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致遠
從哇哇落地到現如今即將不惑之年,敏感的我見過太多太多的背影,或是在某一個分手的路口,或是在某一站離別的車站,或是在某一輪渡輪的彼岸……背影之中有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的親人,也有許許多多我不曾相識的陌生人……卻從沒有你――我的父親的背影!
可以說在我人生字典里恰如《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依萍一般,也是沒有“父親”一詞可言的,自然也就沒有它的注音、解釋乃至詞句。那么今天的我,為什么在看到一篇“父親的背影”的標題時,卻又忍不住想從字典里再去翻一翻有無關于他的注音?有無關于他的解釋?有無關于他的詞句?有無關于他的哪怕是任何一丁點的音訊?
記憶的思緒翻滾搜尋開來,最后唯一響起的只是三十六年前一陣陣的哭天喊地,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的記憶中悲悲切切著一個年輕生命的離世,沒有一絲告別,沒有一絲留戀,甚至沒有一張遺照。一個剛滿3歲的小女孩正抓著她媽媽的褲腿問家中怎么會有這么多人?他們干嘛哭泣?爸爸呢?隨之委屈地哭著要媽媽抱抱,纏著說要再吃一塊棒棒糖……對于一個年僅3歲的人來說,她記憶所封存的也只能這么多了。就這樣,在那一片昏天地暗中,她的額頭上就被刻上了“沒有父親的孩子”的標簽,無力回天!也許,相比起那個被虛構的陸依萍,好像這樣的她更令人痛心疾首,撕心裂肺!
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個自卑的孩子,但是這個自卑她不會讓身邊的任何人發現,她會以一張無形的盔甲來武裝它,告訴他人我很好,我沒事,我很堅強!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個自尊心特強的孩子,她不會接受別人可憐的目光,不會提筆寫相關爸爸的文章,不喜歡看有關爸爸的電影,不羨慕那些爸爸的背影……如果有人不經意間嘲笑她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她一定會打他個鼻血朝天,哪怕對方是個高大的男孩子,哪怕會受到老師嚴厲的批評!當她得知,村上有一人欺負媽媽孤兒寡女,并想乘機凌辱她媽媽時,她二話不說立馬摞了一把長扁擔直沖到那個混蛋家中,一口氣砸了他家每一窗玻璃……都說“父債子還”,如今她的父親保護不了她的媽媽,這責任肯定也得讓她來頂替父親扛起來,義無反顧!
沒有父親的日子,日子在堅強中繼續,當年的那個小女孩現如今已是一個年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多多少少也退去了些似兒時的那種沖動的“自衛”勁,但不變的依然是她的自尊和自立,她從不想依靠誰誰誰幫她解決某個難題,她一直努力靠自己做好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她想證明“沒有父親的孩子”照樣可以活得精彩!這種好強包裹的脆弱,與生俱來,也無力回天!
曾經那樣的她,如今這樣的我,還在一遍遍翻本就查不到字意的字典?還在一遍遍翻根本不存在的相冊?還在一遍遍翻虛無縹緲的背影?這是怎么了?我真想找到一個可以回答自己的答案……
父愛如傘,在那綿綿陰雨天它會為你默默支起一片天;父愛如海,在那波濤洶涌的歲月里它會給你一個安撫的擁抱;父愛如山,在你搖搖欲墜的日子了里它會給你踏實的肩膀依靠。可是,為什么我就沒有了那把傘?為什么我就沒有了那片海?為什么我就沒有了那座山?我更想讓命運告訴我一個可以安撫自己的答案……
在一個個沒有回應的問號里,疲憊的我居然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臉上還帶著剛干的淚痕。睡夢中,有一個忽隱忽現的影子,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我努力想睜開眼去看一看這是誰的背影,卻始終看不清;有一段飄飄呼呼的聲音在我耳邊繞來繞去,我努力想豎起耳朵去聽一聽,這是誰的聲音,卻始終聽不清;有一雙模模糊糊的雙手,在我發間撫來撫去,我努力想伸出手去碰一碰,這是誰的安慰,卻始終觸碰不及。
一覺醒來,如夢初醒。
或許,那雙手就是我父親的雙手,他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偷偷地給我安慰,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
或許,那聲音就是我父親的聲音,他告訴我,一個沒有傘的孩子一定會更努力地奔跑,并一定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
或許,那背影就是我父親的背影,他不必讓我看清他的臉,只想讓我明白自己也有一個高大的父親的背影,不管它是模糊還是清晰,這個背影會一直陪伴你!
我起身捋了捋長發,理了理衣裙,直了直腰板,臉上輕輕的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就讓我這釋懷的笑容永遠定格在那個飄忽不定又模糊不清的背影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