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拖延嗎?
在TED演講中,有一部很熱的演講。叫做《你有拖延癥嗎》。看到這個題目,我立即戳進去看。因為我就是重度拖延癥患者,小的時候。暑假寒假各種周末神馬的作業,我都是臨交的前一晚完成,曾經小學4年紀凌晨3點半內心不安爬起來補作業。然后5個小時后在學校交了我的作業。
所有高中畢業才會熬夜的人,你們弱爆了。李大嘴這個神經病兒時就開始了。這種根正苗紅的病終于在最近的熱詞得到了確診,叫做拖延癥!
在截止日期前才完成。這種重度拖延癥,你達到了嗎?是神馬段位。
其實,每個拖延癥患者心理都有自負的一面。因為他有自信能在短時間內,尤其是暴風雨來臨之前做好防御,不被打敗。這種焦躁的小人會在DUE DATE前被喚醒,促使你去完成任務。
然而在這短短幾分鐘演講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新觀點。難道這也是洗白嗎?
拖延癥有2種
一種是有截止日期的,一種是沒有的。
有截止日期的比如:完成作業,提交論文。參加考試,進行比賽。
沒有截止日期的比如:去看長輩,去健身。去完成一項愛好追求,甚至去找個對象。哈哈,這些相對不那么急需迫切,緊張的。當然,筆者覺得找個靠譜的對象最好高中就開始發覺目標吧。只不過這種長時間觀察,未被發現的拖延癥沒有被關注。
所以,生活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相互更替。
每個人都是拖延癥患者
這里有一張90年表格生命圖,我們已經涂滿了3分之一。剩下的時間,我們又會浪費多少。
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腦中的焦躁猴子奔跑。論文拖到最后才寫,餓到不行才出門去買東西,不愿走動直接喊外賣。終于有一天你發現胃不好,早起好好去吃飯。親,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拖延,只不過我們程度不同。譬如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人拖到下輩子也沒完成,直接走進墳墓去感謝救世主。
別小看這一刻的拖延,那是你生命又一次的進階。保重,李大嘴的拖延癥把上周的文與這周的一起更了。現在是深夜11點半,這就是拖延癥患者的日程。
且行且珍惜,別拖了,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