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過把一段十三四年前的回憶用文字記錄下來,卻遲遲沒有動筆。對我來說,那算得上二十三年人生中最快樂純粹的一段時光,也深刻影響到了后來的職業軌跡選擇。
我的小學很普通,一個中部省會下屬縣城的普通五年制實驗小學,遠沒有各種一線城市小學條件優越。就是這樣一個小學給我們開設了各種類型的興趣班,并且學生有大量時間花在興趣班的課程上;四年級的時候,我在數學、繪畫與新開設的電腦興趣班之間猶豫了許久,最終一咬牙選擇了對一個九歲孩子來說基本是新事物的電腦班。
一開始的課程比較無聊,不外乎簡單的Word/WPS操作、QBASIC編程等。后來教到PowerPoint,在別人還在規規矩矩按照老師教的步驟操作時,我出于好奇照著學校發的電腦課本多點了幾個地方,結果發現了藝術字的新大陸,做出了以當時的小學生視角來看算「酷炫」的作品,被老師當眾放出來演示,頗為此得瑟了一段時間。
接著電腦興趣班上又來了一位L老師,此老師是學校的美術課老師之一,兼職來教我們電腦課,用他的話來說算「邊教邊學」。他沒有拘泥于電腦課本上那幾個無聊的Office軟件,而是開始逐一教我們用幾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軟件折騰作品(還稱不上「設計」啦),它們是Photoshop 5.0, Flash 5.0, FrontPage 2000……(后來讀了中學就不怎么碰了,多年下來不進反退,實習的時候甚至因為Photoshop操作不熟練挨罵,以至于完全不敢提起自己接觸這個軟件已經有十余年的事實)當然也有現在聽起來比較Low的金山畫王2002,當時接觸了幾個金山的軟件都特別喜歡,經常偷偷在課間玩打字通里那個警察抓小偷的游戲,還為此買了一堆金山軟件的安裝光盤裝到家里的電腦上。
Photoshop接觸不深,記得5.0版本的圖標是個灰色的人眼,大概學了些初步的濾鏡、羽化、圖層疊加之類的操作,畫了幾張兒童畫級別的作品=_.=。后來派上用場的時候,是五年級和另兩名同學組隊,在L老師指導下參加省里的中小學生電子雜志設計大賽,雜志主體的排版和交互通過PowerPoint完成,而Photoshop則主要用來設計封面、封底、頁面背景等,大部分基礎框架由L老師完成,我們做些小打小鬧的補充修飾。
參加比賽的電子雜志的名稱叫《七彩》,內容大概是當時班級同學的高分優秀作文匯總(我自己的作文毫不客氣地占據了其中半壁江山_(:зゝ∠)_)、還有一些科普文、童話故事之類,因為完全沒個聚焦的主題所以就起名叫七彩啦。還記得某人在其中一篇文章里放了一個同學小時候的果照,最后雜志得獎后當著全班的面演示,被追殺了很久……
后來時常回想起五年級準備比賽的那大半年,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簡直是不能更爽的存在了:每天的課程只需要上前兩節語文數學,剩余的四節課不用上,時間全用來在機房里折騰《七彩》。L老師并不會一直都在,很多時候機房就只有我們三個,當然啦,比賽的準備周期很充裕,我們也不是什么老實干活的乖寶寶,于是不少時間都花在了UC(不是某瀏覽器)聊天(起的第一個網名叫小猴子)、聯眾世界(修煉成了五子棋高手)、換五花八門的主題(當時最喜歡的是Windows 98的一個叫海底世界的主題)或呆呆地看屏保(經典的迷宮和管道)上,還有打一個叫流星蝴蝶劍的游戲。老實干活期間基本就是用PowerPoint/Photoshop 打字、排版、做做簡單的圖之類了,其實也挺開心的,甚至別人的夢想是未來做什么科學家工程師的時候,我的夢想已經有了,那就是做一名美工_(:зゝ∠)_,因為可以天天操作好玩的軟件做出好玩的東西。(現在實現了!滿意了吧!)
最后比賽的結果很好,《七彩》拿下了湖南省一等獎(也可能是長沙市一等獎),一名同學還因此獲得被我們當地一所不錯中學錄取的機會,只是因為趕上非典,比較遺憾沒能參加現場的頒獎,只是得到了一張證書而已。后來到2007年左右的時候,還能在網上下載到我們當時的作品,只可惜再往后我想去尋找的時候就沒了蹤跡。
接觸Flash從5.0版本開始(圖標似乎是個紫色的光盤),沒多久MX推出了就用MX。做的第一個動畫是經典的滾動小球與變形小球,基于兩種最普通的補間,后面又慢慢做了一些復雜一點的動畫,比較可惜的是一直沒有接觸ActionScript部分,L老師也不教,而我自從翻了一次L老師作品的源碼(完全看不懂)照抄過來以失敗告終后,也沒了多少繼續了解的興趣。那時用Flash做動畫的人有個很酷的稱號叫「閃客」,而我偶爾會幻想一下要是別人用這個稱號叫我那該多有逼格啊,甚至到本科期間還經常用Flash來做和幫人做課程作業、項目的原型部分,本科畢業設計的腦機交互作品,在電腦端也是一個Flash動畫,通過腦電裝置和Arduino來完成對動畫效果的控制。可惜現在曾經Macromedia家的三劍客都落寞了,雖然工作中仍然會時不時需要做些交互動效、原型之類,但工具早已變成了Axure、Form、Keynote、Principle之流,它們相比Flash更好用高效,但我最懷念和喜愛的仍然是后者。
FrontPage接觸比Photoshop還淺一些,用它做出了自己第一個個人網站,不過基本都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拖控件」,也完全不懂HTML和CSS是什么玩意,這些概念基本是到快大學的時候才學習接觸過一點皮毛。后來接觸了Dreamweaver后就拋棄了FrontPage,再后來Dreamweaver也不怎么用了。
這樣的快樂時光并沒有持續很久,因為不久之后我就完成五年學習小學畢業了,升入初中后,就和大多數普通學生一樣學著普通的課程,沒什么精力再去管這些興趣,連參加了幾年的周末繪畫班也給退了(現在想起來有些后悔沒有堅持學畫)。中學時代作為一個典型的「小縣城學霸」,先后喜歡過物理、化學、語文、歷史等課程,也取得很不錯的成績,當時夢想是去某TOP2讀相關的專業,而少時的美工夢已經慢慢遺忘,只是偶然還會用PS惡搞一下同學的照片然后大肆傳播,又憑著自己學霸的成績、純良的外表成功避免了幾次懷疑。
高考的時候鬼使神差,本來就不太好的英語(我聽力有先天疾病影響,一直很弱)考了高三最低分,一直視為殺手锏的語文作文光榮跑題,于是帶一絲遺憾(無緣帝都)又帶一絲開心(向往杭州很久)來到了ZJU。本來按照正常軌跡,我會在一個普通的理工科專業(很可能是計算機或軟工)讀下去,但當在培養計劃上看到工業設計(信息產品設計方向)時,我瞬間就動搖了,感覺到兒時用軟件創造作品的經歷似乎有了回來的趨勢,后來也確實在系里的用戶體驗、人機交互相關課程中得到了實現,最后實習工作也走上了用戶體驗設計這條路。從這一點來說,真的很感謝ZJU讓我重新拾起了自己曾經最喜歡的事物,并將其拓展成個人事業繼續下去,當然,真正的用戶體驗設計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的平衡、有時非常令人頭疼,不可能像小時候自己做作品那樣無拘無束,但依然會讓我感到快樂。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和夢想的東西是什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將其堅持下來。我自己其實也走了很多彎路,想法一變再變,即使是在讀了用戶體驗設計相關課程、做了用戶體驗設計相關實習后,也有過放棄做設計師的想法,在求職不順、思鄉病發的時候想過回老家進普通的事業單位/銀行,但最終還是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所幸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在未來的路途中,也許我還會經歷更大的挫折更多的風浪,但這段兒時的快樂回憶,大概會成為個人理想之外另一個讓我堅持下去的有力支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