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絕望
從兩旁的海巖構(gòu)成的八十度視角向外望去——寧靜的海,還有每天都恰恰在這八十度視角中落下的夕陽。就在夕陽沒入海平線的那一刻,金黃絢麗的余暉變幻和最后閃耀的一瞬綠光,美得令人心碎。我托著一臺寶麗萊彩虹相機將這一瞬捉住,這便是莫大的滿足。有人說:用這種相機照下來的東西特別有味道——時間的味道。然而心中突然涌出一陣傷感,我見證了夕陽消失的同時,也見證了一段無奈人生的終結(jié)。
我叫小鎂
我叫小鎂,住在這片叫絕望的海的岸邊。一直都很好奇這片海名字的來歷,只是父母從不告訴我,也不允許我問起。而我愛這片有故事的海,自從母親送了我那臺寶麗萊以后,我就喜歡上在傍晚偷偷跑到那片八十度海巖上,看日落,拍日落。令我驚訝的是,同一個地方,同一片海,同一個太陽,每天的日落卻如此不同,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一出嶄新的舞臺劇。在我眼中的絕望一直都那么美好寧靜,只是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還感受不到“絕望”沉默背后那充滿暗涌的心。
父親一直以藝術(shù)家自稱,其實當初并不知道藝術(shù)家到底是什么,提起這三個字我能想起的就只有父親深邃而反射不出任何光線的眼神……這便是藝術(shù)家的眼神么?母親年輕是迷倒在父親的才華中不能自拔,不顧家人的反對跟著父親私奔到這片海濱地區(qū),可是轟烈以后還剩些什么呢?父親和母親在這困苦卻滿足地生活下來——直到我的出生。我的出生對這窮困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百上加斤。母親卻獨力支撐著。父親一直將他積累多年的文章拿出來投稿,但許多雜志社根本連拒絕信也沒有回。我八歲那年父親突然放下身段,改變了寫作風格,開始寫寓言小故事。最后父親幸運地在信堆中找到了一封夾著300稿費的的信。然后父親緊緊拽著錢抱著母親痛哭起來,母親以為他是太開心而落淚了,抱著他笑著叫他傻瓜。之后父親當上了雜志社一個欄目的約稿者。
我曾偷偷地望著在為雜志寫稿的父親,每次都皺緊眉頭想著通俗易懂的寓言小故事,寫好以后他重重地扔下了筆,長舒一口氣,留意到在一旁偷看的我,便讓我看那小故事,我看完了有趣的寓言小故事后發(fā)出了歡快的笑聲。我回過頭望向父親,他臉上卻是一絲悲哀的冷笑……然后他便將稿子扔向桌子的另一邊。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為雜志社寫的稿從來不會跟他寫的文章放在一起。
父親的寓言小故事在之后三年里愈加受關(guān)注,在那本雜志中由偶爾地登載變?yōu)橛兴麑S械臋谀俊Wx者愛他寓言中用得得心應(yīng)手的暗喻和象征,筆觸緊跟時事,寓意深刻,一陣見血,加上他獨特的黑色幽默,這些寓言甚至在社會引起不小的轟動。看懂了的人會不由地露出冷笑,而看不懂的孩子也會為他表面的幽默而得到歡樂。
然而父親并沒有因此而露出更多的笑容,面對我和母親更多的是那全無表情的臉,唯一能看到內(nèi)容的就只有他深不見底的眼神,和他對視有時是一件令人心寒的事。父親開始將自己困在房間,他只是拼命地寫,廢寢忘餐,明知道我在門縫后偷看卻一個眼神的關(guān)注都不吝嗇給我。他將心中嚴實的墻上唯一的窗口關(guān)上了。
某天的傍晚,我下樓一望書房的門,不敢打擾父親的母親就靠著書房門輕聲啜泣著……父親聽見的吧?他怎么不開門給母親一個擁抱呢?我無法在忍受這樣的情境,獨自跑出家,沖向海邊。我抱膝坐在海巖上,依舊八十度的海和即將落下的夕陽,還有它最后一刻閃耀出的綠光……在淚珠的折射下變得異常絢麗。
站在不遠處的一位老奶奶也望見那道綠光,沉沉地嘆了一口氣。
父親已經(jīng)呆在書房里兩天不吃不喝了。雜志社的編輯上門來催稿,母親無奈地告訴他父親的情況,然后看了一眼書房,編輯見狀便喊著父親的名字邊拍著書房門,幾分鐘后房內(nèi)依然毫無動靜,編輯和母親顯出擔心的神色,門被反鎖著,編輯拍門的力度愈加強烈……最后唯有破門而入。房內(nèi)的情境令人驚訝,滿地的都是寫滿文章的稿紙,垃圾桶中竟是一堆灰燼,書桌上便是散亂的手稿和用盡的鋼筆,書柜旁的窗口半開著——不見父親的蹤影。
母親迷惘地呆坐著,口中重復(fù)說著:“為什么我不明白你?為什么……”
而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卻無能為力,只是慌亂地在家找父親:“爸爸!爸爸……”
即使知道不會有所獲。
當那位編輯回到家來,母親馬上期待地站起,然而他說了一句話母親就絕望地重重倒在椅子上——“有人看到他在海邊出現(xiàn)過,就在兩天前!”后來母親悲痛地捂著嘴,流著淚跑到海邊,對著海嚎啕大哭起來……那位編輯拍著母親的背,右手緊緊摟著我的肩膀,說:“他終于還是選擇了解脫。”
我不懂這突然發(fā)生的一切,直到母親告訴我:父親自殺了,就在絕望的海。我頓時有種無力感漫到全身。
我想著母親的話,走到了父親的書房,拾起了桌上的一張手稿,上面竟然寫著絕望的海的傳說:
“傳說這片海是絕望沉淀而成的,每段人生都是悲喜的交集,開始人們只是在海邊大叫發(fā)泄,向海傾訴,海便開始將人們的苦楚集聚起來,無言地幫他們承受。這片海在這年年月月的沉淀中,傾訴的人兒總會得到解脫而倍感輕松。給予生的希望而獨自承受生活的絕望,海是擁有多大的胸懷呵!那個時候,這片海還沒有絕望的名字。
有一天,一位中年女人在海崖上訴說了伴侶出軌,兒子因車禍而死的痛苦以后,縱身跳海自盡。那天傍晚海平面上的日落閃耀著絢麗的綠光——后來有人說是這片海為她解脫了,那綠光是靈魂解脫后的燦爛。自此,這片海的傳說傳了開來,有輕生念頭的人都來到這片海,只為最后一刻的解脫,越來越多的人在這片海自盡,但海上從來不浮上尸首,并每當有人自盡的那天傍晚,夕陽都會在最后伴著綠光消失于海平面。那是生的終結(jié),卻是解脫的開端啊!
一位僧人來到這片海,留下了一句“絕而生望”后毅然投海。這片海就有了“絕望”的名字。”
綠光?!看完后我猛然想起兩天前日落時的那道綠光,那,那是父親啊!
我是我
第一次來到絕望的海,是和妻子私奔過來的。很早就聽聞關(guān)于“絕望”傳說。而我,也是帶著或多或少的絕望來到這片海的。妻子是因為我的文字而對我心生愛慕,然而她竟是第一位看懂我的文字間深隱的悲哀的人,她曾說我的文字很沉重,無論什么修辭都無法掩蓋。二十多年,我等到了她——懂我的她。
我愛上了難得懂我的女人。但又奈何當初我的文章除她以外無人賞識,我真的不愿用膚淺的幽默才能將我的文章推銷出去,身為一個寫文章的人,一直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卻無人問津的孤獨,這難道不是絕望嘛?我沒有事業(yè),沒有金錢,妻子的父母極力阻止我們在一起,他們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女兒以后為三餐而擔憂,他們怎能忍受女兒嫁給一個連作家都算不上的寫手?
年少輕狂的我們私奔了,奔向這片傳說中的海。一直覺得,我的生命是來到“絕望”以后才真正開始。有妻子陪伴的日子我就擁有希望,每寫出文章就讓妻子看,而她每次看完都會微笑著說我是悲觀的傻瓜,然后我便擁吻妻子以示感激。日子很快,妻子為我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并靠親手制作手工品維持三口之家。
八年以后,當我依舊擁吻妻子時卻發(fā)現(xiàn)她眼角的皺紋和多年操勞而變得粗糙的手,而我在這八年間只是一直寫著無人了解的東西到處投稿,最終都杳無回復(fù)。
妻子終于忍無可忍:“你寫著一個人都看不懂的東西有意義嗎?這幾年我們是怎么過來的?你知道我辛苦嗎,知道我都是為了你們嗎?……”妻子啜泣著,“……你為這個家付出了什么?……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生活!你以后不要再給你的文章我看……我看懂了又怎樣,在生活面前你的文章根本毫無意義!”
她哭泣著,把這幾年對我的恨都發(fā)泄了出來:“……這……才是生活啊……”
我只能抱著從未如此悲傷的妻子:“對不起!對不起!”
我開始在文章表面覆蓋幽默,我將故事寫得有趣,我開始放棄沉重而注重輕松和潮流——即使我毫不愿意。我開始嘗試將自己的思想隱藏起來,迎合大眾的口味,我變了,我變了嗎?從那次以后,我真的不再叫妻子看我寫的真實反映我內(nèi)心的文章,我只好跑到“絕望”的岸邊向它訴說我的孤獨,我偽裝得很累,那個真的不是我,只有在“絕望”面前的我才能找到自己!連家人都無法理解的我,是何等悲哀……
我的改變是有回報的,一家雜志社用了我的文章,讀者對那所謂的小故事頗感興趣。而我收到了我第一筆稿費,當我遞給妻子的時候竟然忍不住痛哭起來,我拽著那出賣自己而得來的稿費,胸口只有錐心的痛!原來這就是妻子所說的生活。妻子抱著我叫我傻瓜,從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連妻子也看不懂我了。
得到了雜志社的賞識,他們?yōu)槲议_了專欄,為我出書,為我開書迷會,然而心中只是一直冷笑,笑自己的虛偽!我從不留下為了取悅大眾而寫的文章的手稿,都是燒掉,不想讓它們污染真實的我。可我依舊要在大眾面前帶著親切的微笑,推銷我幽默的寓言小故事。直到那一天我偷偷從書房的窗口出來,去到海崖上看著日落,想起了“絕望”的傳說。
我問它:“你能幫我解脫嘛?”
……只有海風拂過和海浪拍岸的聲音,然后我想到了夕陽最后一瞬間的綠光。
我終于明白那位僧人說的“絕而生望”。對啊,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后記
海水漫過了我的眼睛。我并沒有跟家人道別,我想靜靜地享受這份真實的我。令我欣慰的是,我可愛的女兒呵,見到了她父親的最后一面,也是她父親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瞬!
謝謝你,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