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熱點
|科技的力量你想象不到|
公眾號:互聯網熱點
第一次見面,他說服了馬云,聲稱要讓阿里擁有自己的技術。
空降阿里、帶領團隊做看不到前景的工作,他被所有人視為騙子。
他就是阿里云的創始人——王堅。
01
第一次見面,就忽悠了馬云10個億
在大學的時候,跟王堅接觸過的人都叫他“怪咖”,這是為什么呢?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有一個家伙每天背著一個low爆的黃軍包在校園游走,從不跟人主動交流,你要想跟他說話,還要看人家心情,不理你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樣的人不被稱為“怪咖”才怪了,甚至大家都覺得王堅是個瘋子,離他遠遠的。
但是,熟悉他的人才知道,王堅只是喜歡思考,以至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學習的時候在思考,走路的時候在思考,上廁所的時候還是在思考,所以有時候別人叫他都聽不到。
除了思考之外,王堅最喜歡干的事是學習,在主修的工業心理學之外,他在學校還旁聽計算機課程。結果,學期結束后,他比講師知道的還多。
他的碩士論文是《人機交互和多通道用戶界面》,這是中國首部討論人機交互的論文,后來航天工程上軌道對接的人機交互程序都受到影響。
王堅也因此一炮而紅,學校想留下這個潛力股,所以他博士畢業后,就成為了教授,一年之后成為博士生導師,再一年后直接升系主任。
火箭式的升職速度讓他人羨慕不已,但是王堅卻一點不感冒,相反他還覺得很煩,因為系主任是個操心的活兒,他只想搞研究,根本沒閑工夫搞別的。
所以沒干多久,在“任性”地撂下一封辭職信之后,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此時的王堅已經小有名氣,當時正在籌備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李開復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經過多次邀請之后,王堅才答應加入微軟。事實證明,李開復的眼光相當“毒辣”,不久之后,王堅就為微軟帶來了黑科技——“數字墨水”,雖然當時并沒有受到太大關注,但卻為微軟今天的強大繪畫功能打下了基礎。
目前為止,王堅的生活一直都很滋潤,直到他遇到馬云。
2007年,王堅第一次見到馬云,他說:“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
馬云聽完瞬間蒙圈了,接下來王堅說明阿里在數據存儲和處理方面的問題,斷定未來數據處理和存儲技術一定前途無限。
馬云聽完就被王堅徹底征服,他覺得王堅比自己還懂阿里。
王堅讓馬云承諾每年投10個億,堅持10年,馬云居然答應了。
兩年之后,王堅投入阿里,職位是首席架構師,任務是為阿里輸出技術。
對王堅來說,有了馬云的支持,他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還是很開心的。
但他不知道,前面還有很多鬧心的事情等著他呢!
02
被稱為“騙子”,眾叛親離
本以為找到了伯樂,但是沒多久,王堅就被人罵的狗血淋頭,這要從他加入阿里開始講起。
王堅雖然小有名氣,但是畢竟是個新人,所以在空降阿里成為高管之后,很多人心里都很不平衡。
至于王堅主持的阿里云更是不知所云,很多人質疑它的前景,認為除了燒錢,不會有什么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上和公司內部的人對王堅和阿里云的意見越來越大。
有人說,馬云找王堅來就是個錯誤,這家伙能上位,靠的就是溜須拍馬,知乎上有個帖子,罵他最為透徹:
馬總找王堅挑大梁絕對是個錯誤,首先這丫根本不懂技術,其次是他TM太虛了,天天給你畫餅;再次,這個賤人就是一個拍馬屁的高手,我到現在也沒想通聰明如馬總怎么會被哄到那么挺他。。。難道是后來發覺騎虎難下了么。。。
最狠的一次是阿里召開總裁大會,有一位員工直接點名道姓地對馬云說:馬總,你別聽王堅的瞎扯!他就是一個騙子。
質疑、反對的口水鋪天蓋地,王堅想為自己辯白,但是沒有做出成績之前,說什么都是蒼白無力的,后來索性來一招“掩耳盜鈴“,裝作聽不到這些流言蜚語,該怎么過還怎么過。
他心里明白,只要將來阿里云研究成功了,現在的這些質疑都是浮云。
然而,王堅要做的事情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他手下的大批工程師因為看不到阿里云的前景,又被噴地體無完膚,紛紛選擇投入其他部門,或者干脆離開阿里,最嚴重的時候,阿里云80%的工程師都撤了,可謂是“眾叛親離“。
對于眾人看不到前景的阿里云,王堅比喻說,阿里云要做的就是將人們生活中的井水換成自來水,這注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來水廠剛修好,人們不會覺得它有什么用處,因為還沒有管道。鋪好管道,沒有水龍頭,自來水還是到不了千家萬戶。
王堅所執著的是人們用上自來水的那一天,不過這個過程實在過于漫長。
雪上加霜的是,在頂著諸多罵名前進的時候,阿里云還出了很多bug。
2011年,迫于谷歌的壓力,宏碁在最后一刻取消與YunOS(阿里旗下智能操作系統)的合作,這件事再次讓阿里云和王堅站到風口浪尖,幾乎所有人都大罵王堅是個騙子,YunOS毫無作用。
2012年,阿里的云手機業務慘不忍睹,馬云卻升王堅做阿里集團的CTO,其他人對王堅就更不服了。
雖然有很多人怒噴王堅和阿里云,但是馬云仍然給予了王堅十二分的信任,表示:請相信博士(王堅),給他一點時間。
在馬云的庇護下,王堅和阿里云得以繼續前進。
03
開掛的阿里云
少數服從多數,這個道理有時候其實是個錯誤的,比如阿里云,就在大家都以為它只是占據資源、毫無用處的時候,在2013年,它做出了成績。
這一年,阿里云拿下萬網,可以為用戶提供完整的云服務,這時候,云計算才漸漸被接受。
阿里云開始向企業出售自己的云服務,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阿里云漸漸有了口碑,從此進入開掛模式。
截止2014年6月,已經有140萬客戶使用阿里云計算平臺。
2016年10月,阿里云與杭州市政府合作,共同開展城市大腦計劃,通過人工智能指揮交通。
現在阿里云的飛天系統在全球14個地域提供服務,年營收達到112億元,估值4500億。
阿里云成為阿里集團旗下繼螞蟻金服之后的又一獨角獸企業。在全球的云計算行業中,阿里云僅次于亞馬遜和微軟,穩居第三。
王堅也終于可以揚眉吐氣,讓當初那些質疑他的人閉嘴。
04
小結
從被千夫所指,到建功立業,王堅用阿里云的成績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讓阿里真正掌握自己的技術。
在阿里云成長的過程中,王堅和馬云的堅持無疑是成功的最大原因。
無數人的質疑甚至謾罵都沒有動搖王堅的信心,因為他心中有信仰,有了信仰,就沒什么可以讓他退縮的。
就跟若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一樣;幾十年如一日的搞研究,吃飯、居住條件都很一般,跟那些大明星簡直沒法比,但是她仍然可以堅持下去,默默付出,直到研制出青蒿素。
在她獲得諾貝爾獎之后,有人評論說,獎金還不夠在北京買一套房子的,但其實她根本不在意這些東西,即使獲得了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她也仍然沒有驕傲,還是低調做人,為中國和世界的衛生醫療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每當看到一些苦行僧過著極度苦逼的日子,也要到他們心中的圣地朝拜,我就大惑不解,但是后來我漸漸地明白了,這就是信仰,無關其他。
或許對于王堅來說,技術也就是他的信仰,具體來說就是阿里云,他深信,阿里云不僅可以解決阿里的問題,更是互聯網的未來。
如果云計算這樣的技術研制成功了,中國可以在未來與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超過美國。
正是這樣的信仰,讓王堅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沒有退縮過。
巴金說過,支配戰士的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戰士,也適用于你、我、我們;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心中有信仰的人,心中懷著敬畏,有一股執念,執著,這樣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