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開場一個曼妙的女子從出租車上走下來,懷抱著打包好的早餐-長棍面包、牛奶,駐足在一家奢華的珠寶店,看著櫥窗里精致的珠寶,對著它,開始自己一天的早餐.
她說“我不想擁有任何東西,直到我找到一個地方,我和我喜歡的東西在一起,我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但是我知道它像什么樣子,它就像蒂凡尼”
她說“在蒂凡尼一切都是幸福的,它能夠給人帶來好運”
主人公霍莉,懷著對人生的憧憬獨自一人從農村逃離到紐約,顛簸流離,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歸宿,卻苦于現實的無奈,只能在紐約做一名高級伴女,靠著客人給的小費度日。
她時而天真率性時而有些虛榮;想要追尋遠方卻常常望而卻步;諳熟功利的手腕卻又堅持美好的原則;渴望追求真實的愛情卻害怕被枷鎖在幽暗的小天地,郁悶而終;渴望被愛卻又懼怕懷疑真愛的到來,只能幻想以物質的奢華來滿足自己空虛的世界。
她把自己鎖在親手建造的牢籠里,渴望逃脫卻拒絕別人的救贖....
她心心念念追求美好的遠方,卻不知道真正羈絆她的不是貧窮的物質生活,而是她閉而不開的內心,對未來的誠惶誠恐...
這是她的人生,也許也是無數奔波在路上,依舊懷著遠方的人內心的折射。
渴望做自己熱愛的事卻不敢邁出第一步,因為現實給了大多數人太多的顧忌,太多的不安...
自身不夠強大只能寄希望于通過外界的正面能量去督促自己;一個人的路太難走,所以有時候常常需要找到一個支點去支撐自己,需要找到那么一群人相伴而行.
2
前幾天,有一個朋友突然的問我,他說,你覺得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是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然后到一定的年齡結婚生子,買房買車,還幾十年的房貸,最后撫養孩子長大,又開始為他們的未來積蓄,是過這樣現在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嗎?
還是趁年輕去好好的為自己熱愛的事情去奮斗?
我笑他想的太多,關于人生是一個說不清的話題;二十歲的我們不能果斷的給人生一個怎樣的定義,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又是壞的人生...
以前,我們專業課程上課之前都需要幾個人上臺去演講,內容不限,每個人5分鐘左右。
記得有一次同班的一個女生,她有點羞澀的站在講臺上,有些愧疚的說“我想了好久,覺得也沒有什么可以分享給大家的,就和大家隨便聊聊我最近的想法。”
她有些忸怩的說“其實,從小到大,我都沒有什么大的追求,就是喜歡吃,吃好多美食;小時候,身邊的小朋友都說當科學家,音樂家,教師的時候,我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開一家店,專門賣好多好吃的,順便我也可以吃”
講到這的時候,臺下的有些人竊竊的笑了;
她接著說“其實,我對自己畢業之后的安排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畢業之后很快的結婚,生個小寶寶,簡簡單單的,覺得這樣也很好”
這個平時大大咧咧的女生,談到自己的未來有些害羞...
這樣的人生簡單而平凡,卻可以有很多的時間靜靜的感受那些被忽視的卻最最溫存的情感;
純粹而溫暖,就像一盞小橘燈,微弱的火焰透著點微黃,那種微黃好像經歲月洗滌而殘存下來的發黃的紙張,莫名的給人心中一股微微的暖流。
以前也有過對自己未來的擔憂,那個時候覺得在還沒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叫生活無奈的時候,對看不見的以后多幾次無病呻吟,似乎也是一件比較成熟的事。
會有幾次假裝失眠,然后翻翻自己的朋友圈,看見某個比我年長幾歲的前輩此時還沒有休息,往往會發個消息給他,有時候會問我,怎么這么遲還沒有休息;我會說“睡不著,好像突然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
他往往就會笑我,年輕輕輕的想太多。
現在說出來,好像也不怕別人笑話,當時自己的狀態現在想來,好像應了那句詩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人生也許沒有好壞的界定;你所能夠做到的最美好的模樣,就是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最美好的詩句,也許不是當下的理解,而是在漫長的人生中去印證”
最美好的人生每個人的界定不一樣,也許不是當下的理解,也需要通過自己漫長的人生去印證。
3
對于未來,我對自己有過很多種設想;
也許畢業之后會找一個可以相守的人,穿著鮮紅的刺繡嫁衣,步入婚姻的殿堂;不久再生一個可愛的小寶寶,相夫教子...
也許,我會和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青年一樣,每天拼命的工作,等待加薪升職;積攢幾個月的積蓄,做一份詳細的旅游攻略,把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一一走過,毫不顧忌的任性的活著,不知不覺也許就把自己活成了剩女。
那也沒有關系,想遲一點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想遲一點去為人妻人母;想給自己多一點孤獨的時間,在沒有學會愛別人之前,就先學著好好的愛自己。
就像《孤獨六講》里寫的“生命里第一個愛戀的人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里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我相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
也許,我會開一家彌漫著醇正咖啡味的面包咖;面包咖里以咖啡色為主調;裝飾一些暖心的小玩意;從二手市場淘一些奇怪的古玩家具;每天都有好聽的音樂從面包咖里流瀉出來。
這個小面包咖一周營業四天就可以了。面包咖里只買兩樣東西,一個是面包,一個是咖啡;面包是用傳統的鍋爐烤出來的,看起來像好多年留存下來的古木,吃起來脆而柔軟;一口咬下去就會讓人感覺到舊年代的古樸味道。
咖啡每天都是手工烹飪,熬煮,調制的,不需要太多;不過呀,在此之前,我想去咖啡最醇正的地方,學習最地道的咖啡,好好的修煉修煉自己;
去一望無際的海邊,靜聽大海在每一個時刻的低鳴;撿拾潮汐退漲之時無數涌動的小貝殼...
背包走過最最樸素的小山村,傾聽那些被忽視的聲音,被忽視的人情冷暖;
駐足于古鎮一家家小小的酒咖,在酒醉燈闌之后,傾聽那些酒后一吐為快的辛酸苦楚,記錄每一個個體不一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