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姑娘最近在找工作,還是有幾份我認為不錯的,可是她說還要再看看。
“為什么”我問
“我欠了一屁股債”她無奈地說,“所以我想找個工資高的”
我納悶,一畢業怎么會欠一屁股債呢。
“四年的助學貸款”她解釋道。
我恍然大悟。
接下來她開始抱怨自己有多么辛苦,大學四年一直在打工,甚至不曾回過家。我注意到站在她旁邊的男友一直微笑卻不曾開口。就像書上說的那樣,我愿意做你的垃圾桶。
我若有所思,照她這么說的話,我更苦。大學的時候我同樣在無休無止地打工。如今和她面對面的我失業,欠債,生活過的一塌糊涂。我甚至無棲身地,整日坐在快餐店里胡亂地刷著手機。
我曾經也有抱怨,卻還未把苦這個字說出口。
之前我一直羨慕我的一個同學,畢業沒多久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工作收入都相當穩定,偶爾休息的時候看看電影逛逛街。
昨天聊天的時候我問她怎么可以活得這么好,她對我說她畢業的時候也沒有地方住,更沒有錢,后來找到房子搬家定居都是自己完成了。
“你比我當時情況要好得多”她笑著說,“最起碼你有個住的地方”
確實,我還有人收留。
最近微博上有這么一段話 ,其實,大多情況下,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嚴重:“你的抑郁癥是矯情,你的拖延癥是懶,你的強迫癥是閑的發慌,你的失眠是根本不困,你的選擇恐懼癥是因為窮。”
有時候我們往往會放大所謂的苦,其實我們本沒有想象的那么苦,大多數是自己給自己造成了一種“我很苦”的假象。
之前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先租房子還是先找工作。倘若租下房子就意味著我只能在特定的區域找工作,從而選擇機會變少。而若先找工作,周圍可能無合適的房子。
“x與y你總得先確定一個因素”她說。
的確,其實我的處境本可以不用這樣。原因是我對自己還不夠狠心。
有很多我們認為的苦其實是可以改變的。而只要可以通過改變就不存在的苦并不是真正的苦,這只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噱頭罷了。
所以說我們本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苦,你看周圍的人西裝革履,你看他們滿面春風,意氣風發,或許他們比你還苦,只是你沒看到,更體會不到。
姑娘,好好過日子吧,其實你并沒那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