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非常興奮地收到了一份大禮包。送禮的人是一起參加媽媽讀書會的趙霞妹子,她通過七觀書院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許忠飛先生送來的。
大禮包里琳瑯滿目的,豐富至極。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拆完所有的禮物,發現這些禮物都是智力類的,對于我這種智商不太高的人,是個挑戰。
不過,我有個優點:就是比較倔!不是一般的倔。
首先,把玩具按照許快遞的講解(給這個快遞員五星評價!!!)逐個看了一遍,然后找到自己的初始卡點:親和、聆聽。
接著拆解“親和”
(1)柔順劑:我很好奇……我特別想了解……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2)回放:積極、正向的詞匯,價值觀詞匯;
(3)道出目的,請求許可。
拆解“聆聽”
(1)自主式聆聽
(2)聚焦式聆聽
(3)全息式聆聽
場景練習一
拆解完卡點,接下來就是運用對話場景,突破卡點了。到哪里找跟我對話的人呢?誰可以讓我練習一下當教練?
看著屋里的兒子和老公,我思量著怎么跟他倆講清楚我要做的事情。結果,我腦子子里一番自我對話后,就放棄了!(注:“限制性思維”出來搗亂啦!)
周一早晨起床,我洗漱完畢。
“越越,越越!”我輕輕喊了兩聲,拍著還在熟睡的兒子,然后搖了搖他的身體,直到他睜開眼睛。
我看著他,他也看了我一會兒。接著伸手給我,我拉了他一下,他立馬起身了。
腦子畫外音:哇塞!我剛才hold了?!首先我在喊了兒子的名字后,刪減了“起床了”這句話;其次,我使用了靜靜等待他睜眼,沒有用“摳、撓”等引起身體不適的方法強迫他睜眼;接著繼續hold住嘴巴(不說廢話)等待,兒子伸手示意我拉他起來。
值得點贊處:
“聚焦式聆聽”和“全息式聆聽”的前提是hold住自己(評判、說服、給建議),對于平時慣用“自主式聆聽”的我而言,最最重要的就是hold住自己的嘴巴。不僅僅是日常對話中要hold住,嘮叨時也要將“hold住之劍”常懸于眼前。
場景練習二
我和兒子相約出門過早。
兒子一出小區便開啟了分享故事模式。
“老媽,我給你講《海賊王》吧?”
“好啊!講哪一段?”
兒子一愣,我的問話出乎他意料。平時我都不問,他直接開講,噼里啪啦可以講很多很久。主動問一句,既表示我有興趣聽,也表達了我不會無休止地聽。兒子也自動將故事從連續劇模式壓縮成電影模式。一舉兩得!
“講空島那一段吧?”
“好啊!”
“有個叫空島的地方,那里有一種習俗。每隔一段時間,人們就要將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殺死,給村里的神祭祀。有一天,村里又選出了一位漂亮姑娘,準備祭祀給神。姑娘也知道自己的即將喪命,一副坐以待斃的樣子。”
“啊!……”我剛想就兒子講的發表一點議論,天空飄來兩個字“hold住”。
我把啊后面的話咽了下去,嘴里滑出了一句:“然后呢?”
兒子停了那么一秒,我敢肯定他停了一下。表情有點興奮的樣子,我讀到的是“老媽你有興趣聽呢”。(畫外音反省:以前我會發表自己的議論,一來表示我有興趣聽,還很積極反饋。其實,那樣的議論式表達是打岔的表現,會影響兒子講故事,而且變相拉長了講故事的時間。)
一秒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兒子繼續:“諾蘭度攔在姑娘前面,勸阻村民停止這樣殘忍、愚昧的祭祀。村民不聽,說如果不這樣祭祀,神會發怒,降災難給村里。諾蘭度見村民不聽,只能強行救人!他跟村里護衛隊的卡爾加拉隊長和他帶領的人打起來……”
“后來呢?”
(此處繼續hold住表達的沖動,運用“聚焦式聆聽”,帶著好奇心)
“后來,諾蘭度打敗了護衛隊,把姑娘救了。神從草叢里爬出了出來……”
我重復了一句“神?從草叢里,爬出來?”
(此處運用了“親和”里面的“回放”,充分滿足和激發了兒子繼續講故事的樂趣。)
兒子樂了,笑著說道:“是一條巨大的蟒蛇,村民把它供奉為神!”
我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仍然hold住自己的嘴巴。
“諾蘭度一劍斬殺了蟒蛇后,很快發生了地震。村民們都害怕極了,說是神在懲罰他們,要求殺死祭祀的姑娘和諾蘭度。諾蘭度知道無法跟村民講明白,只能選擇跟護衛隊的人繼續戰斗……”
……
兒子完整地講完空島的一段故事,我也將“埃里克森教練”課程中的卡點“親和”、“聆聽”做了一次練習。
其中,“hold住”、“然后呢?”“后來呢?”運用得比較到位。多練習,在聆聽和表達中,反復刻意訓練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特別是神奇的大腦中的視覺腦!
其他的禮物陸續領悟、練習……敬請關注!
精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