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大街上常擺有賣紙質書,線裝書的年代,愛好讀書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懷著一顆愛書惜書之心前來購書。在這個物質充裕,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一部手機,一臺平板電腦卻足以代替過去那充滿墨香味的一本本紙質書。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是否思考過,在電子書閱讀普及的稀釋了人們心中在過去閱讀紙質書所激蕩起的那一份感想,感動與感悟?是的,也許在這個物質充裕的年代里,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便如同擁有了一座掌上圖書館,人們可以隨意選擇閱讀的種類,隨心安排閱讀的時間,卻無法停下匆匆腳步,懷一顆專注,平靜之心去閱讀一本在某個夏日午后曾觸動過你心靈卻久久沒有拿起的書。
紙質書,便是簡單地依靠紙張裝訂而成的書,紙質書閱讀缺少了電子書閱讀方便,快捷的特點。
紙質書有著樸素簡單的封面,翻閱起來,自有一股淡淡的墨香。遙想那王維,晚年熱衷于隱居生活,“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那便是他身邊的風景,而青燈相伴,捧一本經書,細細品味,領悟超然的人生道理才是他生活的常態。
浙江杭州圖書館,秉承開放包容之心,一句“我無法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币虼顺S惺盎恼吲c乞丐入室閱讀,沉浸于書香之中。試想那個畫面,在安靜的午后,陽光透過窗戶很溫暖地照進室內,曾被社會唾棄的底層人民就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靜靜地翻閱著自己喜歡的書,那是一幅多令人動容而又溫馨的畫面。
物質欲流的時代,人們內心日益浮躁,也就少了靜下心來讀一本紙質書的心情。過去,讀到一本好書,人們總愿意翻山越嶺,將收獲到一本好書的心情告訴想要分享的人,兩個人共同分享讀紙質書所帶來的感想,感動與感悟。那一刻,一本紙質書,不僅是觸動了讀書時所收獲的那顆感動之心,更拉近了兩人讀書時收獲同感的志同道合之心。
也許,我們應該為了一只南飛的大雁而堅守在老舊的樓臺,為一枚飄落的葉子停下匆匆行走的步履,為一朵挺立的蓮荷洗去世里的浮躁,為了心中那份常在的感動而持一顆寧靜之心去閱讀一本紙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