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個熱門話題是:“一直不上班是什么感覺?”
在這個話題下,我看到好多人都表示如果自己不上班久了,不僅精神狀態很差,還會莫名的恐懼。焦慮、自卑、不敢與人接觸,這些都是在不上班以后出現的連鎖反應。
一名匿名的網友說他已經有一年半沒上班,十幾萬的存款也用掉了一大半,迫于各種壓力,他開始送外賣,等到今年年底積蓄見底了就出去找工作。
這位網友說自己已經休息了5年,平時睡到自然醒,降低了消費欲望,專心致志地享受悠閑的生活。偶爾開車出游,住好的酒店,吃大餐,活脫脫地變成了這個世界的看客。
看到這里,你是羨慕還是擔憂?我想,大部分人剛開始肯定是羨慕,到后來也會轉變成擔憂。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可以逃離職場,比如996,比如職業病,比如讓人心生厭惡的職場關系等等。
但逃離絕不是讓你越來越懶、作息越來越亂的借口,不能把在體能上的休息變成了思想上的懈??!
前幾天,我跟幾位平均年齡35歲以上的朋友聊天,她們中只有一位是在職場上班,其他幾位都沒有“工作”。
可即便是沒有“工作”,我們的約會也約了好久才能約齊,因為她們真的太忙了。有一位甚至忙到要推遲懷孕的時間,先把店鋪開起來才敢懷孕。
還有一位給我們看了她滿滿的日計劃,從早晨6點起床直至晚上10點,幾乎沒有什么獨立完整的時間可以空出來,這次聚會也是提前了1個多星期準備之后才調整出來的。
一直不上班對她們而言并沒有什么差別,反倒讓她們有了更多的緊迫感。
多數人的工作為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如果你不上班,卡里的錢能支撐你活多久?除了工資以外,還有什么可以獲得收入的辦法呢?如果你無法很好地回答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只是純粹為工作而工作,但實際不是為自己在工作。
好友跟我說“上班真的很耽誤賺錢”,這要放在以前,我肯定會說她凡爾賽,但是現在我特別能理解她說的話。同樣的時間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且這些還會隨著時間的累積,給她帶來更多的增值收入。
所以,不工作的她也同樣保持著早起、學習、健身、賺錢的習慣??仗撌遣淮嬖诘模箲]雖然也有,但不是為生存焦慮,是為發展而焦慮。
我不鼓勵盲目離職,但更不欣賞盲目工作,如果你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那最后肯定會為工作的事情而煩惱。
上班只能消除缺錢的恐懼,但不能消除缺錢的本質。因此,不管是正在上班中的你,還是失業中的你,要思考2個問題:
1、你的終極人生目標是什么?
有目標,人生才有色彩!人們往往因為缺失大目標,才會為各個階段的小目標而煩惱。
而那些有清晰人生目標的人,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該選擇什么樣的工作,哪些工作即便收入不錯,但不合適,無法為實現目標加速。
這些人即便是離開了職場,也不妨礙他們實現終極目標。他們會不斷創造機會,為自己創造收入的來源,這就是目標驅動的魔力。
不信你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眼前的困惑與煩惱,是不是主要因為你不清晰人生目標而引起的?
2、你所做的工作能否實現人生目標?
就拿找工作來說,許多人在選擇工作時,只會考慮工作是否輕松、有無雙休、繳不繳五險一金等。少有人關心這份工作能否給人生目標添磚加瓦,能否為離開職場做好基礎準備。
因此一旦失業,就會讓人失去方向,陷入迷茫!
這就是把工作當做糊口的收入渠道,未把它作為匹配人生目標的工具的結果。
最后,我想說,上不上班與賺不賺錢沒有必然的聯系,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廉價的是時間,最寶貴的也是時間。
想要獲取更高的收入,一定是要你自己感興趣了,有深入的研究后才會實現。否則即便是獲得了高收入,也是短暫的,會隨著時間或機遇的流逝而流失。
加油,為不上班的自己,時刻準備著吧!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并注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內外,助你實現更高價值!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