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總行《女職工之窗》是人民銀行總行的傳統電子刊物,一直以來得到了廣大央行女職工的支持,現將最近投稿給工會的部分文章選登,感謝參與,希望更多女職工將自己所思、所想、所學、所做與大家分享,期待你的參與。
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賈秀芹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楹聯和遠方。心懷遠方,也不能辜負身邊的風景。逝水年華、彈指即逝,突然感覺自己在和時光賽跑,怕錯過和浪費太多的美麗。巧緣機遇,有幸邂逅了一位楹聯老師,覓得了難得的學習機遇。于是重拾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心懷美好,讓自己出發。追尋生命里美麗的色彩,去探尋楹聯的美好和深奧。
喜歡楹聯源于對古詩詞的喜愛。作為文明古國的中華民族,楹聯是浩如煙海的文學花園里的一朵仙葩。簡約而不失華麗,典雅且回味悠長。楹聯雖然簡短,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初學楹聯時,由于基礎薄弱,積累甚少,往往是熱情有余,實力不足。開始時聯律平仄經常混淆,楹聯的基本要素往往是顧此失彼。詞性相對,忽略平仄。更談不上立意高遠,取象準確。從湊對開始,勉強完成為止。思維狹窄,視野不開闊。常常把思維停留在字詞上,眼睛看到的只是割裂開的字詞,常常陷入應對痕跡的泥淖。對出的句子不是合掌就是關聯度不強。
初學的迷茫,曾經一度想過放棄。但是楹聯的魅力、可遇不可求的學習機會讓我無法割舍。腦海中浮現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名句激勵自己,并以此作為自己學習楹聯的航標。深感只有多讀、多積累才能保證思路開闊、思維不枯竭。每天堅持“學古詩詞、對楹聯”是對自己的要求。同時,重新研讀了《聯律通則》以及老師撰寫的《楹聯講義》。逐步掌握了楹聯的基本內容。對《聯律通則》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對于老師修改的每一聯,我都會仔細用心分析體會。從聯律通則到用詞煉字,到立意取象,舉一反三的練習。終于從初學時的束手無策,逐步渡過了平仄關。隨著練習的增加對古入聲字有了興趣并漸漸熟悉。
取得的每一點進步,我都會一笑泯然。發現原來將困難踩在腳下之后,再看來時的路,似乎一切都沒有想象中那么遙不可及。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漸漸的楹聯基本要素在實際運用中得心應手,隨之提高了對楹聯意境的把握。因為結構對是基礎,意境聯是重點。在合乎基本格律的前提下,需意境高遠,充滿詩意。著重把握楹聯所蘊涵的聯意。我感覺解聯如解詩,可能不容易言盡意盡。小小對聯,其容量或大或小,大到無限可分,小至細微毫末。總之意在言外,言盡意不盡,是為上策。遵循老師說的“整體把握整個出句的含義,然后再換一個角度,沿用出句的意蘊,組成一個相同結構的句子”的原則來運用到實際中。
偶爾自己也會撰寫出意境不錯的楹聯。最重要的是我把學習楹聯時的思考方式,潛移默化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會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再局限在某個點,或者局限在眼前,而是會多方位,多角度看待事物的全貌。從對聯的虛實結合中不僅看到虛幻的美麗,也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與真實。會去更多的思考,會去改變看待事物的眼光。
漸漸的我會巧用文字捕獲文思。每一幅楹聯都經過深思熟慮,仔細推敲而出手。雖不像古人那般推敲一個字、吟一個字,捻斷三根須。但是也會反復思考,精心雕琢每一個字。印象深刻的是我寫的“舉頭皓月解相思”動詞用的“解”字。在老師啟發下說換一個動詞試試看效果。后來把“解”字換成了“惹、起、慰”。一字改變,整句生動了許多,立地生彩。動詞是點睛之筆,其準確運用使楹聯既詩意又鮮活了起來。并且使楹聯的意境高遠了也許,真切感到了文字的奇妙無窮。
“你讀過的書,藏在你的氣質里,終究會在你身上散發著魅力”。我想學過、練過的楹聯終究也會在自己腦海中留下印記。某刻某景會從腦海中浮現,象音符一樣快樂的跳動出來,感受詩意般的生活。
學楹聯以來,精神世界得到充盈。漸漸懂得精神世界的豐富才是一個人無形的財富。或許當時并未覺得自己擁有什么。既不會帶來物質財富,也不顯山露水。但是厚積薄發,相信在某個特殊時刻這無形的財富會悄悄的改變自己的容顏、心態、氣質、魅力。在遇到挫折或逆境時,會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或動力。
在夕陽劃過軒窗,斑駁在墻上的黃昏,在華燈上夜未央的靜謐夜晚。翻開書本,讀寫楹聯?;ㄩ_成詩,花落成詞,馳騁文化之韻,是心靈上的恬靜,精神上的豪興,情趣上的閑逸。讓思緒在文字間翩飛,享受愜意的文字之美和文字之內涵。那時文字以其靈秀,輕盈,潤心浸肺攫取了我的心靈。整個身心便深陷于平仄不一的字里行間,深深沉醉。此刻時間仿佛停滯,唯有這時,才會有遠離塵世喧囂繁雜。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留住瞬間的美好感受。
生活中難免疲憊。當心靈需要片刻憩息,需要安靜,需要滋養和撫慰時。攬一卷書,輕依軒窗,任迷茫浮躁的心緒在詩詞中浮浮沉沉,任糾結落寞的情在典故中漸漸歸于平靜。讓自己慢慢沉淀,與之融合。感知生命之美麗和生命之詩意。真切感受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
歲月催老了容顏,經歷了種種磨難。走過了喜歡炫耀和喧鬧的年齡,慢慢的喜歡一種細水長流的陪伴。不再羨慕鮮衣怒馬,惟愿未來的日子布衣粗食,恬淡安然。平淡中悉數柴米油鹽,盡情沐浴春光的明媚,夏花的燦爛,秋日的艷陽,冬雪的琉璃。憑欄看夕陽,便是溫暖。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使自己內心豐盈起來,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我雖非智者,也非仁者,但是不妨礙我樂山、樂水。如今我把學習楹聯看成一場說走就走的樂山樂水的暢游,樂詩樂聯。我慶幸在不惑之年自己的選擇,獲取了閱讀的快樂,寫作的快樂,雖路途維艱,但久違的快樂永遠在步履間無限延長著……
楊絳先生說過“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初讀時,不太理解其深刻內涵。現在重溫這句話,才有了很深的感悟。學習楹聯以來,自己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許多。不僅感受到楹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也讓自己更加善于思考。在上下班途中,在工作之余會去構思意境,捕捉靈感,會去查閱資料,溫習典故。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的精神享受。豐富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做一個有溫度懂得情趣會思考的人。
紙筆拾年,且行且唱。將自己學習楹聯的點滴感悟在鍵盤濺落。感謝一路走來,老師的無私付出,循循善誘的輔導;感謝良師益友的相互鼓勵,一路陪伴;感謝自己的選擇與楹聯相伴的時光;感謝這份精神財富的擁有,那將是我最珍貴的永遠的珍藏。相信隨著對楹聯的深刻理解和練習,更加篤信會遇到不一樣的美景,遇見靈秀、自然清新的自己;遇見那個處事不驚的自己;也定會漸漸遇到那個更好的不一樣的自己。
《園丁與木匠》
? ? 市行 司冠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人父母后,經常對自己不滿意,是不是對孩子太兇了,是不是該學一下怎么教育孩子,是不是該去上早教班…這樣的焦慮應該是縈繞每個父母的腦海中。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我們在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前沒有任何的照顧孩子的經驗,更簡單粗暴的說就是,我們會上學,會上班,但是不會照顧孩子,于是本能的去找育兒的書籍,資料,甚至是去報名上一門課程,去學習如何的照顧、養育一個孩子。
其實,市面上的育兒書籍很多,也可能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和焦慮感,可謂是良莠不齊。導致很多育兒書籍看過之后會讓我們偏離跑道,讓人讀完后感覺越來越窄,會誤認為育兒最重要的事是如何科學的給孩子喂飯、換尿布、哄睡覺。這也是我之前育兒的誤區所在。
我最早接觸的感覺還不錯育兒書是,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開篇將孩子比喻為一塊璞玉,父母是拿著斧頭雕刻還是拿著精致的刻刀雕琢會有明顯的差異,讓人對完會對書中強調的讓孩子自由探索,用古詩滋養孩子這兩個方面深有感觸。于是,我在生活中也盡量堅持這種原則,讓女兒自己去探索,去觀察自然的落葉,魚蟲,用手感知沙土,為的是能讓她也體會到我童年在田野中打滾的喜悅。
最近,偶然機會聽到羅胖講的一期《知識就是力量》脫口秀,講述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發現《園丁與木匠》這本從名字上看著不像是育兒書的育兒書,卻感到如此驚喜。
這本書圍繞童年、愛和學習這三個主題開展,給了我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書中的核心思想是: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本質是愛;這種愛的目的,是給予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個安全、溫暖、自由的環境,使孩子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什么是木匠思維?即木匠是一種工作,是根據我的想法、我的品位、我的技術、我的藍圖,制造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書架,制成品的優劣可以用來判斷木匠技能水平的好壞。園丁思維則是不去改變孩子,而是給予他們成長所需要的一個安全、溫暖、自由的環境,或者說一個“花園”,在這個花園里面,一個生命層層綻放,最終他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他會塑造自己的命運,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盡量不要用成人的視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因為我們不了解他們的視角。
其實,讓我感覺比較震撼的是書中對童年的解讀,讓我有了新的認知。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童年的重要性,也知道要讓孩子童年快樂的成長,但是為什么會有童年呢?用羅胖的話說,“什么是童年?童年期是整個文明,整個社會,對于人生一個階段的赦免”。身為父母,只要我們都能像園丁一樣,去努力創造一個生態系統,只是保證土壤肥沃,空間安全,花園的花草就能以各種我們預想不到的方式自行應對環境的變化,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這就是童年的意義所在。
改革開放四十年抒懷
? ? ? 高青支行? 宋新曉
時光如輪四十載,改革之花遍地開。
連連不斷施新政,萬象新貌舊榮改。
鄉村聯產責任制,舉國上下干勁來。
糧補棉補年年有,農業稅收一筆消。
先解溫飽后致富,拋卻愁眉樂開懷。
土坯草房年年少,紅磚紅瓦新居挨。
工商搞活破陳珂,科技興國摘星月。
合作醫療惠民生,大小疾病皆報銷。
下崗還能再就業,困難職工有低保。
精準扶貧民情系,共沐幸福奔小康。
利劍出鞘斬魔手,風清氣正潤大地。
簡政放權提功效,一次辦結路暢通。
鐵腕出手除污弊,千里鶯啼綠映紅。
義務教育有保障,尊師重教育英才。
鐵路航空高速路,朝發夕至夢成真。
強軍路上黨指揮,銅墻鐵壁筑長城。
一帶一路共同體,世界大同惠四海。
大國風范有擔當,經濟總量世界先。
黨建統領攬全局,攜手共進新時代。
二度長征躍馬先,船頭操舵掛云帆。
習總導航初心在,安邦興國萬民愛。
民族復興為己任,字字由衷抒情懷。
投稿方式: 內網發”淄博宣傳群工部"郵箱
? ? ? ? ? 外網發"rh609@163.com”郵箱
聯系人:王青 電話2229265? 13508946036(微信同號,歡迎以微信方式投稿)查看往期《女職工之窗》請登陸濟南分行網站主頁,在“黨政信息”欄目“工會天地”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