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距離四六級考試只剩十幾天了。
看著電腦屏幕上赫然的日期,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去年今日的畫面,留戀又帶點惋惜。
傍晚四點左右,琳哥(她)風塵仆仆滿面春風夾著書走進寢室,拿起桌上六角玻璃杯,猛地喝了口白開水,被嗆得連聲咳嗽。
然后,習慣性地打開電腦,鼠標不斷點擊著,網(wǎng)頁持續(xù)出現(xiàn)著,享受著傍晚的休閑時光。
夕陽透過窗戶打在她發(fā)胖的臉上,時不時伸個懶腰,在寢室漫無目的地轉(zhuǎn)兩圈再重新回到書桌前,似乎在給自己找點存在感。
忽然,琳哥好似被什么嚇到了般大喊一聲:“啊,還有十幾天就要考四六級啦?!比缓竺偷仄鹕?,從一大堆塵土飛揚的書籍中抽出了一本嶄新的真題試卷,打開扉頁,不禁嘆了口氣,說:“哎,到現(xiàn)在試卷還沒時間做。從明天起我要天天泡圖書館刷題,積攢人品爭取六級飄線過。不求分數(shù),只求拿證?!?/p>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琳哥確實履行了天天泡圖書館的諾言。常常給人一種努力拼搏積極向上的錯覺,縫人問起去哪兒,都帶點驕傲的回答:“準備四六級呀,天天刷題復習呢,這次肯定能過了?!?/p>
深夜回寢室后,還不忘一邊準備點零食,一邊來場電影,自信滿滿,似乎早已透過那滿紙單詞的真題卷瞧見了拿證時的喜悅。
02
某一天,我正好要去圖書館看書,于是約起了琳哥一同前往。
我在看書,她在刷題,這畫面再和諧不過了。
然而,這畫面僅僅持續(xù)了不到半小時,琳哥便掏出手機借口查單詞了。但是這一查又不由的打開了朋友圈,給人點點贊呀,留留言啊,然后刷刷微博,發(fā)現(xiàn)關(guān)注的明星又發(fā)新動態(tài)了,激動得比當事人還興奮。
這一刷的時間比做題時間整整多出了一倍。
回來的路上,琳照哥例買了點零食,說復習累了,回去看部電影補一補。
其實她根本不累,在圖書館待的一下午,她只完成了一張試卷,還不包括作文跟翻譯。其他時間,要么借口玩手機,要么趴著休息,要么東走走西逛逛,隨手翻翻書架上的書,打開瞅兩眼再悻悻放回原位。
最終六級成績出來時,琳哥的分數(shù)比前一次大概低了五十分,離飄線過的夢想越來越遠了。
看到成績那一剎那,琳哥在寢室抱怨到:“是不是成績出錯了呀,我考前那么努力的復習,該背該記的單詞都記住了,連真題都做好幾套,真坑?!?/p>
我在旁邊聽著,卻一句話都沒多加評論。因為我知道,他并不是真正的努力,這樣的結(jié)果在意料之中。
努力,從來都只是在她自己心里跟路人眼中而已,絲毫不在每一天的行動中,她總是把臨時抱佛腳的努力錯當成持續(xù)不斷的拼搏。
03
很多時候,琳哥只是我們千千萬萬個大學生中的一個代表,你每天所做的,所經(jīng)歷的都跟她如出一轍。
你明明每天跑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晚上,卻硬生生只完成了一道完形填空;
你明明提前兩個月就在網(wǎng)上買了真題卷,你明明給自己做了詳細的安排,但直到考前試卷還是全新的;
你明明每堂課都準時到達教室,都坐在最前排,但下課后你卻根本記不清上課的內(nèi)容,因為老師在講例題時你腦子不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而是在規(guī)劃著十一點淘寶折價搶購的事;
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卻始終一無所成;為什么你明明很忙碌,卻始終看不到畢業(yè)的終點。
因為,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你只是一味的用你那充實忙碌的行為來欺騙自己,讓自己內(nèi)心變得寬慰,變得釋懷,給自己意識上造成一種假象:我,很努力,但是沒結(jié)果。我,問心無愧。
04
很多時候,面對著這個浮躁的社會,即使身處象牙塔里的我們也不能幸免于難,被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不斷影響著。
有時候,自己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的生活了,每天都安排得充實忙碌,但為什么最后一無收獲呢?
從她的言語中,我感受到了她的迷茫,焦慮,甚至帶點無助。
于是,我敲了很多很多字打算回復她,但后來我又一整段一整段的刪除了。
最后,我只回復了他一句: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05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這樣,看著別人各種忙碌各種充實,于是也把自己的生活塞進了加速倉,指望用一個月的時間,既學好演講,流利自信,又能辦好活動,井然有序,還能抓緊學業(yè),名列前茅。
然后,你的生活變得非常忙碌充實,你每天的時間仿佛都不夠用。于是你上課時想活動,做活動時背演講稿,演講前又在復習下周的漢語言文學考試。
最后,你什么都沒有獲得?;顒优缓茫葜v沒練成,連最得意的成績都顯得不堪入目。
你開始安慰自己,告訴自己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我每天都忙成狗累如豬,就差把睡覺時間騰出來學習了。
你告訴自己,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演講要靠天賦,我天賦不好,學習要靠老師,老師不行,做活動我已經(jīng)很棒了,但就是偏偏遇上一群搗蛋鬼,還有那個什么都不會只懂得傻笑的學妹助手。
但是你從沒想過,難道這一切真的就像你安慰自己的那樣嗎?難道全部都是外界因素所導致的嗎?
很顯然,答案并不是,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來自于你自己。來自于你那顆浮躁的心,來自于你那看起來很努力的表面假象。
我想你最應該學會的不是怎樣做更多的事,而是如果把精力專注于每一件小事中,并且把它做好做細做完整。
06
學院領(lǐng)導不止一次的推薦我,要我去做學院宣傳編輯員,說是支教時推送稿寫的相當不錯,然而我還是回絕了。
學妹驚奇的問:這么好的機會為啥不去
我淡淡的回了句:“我想先把大學的內(nèi)容寫好寫完整,多利用時間閱讀好的文章,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先把這件事做好了,才有資本去做其他事,不然等下揀了芝麻丟了西瓜?!?/p>
學妹聽了,猛烈的點了點頭,夸我悟性高。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外界各式各樣洶涌而來的誘惑時,并不一定要全盤接受與吸納,反而應該學會甄別篩選,學會追問初心,學會審視自己曾經(jīng)出發(fā)的目的與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抵制干擾尋得自己最應該做的事,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大部分精力專注于每一件小事中。
當你學會成功排除干擾時,當你學會專注地完成每一件小事時,我想真正的努力離你已不再那么遙遠。
像我,選擇西瓜愿意丟芝麻,還有更多現(xiàn)階段急需處理的事情,大可先放下四六級。
做好自己想做好的事情比才最重要
文/wl青l(xiāng)青
英語一直都是硬傷的談四級考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