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18歲,開始進入堪稱解放的天性的大學生活,2017年,我25歲,開始進入堪稱劫難的社會生活,從18歲到25歲,我和現(xiàn)在很多90后的普通年輕人一樣,經(jīng)歷了從追求新鮮到追求成熟的過程。
18歲——新鮮
90后在10年前還是一個存在于社會擔憂的名詞中的群體,我們過著國家經(jīng)濟條件最好的時光,叛逆,浪費,不懂吃苦等等一系列的名詞,在我們還沒有成年的時候都貼在了我們的身上,但是卻在我們成年以后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不如他們想的如此美好。
95前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在18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大學生活,大學在我們的眼里成為了我們經(jīng)過高考的千軍萬馬以后的桃花源,尤其是對于從小城市邁入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對于我們來說,大學無疑是我們可以放肆揮霍青春,追求新鮮最好的戰(zhàn)場。
每個大學,每個宿舍,都會有沉迷在游戲中不能自拔的游戲高級玩家,也有每天忙著約會,逛街的戀愛少女。熬夜,掛科,逃課成為了18歲的那時的我們最主要的名詞。那時候我們不會去想我們的25歲,不會去想我們的30歲,因為我們年輕,我們可以不慌不忙的生活。一切都不用著急,先讓我們體驗一下前面18年沒有體驗的生活。
18歲——體驗
在我們上大學之前,總會聽到很多所謂的忠告,大學應該體驗一下戀愛,否則大學不完整,大學應該體驗一下掛科,否則大學不完整,大學可以逃課,大學可以……大學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大學完全沒有了高中時代的束縛,沒有人催著你看書,你可以刷劇,刷夜,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這是18歲的我們,足夠年輕,可以進行的體驗。
18歲的我們會不停的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我們開始旅游,開始戀愛,開始交不一樣的朋友,開始出入曾經(jīng)未成年禁止進入的地方。這就是18歲,18歲的我們不用慌,我們還有好長好長時間用來思考我應該做什么,我們不會被父母問你什么時候結(jié)婚,也不會被父母問,你未來打算在哪座城市生活,我們不用慌,我們可以慢慢體驗,我們可以慢慢思考,慢慢生活。
18歲——揮霍
總會有這么一句話,青春是用來揮霍的。18歲的我們堅信這句話,青春是可以揮霍的,那么時間還這么多,我為什么要早睡早起,為什么要每天在圖書館里,我們不著急,還有很長時間。
25歲——慌張
近來,奇葩說上有一個名叫冉高明的選手在奇葩說被高曉松打斷,并且被馬東說感覺他生活的太著急了,已經(jīng)被很媒體大號做過了評價。各有說辭,但是作為一個比他還老的90 后,我還是要說一句,他的慌張我可以理解,從18歲到25歲,我們其實并沒有經(jīng)歷很多的時間,但是確迅速逼自己成長起來,我們離開學校,我們開始畢業(yè),我們開始被催婚,我們開始被對比。我們開始慌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沒有時間了。
那天看了一篇文章,這個社會動不動就有年輕成功的例子,而且年齡越來越小,是的啊,某某90后創(chuàng)業(yè)家,某某新銳代表作家,這個社會開始每天給年輕人打雞血,這種雞湯式的雞血開始讓我們慌張,緊張,我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堪,開始越來越覺得我們失敗,最后只能是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慌了。
25歲好像是很多人的節(jié)點,過了25歲以后,越來越怕過生日,越來越怕時間向前轉(zhuǎn)動,25歲以后,我們開始認為自己是不是該成家立業(yè)了,是不是該讓自己定下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不能再說年輕是可以用來揮霍的這種話,也不能再說我們可以無所顧忌的生活,我們不會想去體驗,不會想去追求新鮮,我們開始想活的有地位,想活的有臉面,我們開始發(fā)現(xiàn)當初的平等已經(jīng)不在了,我們開始慌了。
25歲——焦慮
25歲的我們開始出現(xiàn)焦慮,這種焦慮不再是當年的某一場考試之前的那種害怕被父母打罵的緊張,而變成了一種無數(shù)次在床上翻來覆去對未來無法負擔的焦慮。我們看著越來越年邁的父母,我們開始焦慮,焦慮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無法負擔他們的老年生活;我們看著自己每天的工作,我們開始焦慮,焦慮作為員工的我們無法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或者公司無法繼續(xù)為我的生活提供保障;我們看著自己的另一半,我們開始焦慮,焦慮作為伴侶的我們無法給他想要的生活。這些焦慮,伴著社會上各種各樣成功的榜樣,讓我們慌了。
所以25歲的我們,開始不停的想彌補自己之前的缺失,開始整容,開始上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班,開始用各種各樣看似能讓我們盡快成功的方法來掩蓋我們的焦慮,但是這僅僅掩蓋了我們表面的焦慮,并沒有掩蓋我們內(nèi)心的慌張。
25歲——被催促
25歲就像是一把量尺,衡量我們這些年的教育是不是可以有一個結(jié)果,25歲好像終于到了這個社會可以明目張膽的嘲笑你的年齡了,在這個年齡你沒有伴侶,可以被嘲笑;你沒有一份看的上的工作,可以被嘲笑;你沒有一個成熟穩(wěn)重的性格,也可以被嘲笑。這些嘲笑,與其說是嘲笑不如說是一種催促,催促你趕緊成家,找個人,催促你趕緊找一份一輩子可以都養(yǎng)活你的工作,催促你趕緊成熟起來。這些突如其來的催促我們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