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發出“若世間一切都似公式一般不容置疑就好了”的感嘆,但轉念一想,若是連公式也懷疑,我是否無可救藥?對的,我就是這種人。
親情、愛情、友情,因為我想相信他們,所以假裝相信他們,可現在我連“相信他們就會幸?!边@一點都不敢相信了。
點點哀嘆、點點心得,我相信自己會尋到出路的,所以必須等待。
時間,我還有,甚至會比大多數人都多。
縱使死前都不能找到答案,也不會比不去尋找更讓人彷徨。
不相信的就不用相信了,假裝相信會讓你沒有機會相信,說出來自然會有人讓你相信或是繼續不信,至少你能訓到如今或未來的同伴。
親情、愛情、友情都是美好的存在,他們非常吸引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群體才能展現的美好,但他們的美好存在不刻意,存在在于偶然間的流露的情感是不需要追尋的。
嘗試記下已有的公式,去做一個實驗,至少能得出大部分人認同的結果,世界也只需要這個不是么?只需要大部分人都認同就足夠。
同樣,你只需要記下大眾是什么樣的類型就足夠了,這樣你才不會犯他人眼里的錯,才不會因他人犯了你眼里的錯而無法理解,才能有足夠的時間與力量去尋找答案與平衡點。
有特異的想法并不奇怪,人們的關注點怕是多在你為什么能活下來這一點上而不是在于那種想法是否太奇怪。
基于人類龐大的基數,無論是何種想法都能找到同類,說不好聽些,你甚至還可以同化他人以達到尋找同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