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法國朋友Laure,最近婆婆來了,呆了三周,她整個人都不好了。
婆婆早上十一點的飛機回法國,她早上七點就發(fā)微信召集大家中午吃飯。
吃飯的時候,結(jié)果她居然最晚到,一身的汗,前心貼后背。人還沒有坐定,先揚手說:“大杯可樂。”
服務(wù)生認識她,所以問:“零度沒有了,健怡可樂行嘛?”
她搖頭:“正常的可樂,加冰加糖加咖啡因,我得緩緩。”
因為今天要做國際航班,她婆婆從昨天一早就開始收拾東西。箱子收好倒出來,翻來覆去的收了四遍。昨晚九點就上床了,就是為了今天不會起晚。
結(jié)果半夜十二點半,她聽見客廳里面有聲音,嚇的魂不附體的把老公推起來看。她婆婆一個人,把手機打成手電筒的狀態(tài),在客廳里轉(zhuǎn)圈。
老太太心里有事睡不著,要再看看漏了什么東西,沒敢開燈,怕影響他們。
婆婆終于回去睡下,吃了一顆安定。早上起不來床,足足的睡過了點。緊趕慢趕的上了車,讓司機拼命往浦東趕。
公婆一走,大門一關(guān),她靠在門上大氣一喘。去洗了個澡,敷個面膜,走到廚房煮咖啡,手機響,是老公,“我爸媽的護照忘家里了,快找。”
如果她是一個有顯示表的高壓鍋,肉眼一定看得到壓力紅線嗚嗚得往上冒。下著大雨的工作日,讓司機折回來拿護照一定是來不及了。老公又來電話,遙控指揮她,坐地鐵轉(zhuǎn)磁懸浮比出租車快。
她扒下剛貼上的面膜,換了衣服就奔向地鐵站。早上八點一刻,地鐵里人擠人,狐臭頭油放屁混著腳丫子,如果這些都是為了去上班賺錢奔前程,至少還有一個正經(jīng)兒的動力。她這算什么,用自己的人生去彌補別人的漏洞?
我們都安慰她,婆婆年齡大了,難免出錯。
Laure很堅定地搖著頭:“這不是一個意外,結(jié)婚15年,她婆婆一向如此,狀況不斷,腦子有問題,將來難免會變成老年癡呆或者失意。”
我說:“你這么說你婆婆,你老公會不會有意見?”
她說:“連我老公自己都堅信,他能長這么大,純屬奇跡。”
Nicole的年齡比我們都大,今年55了。她說:“四年前,我們結(jié)婚二十五周年銀婚紀念。我家先生問,你想要什么禮物呀?是去南美洲旅行還是把家里重新裝修一遍?”
她頓了一下說:“禮物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我再也不去你媽家了。你要去,自己去,你媽想來,我不攔著,但是我,姑奶奶再也不會去。”
說到做到,四年了,真的沒有再去過。她老公一開始有點抵觸,后來變成舉著腳丫子贊成。因為不見面沒有沖突,這個男人再也不用左右為難,受兩邊的夾板氣。
Melaine的老媽也在中國度假,吃飯帶著她媽一起來。老太太聽我們這幫媳婦兒湊在一起吐槽婆婆,插話說:“看看我,我和兒媳婦的關(guān)系就非常好,從來沒有過爭端。”
在我們都安靜下來,開始聽的時候,老太太繼續(xù)說:“因為我們從來都不講話。”
一桌子女人笑翻了天。Melaine拍著她媽的肩膀說,“媽,是她從來都不給你講話,好不好?”
老太太搖頭,“上次你哥過生日,她不拉著我說半天嗎?她就是一個情緒古怪的人,講話不講話,根本不用往心里去。”
不過要說,Melaine其實才是“婆婆殺手”。
當年婆婆來參加他們婚禮,在家里小住幾天。做飯的時候,婆婆說:“我都用一種硅膠鏟子炒菜,又不會劃傷炒鍋,做菜的油也不會滲進鏟子里。”
Melaine搖頭說:“我都用橄欖木的鏟子,木質(zhì)的感覺,讓我拿著順手。”
此等小事,過去也就算啦。問題是Melaine的老公去家樂福采購本周生活所需,居然買回來一套婆婆說的那種硅膠鏟子。
Melaine抄起鏟子就扔垃圾桶里了,“這東西留在我家沒用。”說完端著咖啡就去客廳了,留下老公和婆婆在廚房里面面相覷。
這么多年了,Melaine自己也說,“其實這事兒真心不能怪婆婆,都是老公的錯。”
在法國,媳婦兒吐槽婆婆,女婿心煩丈母娘,各種各樣的段子是一堆一堆的多。完全沒有我們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
聽了之后,你就會由衷爽,松一口氣,原來自己不是最惡的那一個。
天下不是中國婆婆特別奇葩,也不是中國媳婦特別難搞,更不是中國兒子特別慫,不敢擔當。
同時愛著一個男人的兩個女人,沒有選擇的被動的捆在一起一輩子,婆媳關(guān)系是全世界上最難處理的課題之一,矛盾重重,問題多多。
通常九月開學或者圣誕節(jié)后,朋友見面,就拼命吐槽。過完嘴癮,轉(zhuǎn)回頭去,再見面的時候,總還能正襟危坐的表演天倫之樂。
我的婚禮上,我媽給我婆婆敬酒說,因為她不常住法國過,將來我們生孩子,養(yǎng)孩子,估計就得多靠她了。
我媽話還沒說完呢,我婆婆馬上說:“Nonono,我工作了一輩子,終于可以享受生活,我才沒有時間給他們看孩子。他們倆都是成年人,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想要孩子的話,自己去處理。”
我婆婆這么說,絕對不是因為我們水深火熱。雖然我們沒有親如母女,但是總也還說的過。
我懷孕七個半月,盧中瀚開始到中國出差,一走三周。我婆婆來電話說,她已經(jīng)把她的行李全都收拾好了,只要我有任何問題,電話打過來,馬上就可以出發(fā)坐最近一班火車到巴黎。
因為我一直安然無恙,我婆婆到了我預(yù)產(chǎn)期前兩天到了巴黎。呆了一個星期,送給思迪一條14K金的手鏈,織了幾件漂亮的小毛衣。
原來法國的婆婆和中國的婆婆的用途是不一樣的。
法國婆婆不會給你送彩禮,不會給你買房子,不會給你看孩子,反正法國本來也不做月子,更別說買車,做飯,做家務(wù)。
兒子已經(jīng)成年,做母親的責任已經(jīng)完成,她們不會擔負兒子的生活,更別說跟她無親無故,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媳婦們了。
沒有付出,也不會有索取。
法國婆婆不會指望你給她養(yǎng)老,給她解悶兒,照顧她起居,跟她親如母女。她是成年人,她有自己的生活,她可以為自己負責。
法國婆婆能做的就是逢年過節(jié)給孩子們,買個小禮物。放假的時候,請孩子可以去家里玩兩天,開心了送你一瓶自己做的果醬,在不影響她自己生活安排的情況下,有選擇性的幫一下而已。
所以對于法國的媳婦兒來說,婆婆就是一個沒得選的朋友,處得來就常聚聚,處不來少見面,但是你絕對無權(quán)插嘴干涉我的生活。
話語權(quán)是個卑躬屈膝愛慕勢力的主兒,拿了錢的人總會要指手畫腳的出主意。
先不討論為什么和對不對,回國六年,我看到,在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家庭里面,老公是婆婆養(yǎng)的,房子是婆婆買的,孩子是婆婆在看,月子,婆婆伺候或者不伺候,錢總是要隨了份子。
無論是出錢又出力,還是出錢或者出力。既然付出,就會有索取。天下哪里有免費的午餐?再不甘心,再有理,婆婆也總是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直接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對立僵持的婆媳關(guān)系中,自然有過分的婆婆,狠心的媳婦還有那個夾在中間兩邊受氣,需要時時擦掉底線,重新選擇立場的男人,人人苦不堪言,呼吸困難。
我知道,在房價越來越貴,孩子越養(yǎng)越精,一對正常收入的夫妻,基本不能夠獨立生活的今天,說什么學習歐洲,松散家庭關(guān)系,各自獨立生活,實在維持過早,沒有實際操作性。
在很多時候,當我在和法國人討論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時候,我常常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中國社會是先進和落后之中,撕裂的前行。
尤其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面,我們有先進的令歐洲眼紅嫉妒的硬件,但是就社會組成,家庭關(guān)系來說,現(xiàn)行的中國社會其實和五六十年前的歐洲差不多。
二戰(zhàn)前的法國,尚還沒有完整的工業(yè)生產(chǎn)。房子要建在父母旁邊的地上,孩子生下來,是父母在幫忙看,社會家庭財產(chǎn)也是以三代為計,當男人看上某個姑娘,要先去征求岳父的同意。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新型的第三產(chǎn)業(yè),讓越來越多的女人可以沖出沉重體力工作的局限,找到一份可以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獨立生活。
中國文化三千年,我們無法阻隔社會的進程。我們越來越明白,原來人才是這個社會上最重要的部分。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生活。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個錯誤,是一個事故,可以任意隨手抹去。
人,尤其是女人,當我們終于可以明白什么是獨立,當我們終于可以獨立的過自己的生活,原來,婚姻,家庭,老公,兒子,那些至親至愛的東西,都是因為自己。
犧牲自己是一個女人能夠做的最愚蠢的行為,犧牲了自己之后,剩下只有沒有意義的付出和無窮無盡的委屈。
有一次我和生了兒子的朋友在聊天,她抱著四歲的帥兒子猛親半天,眼睛亮亮地說:“我確認將來我會是個難搞的惡婆婆,誰也別想搶走我的兒子。”
說完她自己也覺得過分,捂著嘴巴笑半天。
愛上同一個男人,婆媳本是無可調(diào)和的天敵。
最好的方式就是擴大生活空間,減少實質(zhì)性接觸。我惹不起,我躲得起,轉(zhuǎn)移戰(zhàn)斗力。
怨婆婆,怨媳婦,怨兒子,在這個非常微妙地三角關(guān)系里面,要學會辯證性地看問題。
就算我們是一家人,也不是說非要相親相愛,心心相惜。
人間煙火,煙熏火燎。上帝也有被熏的流眼淚的煩惱。
婆媳問題,此題全球無解。只能泥菩薩過河,各自好自為,千萬別鉆牛角尖,切記切記。
阿彌陀佛,真主保佑,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