知我的分數,我內心石頭終于落下。至于填志愿,一切隨緣。以前以為考上了一本就好,后來才發現一本里也分層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來了河大。
初上大學,內心還是充滿歡喜的,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那么這些期待是否都如愿?時光會告訴我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