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邊的阿狄麗娜
今天,我懷著感恩的心情寫下這篇征文。感謝心理學,在我最艱難的歲月里,陪伴我一路成長。
童年的我,是一個敏感、內向、自卑的孩子。名列前茅的成績,沒能帶給我自信,反倒成了我的一個負擔。因為少言寡語,成績好成了我的唯一標簽,也成了我心上的包袱。父母用嚴格的教育限制著我的天地,學習成了我生活的全部,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除此之外,我很少有機會自己做事情,我的生活單調寂寞沉悶。我羨慕同學們有那么多的自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而我卻笨手笨腳,有那么多不敢做、不會做的事情。無能的感覺充斥著我的整個童年。
成績成了我的救命稻草,也成了壓彎我的稻草。記得小學三年級,一次考試我考了98分,回家,父親問:“考了幾分?”我未說一句,立即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因為沒有考到一百,我害怕父母會罵我,又怕又驚,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流淚。成年以后,父母還經常向朋友親威提及此事,夸耀我小時候多么聰明懂事。我聽了,心里只有心酸,憐憫童年的自己。
讀書時,我聽話,懂事,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我按照父母希望的樣子生長著。我照顧著他們的感受,以他們的感受作為自己的感受,以他們的判斷作出自己的判斷。難得有同學邀請我去他們家做客,我的第一反應是父母會不會同意我去?他們會怎么說?當我常常在自我意識與父母的要求之間順從于父母時,心里有一種堵得慌的感覺。我常常自我安慰:父母都是為我好!可心里的難過一天天增加。
工作了,讀書好的優勢陡然消失,我突然發現自己泯然眾人,在生活的海洋中,我平凡得不起眼,或者因太獨特而惹人注意。與社會極度缺少接觸,不知如何與人打交道溝通,事事極度在乎周圍的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同事們都奇怪于我怎會如此沉默、不諳世事、單純、不懂人情世故。這種痛苦,無法與父母交流,只能晚上在被子里痛苦地流淚。第二天太陽升起時,日復一日是自卑、單調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就像埋在土里的一棵小草,不見陽光。做任何事都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即還是不自信。我就像一個空洞的靈魂在飄蕩,沒有根基,沒有內在,不知道自己是誰,整個人沒有生機與能量。做什么事都感覺到空洞無力。我找不到個人的價值和自信。
我行走在黑夜中,卻執拗地尋找光明。就在幾乎要絕望時,我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了一篇有關肖峰老師的報導,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他的心理輔導函授課程。厚厚的資料寄來了,我一夜就讀完了所有的資料,然后再看、再看。我任由眼淚橫流,因為我的痛苦,并不孤立無援,有人理解我。肖峰老師的文章告訴我,我并不孤單,也不異常,任何一種負面的心理感覺是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的。我們要試著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學會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嘗試著去找尋每件事的好處,每個人的優點。我一筆一劃地摘抄下我認為有用的段落,背下了那些能鼓勵自己的句子,每天早上和臨睡前各背誦一遍。我堅持著,一天又一天,我運用肖峰老師的方法,我給自己打氣,并試著改變。
父母很快發現了我的改變,他們開心地說:你最近變得開朗了嘛。我只是笑笑。我在父母面前從來不善于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我開始與父母發生爭執、對立、抗爭,堅持自己的意見,不順從他們的決定。我迎來了一個遲到的叛逆期。父母無奈地說:小時候的你讓我們多省心,多聽話??!我的心里那負重前行的感覺忽然變輕松了。
這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歲月。一個孩子,沒有父母可以求助,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只能自己在痛苦中摸索找尋那一線曙光,自救。所幸,心理學給了我心靈的陽光、空氣和水份,這棵小草破土而出,慢慢地生長。這是一次真正的重生,屬于我自己的生命力量在張揚。我找到了自己,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醒,我有了自己的體會感覺和決定。我感受到了能量在身體里的流動和向外的涌動。我不再慌張,不再害怕,不再患得患失。
從此,心理學成了我的朋友。我喜歡看有關心理學的文章和書籍。這二年,我看了武志紅老師的一系列書籍。他的書給我極大的震撼。重新審視自己的原生態家庭。我在內心與父母達成了和解,我認識到過去怪罪父母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成長責任。父母在當時的條件下,依照他們的人生狀態來教養我,是無法改變的。我能改變的,是讓這些不再發生在下一代身上。
我重新塑造了我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我比以前更寬容,更能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我知道要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主地決定,不受限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覺。感覺,覺察,體悟,都是建立在身體的感覺基礎上,我們的身體便是心靈的鏡子。忠實于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成為你自己,才是幸福的。我更在乎自己的想法,我更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了拒絕,學會了索取,學會了憤怒,學會了建立自己的界限,而不再過多顧及他人的感覺和評價。我的人生又進入了一個新境界,我內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我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讓我遇見了心理學,并且沒有錯過它。它讓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認識到每一次磨難都是生命的財富。每一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它正是我們成長的契機。因為心理學,我一直在成長,并且變得更好,共情的能力越來越強。不回避,不逃避一切困難和問題,接受所有的現實,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決。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讓我們帶著心理問題積極地生活,試著去改變自己,它們會慢慢地痊愈。
歲月如歌。每個人都在演奏自己的命運交響曲,在不同階段,或輕松活潑,或悲壯激憤,或壓抑沉悶,或平和舒緩。這就是人生。我們注定要在黑暗中掙扎前行,蛻變成長。心理學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認識的一個良師益友。讓它陪伴我們一路前行,不斷成長。
本文正在參與從心,遇見幸福 | 一次可以朗讀與聽見的心理專題征文,你也來吧! http://www.lxweimin.com/p/d44e3ac9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