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7年,大學二年級,第一次接觸新教育,認識了李鎮西以及他背后的那一群心懷夢想,追尋美好的教育者。從此,便樹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確立了自己的教育夢,立志終生從教并做一名班主任。夢想早已實現,站在三尺講壇已經滿八年時間,已然一名老教師。
? ? ? ?自從成為教育界的一員并深度卷入其中,我便一直以“一名悲觀絕望的理想主義行動者”為自己所有網絡賬號的個性簽名。教育,起碼中國的教育是不美好的,而且短時間內這樣的現狀是改變不了的。上海在2016年的國際PISA測試中獲得世界第一名,而今年開學的“魔都三連跳”是對其教育一個最響亮的耳光。這樣的第一名起碼中國的許多老師都知道原因,是靠壓榨了多少孩子的歡樂時光以及摧殘了多少美好的心靈甚至是生命而實現的。這也難怪,當負責測評的機構在了解了魔都孩子真實的學習情況后對其排名第一的成績不以為然。
? ? ? ?在我的預期中,中國教育起碼比發達國家落后100年,雖然沒有嚴格的數據作為支撐。這是我“悲觀絕望”的根源。但,我又是一名“理想主義的行動者”,懷揣著希望中國教育越來越好的美好理想,希冀通過批判和吶喊對教育的進步起到一絲絲促進作用。我始終認為,批判是為了更好地建設,這和“發牢騷”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我也始終認為,相對于“批判”,更為重要的是“建設”,是切實的行動。
? ? ? ?朱永新老師提出的“戴著鐐銬跳舞”成為眾多新教育人的共識。的確,中國的教師,承受著太多的壓力,太多美好的教育夢想在從教之初就被消磨殆盡。但是,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特別是新教育人)開始覺醒,并達成一個較為普遍的共識:雖然我們不能改變教育的大環境,但是我們可以盡自己之力嘗試著去改變教育的小環境。比如,班級的環境。我們一線教師,可以首先豐富自身的涵養,多閱讀,勤思考,帶領著孩子從更高位去碰撞思維,參透知識的偉大魅力,激發濃郁的學習熱情;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設計,精心的謀劃,真正從兒童的角度去為孩子打造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我們可以主動為孩子屏蔽一些外界的紛紛擾擾,讓孩子能夠靜心讀書,暢游知識的海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朱永新老師就曾深情寄語一線教師:哪怕戴著鐐銬,也要跳出最美麗的舞蹈。
? ? ? ? 教育是需要理想的,理想是需要行動去實現的。有生之年,永遠做一名“悲觀絕望的理想主義行動者”,雖然,我很希望將那個“悲觀絕望”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