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前有人找我去面試做編劇助理,去之前本來以為是幫人家收集一下素材或者校對之類的工作,去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幫人家寫劇本,真的是幫人家寫劇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槍手,他們寫好大綱我負責填充肌肉。面試的人語速極快,是個研究生教授,也寫了不少本書,我以為做編劇這一行的應該會很在意抄襲和槍手這一類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整場談話完全是由他來主導的,他說要看我寫的東西,我把資料找到以后,他打開頁面沒有去看,反而是和一個前來面試的群眾演員聊起了古琴的事情,興起之處還非要把他以前聽過的那個古琴曲找出來。
事情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jīng)感覺很不靠譜了,但還是沒有撂挑子走人,畢竟那樣看起來有點不太禮貌。后來那個人問我“寫小說賺錢嗎?”
“不賺,寫小說并不是一個來錢的活?!焙螞r我也寫的并不好。
那天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以后我會寫出來,但是今天我想說的其實只有一點,寫作并不是一個快速來錢的渠道,你在家里每天寫三四千字甚至沒有去飯店涮一天碗要掙得多。
也許你會跟我舉例,遠得郭敬明、韓寒不說,就拿簡書來說,彭小六、咪蒙、還有簡書首頁上幾乎永遠會上頭條的那些我是如何考寫作一個月掙了五六千之類的文章,每一篇的點擊量都如此之高,可是你們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靠寫作掙錢的標題為什么點擊量會那么高呢,不就是因為更多的人沒有做到嗎?
那些靠寫作賺錢的人只是少數(shù),對更多的人來說寫作是入不敷出的,而大家正式因為沒有做到才求才若渴的無數(shù)次點開那種類型的文章,急不可耐的去翻閱他們一步步走的路,仿佛照著他們的路走下去,不出三個月你也會變成這樣的人,你也可以每天不用上班月入五六千從而走上人生巔峰。
醒醒吧,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是沒有用的,寫作不是一個可以短期速成的事情,點開一系列教你寫作的文章,你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文章作者都會讓你不停的寫寫寫,一直寫下去,他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只是讓你一直寫下去并沒有給你一個確切的時間,于是你看到這篇文章之后打了雞血一樣的寫了好幾天,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更久,然后發(fā)現(xiàn)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泄氣,然后又看到了一篇相同類型的文章再次循環(huán)往復的做這一系列事情,只有少數(shù)的幾個幸運兒得到了眷顧更多的人還在這樣重復。
我從15年8月開始正式寫小說,那篇小說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完成,寫了60多萬字就放在那里,而從頭到尾我只在編輯那里拿到了一百多塊錢的全勤,合同條款苛刻,再加上個人技術不好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而同網(wǎng)站的大神一個月光靠訂閱都有四千的底薪,這就是差距,赤裸裸的差距,而我愿意正視這些差距,人家的每一分都是她應得的,她不需要全勤她的文筆好到根本不需要全勤可是她依舊每天更新,而我只是因為懶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好不容易被主編推上了推薦還因為沒有更夠字數(shù)沒有進入下一輪,我就這樣眼睜睜的把到手的自己的機會拱手送了出去。
在這個網(wǎng)絡文學作品瘋狂的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今天,明曉溪、顧漫、韓寒、郭敬明、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輪番轟炸我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撲在了寫作這一塊,希望可以靠這種低成本的手段變成人生贏家,殊不知需要付出高成本的恰恰是這個職業(yè),在那么多大神的光環(huán)下大家一擁而上,忽略了熠熠生輝的王座底下堆滿了尸骸,有更多的人在這條路上失敗了。
寫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抒發(fā)情感,可如果僅僅把它去當做一個謀生的工具的話我勸你還是另擇一條光明大道吧,因為它并不是一個來錢快的職業(yè),也許一年也許十年悲催點的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在這條路上獲得成功(PS:這里的成功指像郭敬明明曉溪顧漫那種),不是隨便寫兩個字就能得到回報的,你只有用心去接觸才能感受的到它帶給你的寶藏,而在這條路上需要你靜下心來,潛心前行,它會在不經(jīng)意的時刻帶給你想要的驚喜。
民國的文人們始終都保持著一顆匠心來錘煉文章,我該放下心中的浮躁,努力拾起文人的匠心,繼續(xù)前行了,忘記之前的想要靠寫作賺錢的念頭,從此寫只是寫,不是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