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216,6-9-8,滕文公章句下9-8》
今天是丁酉年壬寅月癸酉日,正月十九,2017年2月15日星期三。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
一.事在人為。
膺是攻擊的意思;承,是抵御的意思。
孟子講述了三代圣人治世的功績,接下來是總結。
孟子說,從歷史中可以看到,治亂循環,固然有其定數,但是,無論如何,拔亂反正卻是事在人為。過去,大禹制服了洪水,天下才得著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趕跑了猛獸,百姓才得著安寧;孔子著作了《春秋》,犯上作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才有所忌憚害怕。《詩經·魯頌》上說:"攻擊戎狄,痛懲荊舒,就沒有人敢抗拒我。"是說周公對于戎狄、荊舒這些野蠻國家,痛擊懲創以使之畏懼國威,遵從教化,不敢抗拒違逆。像周公這樣的圣人就是這樣嚴肅對待"夷夏之辨"的。毫不含糊。
現今的楊、墨學說,無父無君,擾亂秩序,跟戎狄有什么區別呢?這不正是周公所要攻擊的和放逐的嗎?但凡有撥亂反正之責的人,豈可坐視其害,而不去考慮怎么糾正錯誤的事呢?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