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后,有些同學繼續讀研上學,但更多的同學走上了工作崗位,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將近一年的工作經歷,應該磨平了一些人心中曾經的美好幻想,而我還是內心叛逆,對庸常的生活無法服從,所以還一直經營著一個充滿詩情畫意和美好希望的地方。生活是忙碌和世俗味道濃重的,可總有人活出了精致和獨特的美麗,不是嗎?我一直都羨慕和靠近著這樣的人。
L姑娘是我在考研期間認識的好朋友,我們曾一起并肩走過灰頭土臉但激情燃燒的考研歲月。考試前夕,因為考場在一個中學,我們兩個又一起度過了考試期間那難忘的兩天。
L和我有很多共同點,我們都是熱血而且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的姑娘,而且都很認真和倔強。都說太相似的兩個人在一起會有些無趣,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境下不會凸顯這一點,因為我們都懷揣著巨大而又對之小心翼翼的希望,彼此互相打雞血就應該是最好的狀態了。
你能想象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嗎?除了一件事還是一件事,那就是要學習,要努力,要考上研究生。我們每天十幾個小時,學習太困了就睡一會兒,然后就馬上挺起來繼續學習,連晚上的夢里都是這件事。“不上天堂,就下地獄!”沒有第三條路,只能義無反顧,絕不回頭。除了維持生命所需的活動,我們其他的所思所想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它了。那時的生活極其單調和樸素,只有自習室——宿舍——食堂這三點一線。這樣的單調和執著釀成了巨大的渴望,那份渴望隨著一天又一天的努力不斷的膨脹,到最后我們的心和眼睛里全部都是這份渴望,它就是我們那時的全世界。巨大的渴望是不允許失敗的,因為那樣的話,恐怕世界就破碎了吧!
可是,精神畢竟代替不了現實。也許是我們兩個都太愛憧憬遠方卻忽視了制定目標的切實可行,兩個人都把考研的目標定高了,最后雙雙落榜。
畢竟投入的心力太大了,所抱的期望也太強烈了。落榜后,兩個人都失落了一段日子。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突然不知道自己如何生活了,原本一心一意要投身進去的世界一下子向我們關上了門,原本為自己規劃好的路現在前方突然斷了。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后路這件事情,千百次對自己說過要走的只有這一條路,如今真的不知道要走向何方,要做什么了。
那確實是一種被狠狠拋棄的感覺,于是我躲避著所有曾經有關的人和事。不愿再去提更不愿再去看,驚慌失措地守護著那莫名其妙的自尊心。而L應該差不多也是這樣。
我們無法去努力了,卻也無法去玩耍和放縱。真的很奇怪,原來內心深處無法泯滅那似乎破碎了的希望,慣性的力量讓我們兩為其難。
后來,如果你想問我是怎樣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的,那也是因為敏感的自尊心吧,我不想向別人表現出一個失敗者的形象,我盡最大的能力表現出自己的豁達和開朗。這些裝出來的表現就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然后我就真的很快變成了自己不斷暗示自己要表現出來的樣子了。我不再活在失落的陰影里了,卻投身于另一種努力。反正就是要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感情,邊消耗著邊讓它被另一種東西占滿,這樣才能真的忘記上一個刻骨的往事。
我再次投身的努力是工作,我找到了一份讓我可以四處奔波而且充實無比的工作,那就是做培訓師。當時自己還沒有畢業,還要完成最后的畢業論文。這樣很好,我忙到沒有時間思考,白天去分秒必爭地工作,晚上再去寫論文。時不時要被召回學校聽指導老師的修改意見,于是學校這里我總是被說太忙,不認真寫論文,工作那邊又被說總是跑回學校,不專注工作。可是我其實很開心,因為這樣的忙碌真的再次讓我觸摸到了生活的溫度和質感。辛苦無所謂,我就是要用這拼命的忙碌喚醒我那顆能在另一個世界生存的心,重新懂得什么是日子,重新踏上另一條路。因為我在上一條路上走得太專注,幾乎就不能再轉個彎走上其他的路了。現在這個轉變看似很正常和輕松,不過是考研失敗了,去找工作謀生活而已,可是我自己知道,那真的是一場自我的拯救。
好友L呢,也是一樣的,找了新工作,沒有停下來過。你看,我們真的很像。只不過她去了北京,成了北漂一族。我知道她的天性就會讓她在新的生活里,很努力很執著,不會輕言放棄。而我們這樣的人,失敗后也會把激情投入到其他的地方,才不至于茫然無措,迷失在斷路口。
昨天我和L又聯系到了,她問我,最近過得好嗎?我說,還好啊!我又問她,你呢,最近怎么樣?我也還好啦!她回答說。是啊,我們的生活其實外人看來沒什么,可是彼此明白,我們經歷了一場心靈的荒蕪期。彼時滋味,只有自己全部知曉。只是,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亦或是將來,我們都不會向其他人袒露自己的脆弱和崩潰,我們自我拯救,不求饒,不失去希望。
我經歷過那段荒蕪期,真的忘記了該怎么生活了。可是,現在依然努力精致著每一天。那些風云,那些曾經以為非要達到否則就活不下去的目標,今天也只是云淡風輕對它笑一笑。一切都在繼續,換了另一種路,心未變,日子依然有自己喜歡的美。
L,你也還記得吧?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感謝著這一切給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