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探討:支付寶、美圖等工具產品的現狀、商業模式、發展趨勢

以下為本文的大綱目錄:

一、什么是工具產品?

1、工具產品具體分為哪幾類

2、工具產品具體分類以及代表

二、工具產品的窘狀

1、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

2、工具產品的目前的商業化現狀;

3、工具產品的發展趨勢、商業探索趨勢;

三、各個典型工具產品的發展近況

1、支付寶為什么不折騰就會死

2、搜狗輸入法推出智慧搜索背后王小川的「工具搭建服務場景」的理念

3、 UC 瀏覽器、墨跡天氣等一大批工具產品為什么做內容、資訊?

4、前幾天上市的美圖為什么一直宣揚「不只是工具」?

5、Keep 、大姨媽等為什么選擇社區、電商的商業路徑,有什么先要條件?

四、音樂、視頻、內容產業帶動起來的付費意識對于環境的改善和具體措施

五、工具產品領域的信息過載

一、什么是工具

1、工具產品具體分為哪幾類

首先我得為大家糾正一下觀念,我們經常聽到甚至親自談論工具產品,但是可能很少人去想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工具產品?

張小龍說微信是工具,很多人說百度是工具,更有人說整個互聯網都是工具。其實他們說的都算對,工具的范圍可以很大,但是我們這次主題的談論范圍顯然沒有這么宏大,所以我必須在交流前告訴大家什么才是工具,或者說確定我們本次的談論范疇。

理論上講所有互聯網產品都是工具,無論是瀏覽器、電商、社交、游戲等等,只要你想在后面加“工具”二字,用戶也都能接受。

但是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出現更準確的詞匯來描述、代表各個細分領域的特性,比如QQ、微信是社交工具,淘寶、京東是電商工具,網易新聞、今日頭條是資訊工具等等。慢慢的大家在討論這些產品的時候默認不再在后面添加“工具”,而只說“社交”、“電商”、“社區、“新聞”。這就更能概括領域特性,讓用戶看到后馬上明白這個玩意兒究竟是干什么的。

發展至今,當我們在說“淘寶是工具”、“微信是工具”時就會覺得不準確,但我們在說“美圖是工具”、“墨跡天氣是工具”時就會非常自然。我們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互聯網產品的初始分類:微信是社交、淘寶是電商、網易新聞是媒體等等。

那么在用戶心中美圖是什么?墨跡天氣又是什么?

你會發現在給這些產品進行官方定義過程中,除了以“圖片修理工具”、“天氣應用”結尾能夠讓大眾更加理解外,別無選擇。這些領域太小,沒有能力進行市場教育讓大眾知道“圖片修理”、“天氣”是和“電商”、“社交”同等級的互聯網領域,而只能被統一歸入“工具”。

這樣粗暴、沒有明確標準的分類當然有極大問題,依據這樣的分類而得到的結論自然也不靠譜。我嘗試用我的理解來定義“純工具產品”。

(1)工具產品解決的需求單一

我們嘗試想一下:用戶通過微信到底想達到什么效果(顆粒度要細分,不能直接說“與人溝通”)?

可能是和親人聯系,也可能是和同事聯系,也可能是和朋友聯系,如果再細分到“具體聯系人”,那么場景就會非常多,其背后所解決的需求極其復雜。

但是美圖、墨跡天氣這樣的工具產品不同:所有用戶使用這些產品所期望的效果極其雷同或者一致。

美圖用戶期望圖片更加漂亮,墨跡用戶只是希望得知天氣信息,就算功能點相對更加復雜的PS,用戶使用它的原因也都是一致的。

(2)工具產品使用場景單一

這點其實和“需求單一”相關聯:因為如果解決的問題單一,那么實現的最優路徑也就那么幾條,所以使用場景也非常單一。

那么可能你們會疑惑我為什么會“重復一遍”。

其實這條主要是排除O2O,以上門按摩為例:用戶對于上門按摩所想達到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叫個人給自己按摩。對吧,這個時候對于用戶來講,需求是一致的,但是使用場景就很復雜:比如團隊按摩、個人按摩、在家按摩、在公司按摩,最重要的是服務提供方是不確定的,如果沒有穩定關系鏈,兩者相乘所得到的使用場景就會極其復雜。

用人話總結就是:純工具產品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解決用戶與使用場景的矛盾”。比如美圖解決“用戶與圖片美化的矛盾”,墨跡天氣解決“用戶無法衡量天氣的矛盾”。

除純工具產品外,其他互聯網產品無不在對接“用戶與服務、內容、人”。

微信等社交產品是“鏈接用戶與人”,由于“人”以及“鏈接場景”太多,所以不符合需求、使用場景單一限制;百度鏈接“人與內容”,由于“內容”太多,所以也不是工具產品;滴滴鏈接“人與服務”,也不算工具產品(由于服務概念特別廣闊,所以瀏覽器等也算此類,就看你怎么看服務)。

我們可以看到,除工具產品以外的互聯網產品由于所鏈接的對象太多或者解決的場景太多而都超脫工具產品范疇成為相對大的分類,其余天氣應用、攝影產品、日程、日歷等工具產品解決的需求非常單一、使用場景單一而成為純工具產品典型。

2、工具產品具體分類以及代表

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全部都說的是我剛才所定義范疇內的工具產品。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互聯網分析師在談論工具產品領域的時候,都說到以下幾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打開頻次太低;

粘性太低

可替代性過強;

沒有成熟商業模式。

但其實這種說法并不嚴謹,事實上許多工具產品做的非常棒,我個人講整個工具產品分了分類,大致上可以分為四類:

(1)第一類是以支付寶、搜狗輸入法為代表的成功延伸服務場景的工具

支付寶在沒做“余額寶”和“信用體系”前,符合我所說的“解決用戶與使用場景”矛盾的定義,它出現的契機就是讓人們更便捷地進行網上支付。

但是自從出來余額寶和芝麻信用后,支付寶就順利鏈接“人與服務”,網上的個人理財和社會底層信用體系又一片空白,所以支付寶憑借巨大優勢輕而易舉占領了后面的想象空間,從而造就了當下六百多億美元估值。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余額寶剛出來時的場景:千萬用戶都很自然的認同了一個支付工具為大家提供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思考,眾多工具產品都可以嘗試縱向延伸適合的服務來提升本身價值實現商業化。

另一個例子就是搜狗輸入法。

其實場景服務的說法最開始就是王小川提出來的,他在極客公園的大會上根據自己做搜狗輸入法以來的慘痛教訓總結:工具產品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從工具切換到服務”。為了便于理解,我舉個例子:

他認為扳手在互聯網時代不能僅僅只承擔“擰螺絲”的需求,扳手在具體的使用場景中,施工人員可能會抱怨太磨手(假設市面上還沒有手套),這時候扳手可以結合用戶需求、具體使用場景做手套,更好的滿足用戶使用場景。搜狗瀏覽器、智慧搜索都是源于這個思想,然后利用搜狗輸入法把它們串起來。

我們先拋去用戶體驗方面的爭議,我本人是認同他的理念,當然不代表認同他的一切做法,原因我們稍后講。

支付寶和搜狗輸入法都是工具產品順利連接服務的代表,并且都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是工具產品領域里面第一等分類。

(2)第二類是以美圖、Keep這樣聚集一批用戶特點鮮明的工具產品

美圖、Keep這種工具產品是非常幸運地,因為它們的用戶特點極其鮮明,你只要聚集起來一批特性鮮明的群體,然后思考:用已有工具建立起來的品牌認知來做這群人都需要的服務,就會順利的找到盈利方向。

美圖用戶的群體特征非常明顯:年輕、女性。然后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現在所有的探索方向都在圍繞這兩個因素展開:服務女性的美顏手機、年輕人用的閃聊、還有直播。

我都猜想后面美圖在探索如何讓女性變美這件事上會做美容院和化妝品。我不是開玩笑啊,現在美圖的探索方面就是這樣,有龐大用戶群體、有契合的品牌認知、有資金,美圖是最適合做美容院和化妝品的互聯網公司。

Keep的用戶群體特征是:健身。其實Keep非常幸運,它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順利成為移動時代整個健身行業的網上代名詞。然后就非常自然的延伸出內容、課程、電商、社交。Keep起初以工具屬性面世要比一開始就以內容、課程、電商、社交面世更容易活下來,也更容易發展,而后幾乎成為整個健身領域的代名詞。這非常難得,后期整個健身領域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各個方面市場份額大頭利潤都會屬于Keep。

當然群體特征不能太泛,也不能太過雞肋,比如大姨媽這種工具應用的用戶群體特征明顯就很雞肋,能夠順利延伸的服務、產品太少,商業化空間有限。

(3)第三類是以dropbox為代表順利進入企業服務領域的工具

dropbox作為To C的個人網盤工具,現在出了文件管理協作的paper。國內也有這方面的代表,我幾年前還真沒注意到To B和To C功能并存的工具,現在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有道云筆記、云表格、金數據,當然還有我們日事清。

服務企業提升收入從我們切身體驗來講比單純的To C工具要活的更好一點。當然也是相對而言,中國企業服務環境老實講雖然現在在快速改善,但是底子太差,現狀也不容樂觀。

(4)除去以上三類,其他工具產品都屬于第四類

墨跡天氣就屬于這類,它延伸的場景太少,市場規模、利潤空間還都小,如果它早期能有服務理念切入空氣凈化器市場,那么狀態肯定要比現在好。

但是那時候他們可能用天氣的數據也格外關心天氣數據,但是能夠突破思維去提供后續服務還真得需要很大魄力和技術積累,他們一直停留在空氣果這樣提供空氣檢測服務的思考上。

上面我說了一堆相對枯燥的理論和我自己的理解,其目的就是要抵消大家以前對于工具產品收到的輿論影響??赡苣阍谕饷婵垂ぞ弋a品領域的分析,互聯網分析師一寫文章都在表達一個意思: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由于工具產品的商業模式還沒有被實例證明,就好像全部都是騙局。

其實情況不是這樣,工具產品中其實有非常多的優秀案例,wifi萬能鑰匙這種都是非常優秀的代表,后面的發展我也很看好。

二、工具產品的窘狀

1、形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

工具產品被分析師看衰也不是毫無道理,我在上面也羅列了分析師看衰的原因,都是工具產品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是分析師比較的對象是社交產品、娛樂產品、資訊產品,這種比較語態下,工具產品當然不可能占優勢。我試著分析一下工具產品相較于其他產品到底差在哪里:

(1)門檻低,導致的結果是市面上競爭者眾多

工具產品所解決的需求很單一,用戶痛點強烈,然后一個機會出現,往往是成千上萬的創業者、大公司一擁而上。這就導致了同質化嚴重,因為解決一個痛點的路徑往往就那么幾條,比如解決看天氣的問題,就算再有創新精神、做的再炫,你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還是告訴用戶天氣狀況。每個工具產品成為該領域的領先者都經過了劇烈競爭。

(2)粘性太低

絕大多數工具產品的用戶遷移成本是非常低的,用戶不爽馬上換個新的,它們無法形成自己的賬號體系和建立競爭壁壘。

比如日歷、天氣、清理等等,用戶說換就換,成本非常低。

百度在BAT里面最難建立賬號體系就是因為它的工具屬性最強,用戶搜索行為根本不用賬號,但是騰訊這樣社交關系、淘寶這樣的購物關系都需要賬號體系、個人資料作為基本。

但是也不是每個工具產品的遷移成本都很低,比如筆記、日程、記賬等等,這些能夠沉淀用戶資料的工具產品,遷移成本都很高。

不過現在用戶要求都非常多,許多筆記產品,比如印象筆記這種,都為用戶提供一鍵導出、一鍵錄入功能,這樣其實也在降低其產品的遷移成本。這兩個功能其實企業都不愿意做,你做得越好,用戶走起來就越爽。

但是沒辦法,整個行業都在追求用戶體驗,你不做用戶就要噴你。

(3)商業化受阻

上面我講了工具產品分為四類,其實也是工具產品現在商業化所探索的方向。工具產品商業化不順利確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是在美上市的獵豹還是在香港上市的美圖,亦或者披露上市的墨跡天氣。

都是過億的用戶體量,幾千萬的月活用戶,但是市值相比騰訊、淘寶、百度、陌陌來講都非常低,單個用戶價值明顯低于BAT,現在更別提和直播、O2O這樣的火熱行業比單個用戶價值。

單個用戶價值太低,這也是互聯網分析師抨擊工具產品的重要原因:在互聯網這個行業,行業內人士形成的觀念就是有用戶等于有流量,有流量等于賺錢。所以當這個邏輯在工具產品身上不適用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就是個騙局。

工具產品確實不像新聞等內容領域有很高的廣告價值,也不像微信、陌陌這樣的社交產品有很強的開拓性,更比不上淘寶、京東等電商網站的商業價值?,F在基本上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工具產品領域,盈利能力不一定和用戶數量呈正相關。

換成人話就是用戶量越大,不代表你能成比例的賺越多的錢。

總結而言,工具產品被看衰就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門檻低

用戶易流失

沒有驗證后的商業模式

2、工具產品商業化現狀

我們接下來看一看工具產品目前的商業化現狀。

只要分析過獵豹這種典型工具產品上市公司的財報就可以看出來,現在工具產品規模性盈利的方式主要是靠:廣告。

獵豹就是靠接入facebook的廣告系統賺錢。

考慮到可能有對廣告系統不是太了解的聽眾,我簡單說下廣告這個行當。

廣告一直是互聯網商業模式中的支柱變現路徑,幾乎每個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有廣告業務,甚至眾多中小型互聯網公司、個人開發者完全靠廣告盈利。

大型互聯網公司比如騰訊、阿里、百度、facebook、google等都有自己廣告系統,并且還都自建團隊銷售自己的廣告服務。

但是中小型企業不具備這種實力,它們沒有能力自建團隊或者找代理公司售賣廣告業務,所以就需要參與進大型互聯網公司開發的廣告平臺中,通過廣告聯盟把流量變現。

中國最著名的廣告平臺肯定是百度網盟,國外就是google、facebook開發的廣告平臺。模式就是中小型企業通過廣告平臺售賣流量,然后從廣告平臺分成變現。

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在延續這種模式,百度、騰訊、360等等大型公司為了方便開發者變現,都有針對的廣告平臺。

獵豹就是在facebook的廣告平臺售賣流量,然后賺廣告費,因為它的主要用戶都是海外。

當然獵豹也有自營、招代理的模式賣廣告。

前段時間,根據墨跡天氣披露的上市申請來看,它們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廣告,甚至比例之大,都能叫唯一盈利模式了。

獵豹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表明,廣告及相關業務收入為9.864億元,占總收入的82%,也能看出來廣告對于工具產品變現的重要性。

工具產品除了廣告變現外,還有一個比較直接的變現途徑:增值服務。當然也有其他的變現途徑,比如獵豹的軟件授權收入、網絡安全收入、美圖的智能硬件收入等等類型。

但是這些變現路徑多少轉了幾個彎,并不是適用于每個工具產品。

這時候你大概就能明白:在當下,工具產品還沒有走出具有普適性商業變現路徑前,廣告簡直就是支柱,現金流的生死線。

廣告收入對于工具產品如此重要,但是工具產品相對社交產品、資訊產品而言天生缺乏競爭力:

廣告收入的多少完全取決于有效流量,有效流量是廣告行業的事,不能再展開細講,大家可以簡化成:流量就是“用戶數和用戶使用時長”的乘積。雖然工具產品擁有不屬于社交、內容的用戶數,但是用戶的使用頻次和使用時長都有天差地別的距離。

你一天看新聞的時間可能是一個小時,這時候新聞app完全可以為你展示幾條廣告,但是許多工具產品你可能三天采用一次,一次使用一分鐘,它最多給你展示一條廣告。

而且大家對工具產品的容忍度是最低的,用的不爽馬上就要換。

3、工具產品的發展趨勢、商業探索趨勢

這就是目前工具產品商業化現狀,在低成本獲取用戶的時候,后期變現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坑。無數人都看到這個問題,所以原本以工具產品為主的公司也都在謀求轉變。接下來我們就說現在這些典型公司現在的發展趨勢和商業探索。

(1)第一條發展趨勢就是擴展產品邊界,期望鏈接內容、人

比如大姨媽做社區,以前我還在知乎看到一個討論說:工具產品是不是都要做個社區?不過眾多工具產品確實都有社區功能,美圖、Keep都做過。

做社區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升用戶使用頻次、用戶使用時長和用戶粘性,因為這三個指標都能夠直接影響商業價值。

我們以前也想做社區,但是你在沒有充沛流量的基礎下,根本做不成,做社區可比做工具更難獲得用戶。

當然還有很多工具做內容,比如眾多炒股工具,比如墨跡天氣。

做內容也是為了提升使用頻次、使用時長和用戶粘性,當然就能直接提升廣告價值。

這大家都能一眼看穿。

但是大家可能存在偏見,認為工具產品做社區、做內容就是為了多做廣告多賺錢。這個怎么說呢,我只能說有部分確實不是出于這個目的,而是用戶真的有這個需求。

我們開始做社區前就是因為有用戶想要一個關于自我提升主題的交流論壇,我原本想要在豆瓣小組、貼吧找一個,但是放到第三方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定制,所以我們就開了個社區,有段時間我們還開了個自我提升小組積分比賽的功能,就是要讓人聚集起來相互監督來自我提升。

剛開始做的時候確實不是為了商業化,就是用戶需求到這,對我們來說也不難。

同時很多以前著名的炒股工具軟件也有資訊,而且還能受到用戶歡迎。

所以我后來想:你按照用戶真實需求來做,去做那些比現在互聯網服務更好的體驗就會受到歡迎。但是如果你一心為了商業化增加社區、內容,那只能傷害用戶體驗。墨跡天氣就是典型。

(2)第二個發展趨勢是深入用戶場景,鏈接服務

支付寶做余額寶為用戶提供理財服務就很受用戶歡迎,另一個有爭議的例子就是搜狗輸入法的智慧搜索。

我知道大家應該對現在眾多工具產品不安本分有很多的意見,我也不完全同意許多不好的嘗試,不過大家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工具產品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是不是為了讓大家生活的更加方便?是不是讓大家在解決場景矛盾時有更好、更快的體驗?

如果大家認同這點,那么工具產品深入到具體使用場景,然后縱向思考具體場景,來查找可以優化的空間就是適合的。

大家可能會反駁說:我用你就只是為了做好這一個事,別的麻煩我會選其他的。

這樣想沒錯,但是你會拒絕余額寶嗎?當你在炒股時需要查具體公司資料時,炒股工具直接為你提供聚合的內容這不是大大提升用戶體驗嗎?

所以至少在我看來,如果真是根據用戶真實需求走,那么提供針對性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用戶應該是歡迎的,并且也能得到相應收益。大家反感的是那些亂提供功能強奸用戶體驗的工具,你非得在日歷里面加社交這不符合用戶預期。

(3)第三個發展趨勢就是出走海外

現在互聯網企業出走海外好像是趨勢,大家都在說。事實上現在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方式,大多都是工具產品開頭,阿里、騰訊這種土豪都是直接投資買公司。百度的國際事業部開發了一系列工具產品。

獵豹和原360副總裁李濤也是憑借一系列工具成功出海。中國互聯網相比其他國家確實很厲害。

但是我今天說的這個發展趨勢和大公司出海策略并不一樣,我觀察到的工具產品出海也可以說是被中國惡劣環境逼得。

把用戶付費作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工具產品現在幾乎都在做海外市場,比如番茄土豆,他們的付費會員中就有很大比例來源于海外。

當然也有工具產品出海還在打著“用戶等于流量,流量等于錢”的邏輯進行,出海就是為了獲取用戶,然后加廣告獲利。

(4)第四個發展趨勢就是進入To B市場

為知筆記、有道云筆記、Dropbox等等團隊都有企業服務的商業模式,同時也有一開始就橫跨To B和To C市場的產品,比如云表格、石墨,當然還有我們日事清等等。

在工具產品中,有一類還是相對特殊:比如筆記背后所代表的文件處理系統,不僅個人需要,團隊也需要;比如日程背后所代表的團隊協作系統,也同樣適用于個人和團隊,還有調研工具、安全產品等等。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傳統工具產品公司都延伸出企業業務。

其實中國的企業市場也不好做,當然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相比純To C而言,這些延伸出企業服務的產品都活的更滋潤一點。

(5)第五個發展趨勢就是涉足硬件

前段時間王興提出的“互聯網下半場”很熱,以前純線上企業確實優化了社會各方面的效率、信息流通,但是在這個節點下,如果互聯網再發展的話肯定要深入到各行各業,而不是簡單地來做線上服務。

就工具產品而言,現在也有許多公司嘗試涉足硬件嘗試變現路徑,最典型的就是美圖出的美顏手機,當然還有墨跡天氣出的天氣果,這個出貨量很小。

其實這個邏輯在企業服務領域很常見,我們企業服務領域有個歷史很長久的職位叫:用戶成功經理。不僅要賣軟件,還要提供培訓等一系列延伸服務,讓企業用戶能夠成功用起來。這個職位的理念就是:幫助企業客戶成功,然后讓企業用戶持久的為公司貢獻價值。

工具產品涉足硬件也是一個邏輯:當線上用戶需求都被滿足的差不多的時候,再看看線下還有沒有未滿足的地方。

企業服務領域是讓企業客戶成功,工具產品的目的就是讓用戶更爽,然后探索盈利模式。

三、各個典型工具產品的發展近況

剛才都是從大范圍來講整個工具產品目前的狀況以及現在的嘗試,下面我們就各個著名產品來具體分析:

1、支付寶為什么不折騰就會死

我寫這個標題并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為支付寶正名。如果要明白為什么支付寶現在一直折騰做社交的話,就要先明白它或者螞蟻金服的愿景是什么。

它不止像做個簡單的支付工具,他還想成為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石。他拿到每個用戶的消費明細、資產狀況就可以做好風控、信貸等一系列金融服務。

事實上螞蟻花唄、芝麻信用這些產品都是為了這個長期愿景所做的階段性產品,他要是能夠做好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那么前景會非常廣大。

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你就能懂為什么支付寶一定要和微信支付正面競爭,To C的支付服務是它愿景的基石。

同時我也不認為支付寶毫無勝算,如果大家去過武漢的話,就知道在武漢的線下支付場景中,支付寶占有絕對優勢。微信支付強在社交支付場景的高頻和用戶基數,就看支付寶能不能打贏線下支付這場仗了。

另外螞蟻金融現在估值六百多億美元,你沒有一個日活用戶過億的應用支撐,很難支撐起這么高的估值。

從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競爭這件事上,我想大家可以看出來一個工具產品的缺陷:微信等社交產品現在延伸出什么使用場景都讓人感覺很順暢,但是工具產品往往在延伸的過程中就會遭遇用戶抵制。

所以我經常說工具產品天生帶有原罪,這個原罪就是用戶認知,用戶會把工具產品局限在一個固定場景中。

2、搜狗輸入法推出智慧搜索背后王小川的「工具搭建服務場景」的理念

搜狗輸入法推出智慧搜索這件事我在前面也有提到,王小川的根本理念就是“工具不能只是工具,它得是服務”。

這個經驗當然是從搜狗輸入法的案例中得到的,王小川說過:像搜狗輸入法這樣一個擁有龐大用戶量和不錯粘性與活躍度的產品,但在過去創造的商業價值卻非常不匹配

當然我前面也說了態度:如果工具產品能夠根據真實的用戶需求做到比現有互聯網產品更好地體驗,那么用戶是能夠很順暢接受的。

王小川之所以一直在延伸服務場景,他所依據的就是這個理念。

我也看到很多人反對搜狗的做法,但是可能是同為這個領域創業者的緣故,我更能理解王小川的動機。

說實話:如果空有用戶而不能商業變現的話,那還不如犧牲一部分用戶體驗增強變現能力。

3、 UC 瀏覽器、墨跡天氣等一大批工具產品為什么做內容、資訊?

墨跡天氣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為了提升用戶使用頻次、用戶使用時長和用戶粘性,進一步提升商業價值。

UC瀏覽器其實不符合我剛才對于工具產品的定義,但是也可以講講?,F在手機瀏覽器都在謀求改變,如果你留意過國內主流瀏覽器的話基本上都在開始做自有、獨特內容。

UC瀏覽器、QQ瀏覽器資訊化,百度瀏覽器甚至都加上了直播。

瀏覽器面對的形式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碎片化,大家都在用各個獨立的app,而不是瀏覽器。PC時代瀏覽器是整個互聯網的入口,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并且還要面對手機廠商自帶瀏覽器的競爭。所以他們不轉型建立自有內容的話其實后面生存會越來越難。

4、前幾天上市的美圖為什么一直宣揚「不只是工具」?

我們重點講一下美圖。

美圖上市后,我看他們的財報,其實我很驚訝:我真的沒想到美圖的手機盈利占比那么高,2015年營收95%居然來源于硬件,我原本的猜想也應該是廣告收入占比最大。

然后我看相關媒體報道和行業分析,讀著讀著我就覺得不對味,他們在說事實的同時也把讀者往坑里帶了:

美圖之所以市值能到360億港元,肯定不是手機營收,手機出貨量還不到百萬,營收規模才8億,怎么可能源于硬件;

美圖是互聯網公司,它最核心的資產就是4.46億的月活用戶,撐起估值的原因在于此,資本市場是按照互聯網公司估值模式衡量的。

媒體還是不明白美圖為什么涉足硬件做手機,它的邏輯不完全甚至很少為了營收考慮。美圖做手機的原因更多的是從用戶出發:如果給美圖用戶貼標簽,“女性”、“愛美”這兩個標簽肯定是最醒目的。

你可以仔細想想這兩個標簽,然后結合實際我們不妨列一下美圖這些年做過的嘗試:

工具轉向社區;

出美圖手機;

做美拍,涉足視頻內容;

做閃聊,嘗試社交。

我敢很肯定的說美圖的嘗試肯定不止于此,它可能都嘗試過美容、電商、游戲業務,但是這四個方向是外界得知的消息,其他可能嘗試過便暫時放棄了(看吧,美圖后面肯定還會有更多商業化嘗試)。

美圖新業務嘗試的情景外界無法準確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圖自己在做的時候都是懷著“誰知道哪個林子有鳥”的心態來測試新業務。

原因非常簡單:美圖是“美化工具”細分領域的領路者,它沒有可參照對象,新業務、商業化路徑只能自己嘗試。由于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擁有如此規模用戶、用戶特征明顯的產品可以參照,美圖所有的商業化路徑只能自己嘗試。

至于為什么只有硬件嘗試實現營收,原因也很簡單:不小心打中鳥了唄。非要聽鄭經分析就是:美圖擁有如此龐大用戶量和品牌溢價,它成功的通過硬件收費嘗試釋放了一部分價值,讓其變現。

未來美圖可能會一如既往的把這個商業路徑加強、優化,但是“硬件盈利”的邏輯肯定不是主旋律,那樣美圖巨大用戶量的價值并沒有完全釋放,更重要的是無法撐起估值,所以接下來幾年美圖還是會各個林子打打鳥,比如推出美拍涉足直播。

李開復老師接收媒體采訪時說:

“不應該把美圖單純當做一個修圖工具”。

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美圖集團現在擁有美圖手機、美拍、閃聊,肯定不只是工具,就像騰訊不只是微信、QQ一樣;

雖然美圖這個品牌因美圖秀秀被用戶熟知,但是這個品牌現在已經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包括非常非常多的含義,比如社交、直播、游戲、手機等等。

這兩方面的理解雖然可著一樣,但是邏輯不同:如果從美圖集團層面理解,那么是把現下美圖所有的產品線、新業務拆分,美拍只是美拍,一個直播應用,閃聊只是閃聊,一個社交產品。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么美圖集團的估值就是“各個產品線估值相加”,這樣在資本市場是不會受到青睞的。

如果從品牌角度理解,那么美圖就有無限的包容性,依托品牌優勢、用戶規??梢試L試非常多的新業務、商業模式,讓市場認可“美圖品牌從工具到社交、直播等的轉變”,具有非常強的抗風險、商業前景。

李開復老師的意思肯定是后一個邏輯,就像現在QQ不僅僅是通訊工具一樣,它還包括QQ音樂、QQ游戲等等,未來美圖也會依照QQ的發展路徑不斷推出新的業務,比如美圖游戲、美圖美容等等。

其實李開復透露的這個點非常重要,這基本可以看出未來美圖商業化路徑,然后大家按照用戶特性切分,從年齡特征切分出面向零零后的閃聊,從性別特征切分出面向愛美女性的美圖手機,大家把“愛美女性”、“零零后”等特征標簽列出來查看其具體生活就可以猜一猜未來美圖商業化嘗試到底從哪幾方面入手。

5、Keep 、大姨媽等為什么選擇社區、電商的商業路徑,有什么先要條件?

這個先要條件就是:用戶群體特性鮮明。

Keep用戶是健身,大姨媽用戶是女性,群體鮮明的時候,就會有共同的話題,然后就有交流需求,所以成立社區,然后為了商業化而做電商。

這個邏輯就是這么簡單。所以工具產品中你的用戶群體特性越聚焦你所能提供的針對性服務就越有價值,當然也就更容易商業化。

四、音樂、視頻、內容產業帶動起來的付費意識對于環境的改善和具體措施

中國的網上付費環境其實很差,我在做live之前和時間塊的開發者安妮老師聊天。她告訴我一個事:

時間塊曾被AppStore官方推薦,在AppStore第一頁的第一位,300多萬瀏覽量,才帶來300個下載,當時的價格是12元。

更別提中國互聯網上面關于盜版軟件橫行了。

公正地講,造成現在困境的原因并不完全來自于用戶,還包括從業者和社會背景。

社會背景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窮和不良氛圍,這個原因和主題無關就不展開講。

從業者既是免費模式的獲利者,又是受害者。中國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和免費模式密不可分,工具型產品得益于大背景的繁榮也得到蓬勃發展,并且在流量紅利中能夠以相對而言更低成本的獲取用戶,這是從業者應該感恩的地方。

但是互聯網發展迅速、免費模式橫行的惡果是:用戶默認互聯網服務都應該是免費的,付費反而是不道德現象。你能想象我們在剛開始讓用戶嘗試付費時候還懷著“愧疚”心理的現象嗎?

這種觀念太深入人心了!

現在的工具型產品從業者某種程度上是被這種趨勢綁架了:不得不這樣做,如果違反規則只有死路一條。

就像互聯網音樂產業被百度弄的盜版資源害慘了一樣,現在整個音樂產業都在補償百度時代盜版橫行的惡果。宅男們可以再想想被盜版網文害慘的起點。

不過中國的網絡付費環境又確確實實在改善。

比如現在各大視頻網站公布的付費會員數都在持續上漲、我看到網絡音樂產業也在不斷探索付費模式,知乎、微博、公眾號都有了贊賞。

中國的用戶已經開始接受為網絡內容付費,當這個付費意識真正成為主流后,也會對為網絡服務付費產生積極影響。所以我對于未來的工具產品收費環境會越來越樂觀。

就在live前我看了看日事清的付費數據,我們的個人用戶付費意愿明顯在提升。而且我在和用戶交流的過程中,也能感覺到關于付費態度的改善。

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的,幾年前一說你要收費,用戶肯定轉頭就走。

五、工具產品領域的信息過載

我曾和為知筆記創始人李峻老師交流過,我就問他對現狀的看法,他給我說:信息過載。

這個觀點我真的是第一次聽說,然后我就一直琢磨這個觀點,越琢磨越覺得有意思,我把這段時間的思考寫出來。

信息過載的特征是什么?

我們從時間花費角度定義信息過載,那么信息過載就是人們一天24小時的時間都無法消費完這24小時內生產的信息。信息的生產速度遠超過信息消費的速度。

這里的信息并不是泛指,而是和你有直接關系、你所關心的信息,比如娛樂、政治、專業、職場、學業等等。這些范圍內信息和你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由于它的生產速度實在太快,導致你根本消費不掉,所以“信息過載”的論調才會一直火熱。

那么除去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娛樂內容外,其實我們很多領域的信息也過載了,比如現在同質化的網站,比如競爭日益激烈的淘寶同類賣家。當選擇嚴重超出范圍時,我們在決策時也就更加艱難,這也是信息過載。

由此推論,其實工具產品也存在信息過載的特征:生產的作品太多,遠遠超出正常用戶的消費范圍,而用戶嘗鮮的范圍是恒定的,所以導致整個工具產品集體下滑。

更直白講,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總量趨于恒定,假設每個用戶都要用3個工具產品,那么市場最佳狀態是100個工具產品瓜分市場,然而現在卻是1000個工具產品在瓜分市場。

工具產品的泛濫不一定會帶來競爭激烈的場景,因為很多工具都沒有競爭力,但是會影響用戶對于整個工具產品領域的感知,導致整個市場整體下滑。

除去從整體范圍來講,其實我個人實踐中對此觀點也有一定感觸:日事清的表現主題雖然是工具,但是它背后代表的是“GTD+重要四象限”的時間管理理念和“PDCA”的自我提升理念。

但是時間管理理念除去GTD、重要四象限外,還有番茄工作法、時間消費記錄、吃掉那只青蛙等等,由這些理念而來的工具也非常多,比如這次發放給聽眾會員碼的番茄土豆、時間塊等等。用戶在選擇一個工具時,也代表選擇了一種時間管理理念,更別提跨界、沒有明確理念的時間管理工具。

時間管理、自我提升是開放性話題,解決方案、理念千千萬,用戶真的顧不過來這么多的時間理念。這也是信息過載在工具產品領域典型的場景。

當然這是李峻老師的觀點,這個觀點適用于一定范圍。比如李老師做的個人筆記市場,但是并不能解釋全部現象,比如為什么在“圖片美化”領域占據絕對壟斷地位的美圖盈利也如此艱難?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沒有浪費您的時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6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7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305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62評論 1 311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27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9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7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1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45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9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6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7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0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