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彬,哈佛大學畢業,曾就職于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國際知名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現任中國首家公募基金跟投平臺 “基有幫”創始人&CEO(“買基金,有人幫”),已獲得國際頂級風投機構藍馳創投的數千萬元投資。
今天大盤跌了不少,創業板下跌了接近2.93%,很多人心情肯定不太好,我們來說點正能量的。前段時間谷歌的AlphaGo戰勝了李世石,引來熱議,也激發了大家的想象力。大家都在琢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還有哪些方面機器人可以戰勝人類。
下圖是我2012年建立的第一個交易機器人的交易戰績與滬深300的對比(我用的投資標的是滬深300指數基金)。可以看到,機器人大幅跑贏大盤(大盤代表了市場的平均水平)。
具體來說,從2006年到2015年,10年時間,機器人一共賺了716.5%,而滬深300只漲了296.3%,機器人跑贏了420個百分點;滬深300平均每年漲14.8%,機器人平均每年賺23.4%。
同樣的策略我在創業板上也做了個實驗,收益對比如下。
從2010年創業板推出,機器人便開始跟創業板比賽。6年時間機器人一共賺了287.3%,而創業板指數漲了178.9%,機器人跑贏了108個百分點;創業板指數平均每年漲18.6%,機器人平均每年賺25.3%。
其實,這個機器人僅僅是基礎版,算不上人工智能,還無法戰勝頂級的基金經理。例如在2015年,機器人在創業板的回報是84.4%,但是去年前十名的公募基金經理的收益都在130%以上(看來公募基金還是有頂尖高手的)。不過在過去的幾年,我一直在持續升級這個機器人,讓他變的越來越聰明,希望有一天可以打敗更多的基金經理。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疑問,例如:
這個機器人美國能用嗎?
這個機器人在其他品種,例如外匯、期貨上能用嗎?
這個機器人還能用多久,未來會失效嗎?
在什么情況下,機器人會失效?
為什么這個機器人能大幅打敗指數(指數代表了投資者的平均表現)?
......
解答這些問題前,我先說說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吧。機器人能做好的事情,一定是有規律的。也就是說,如果大家掌握了這個規律,一定也能大幅打敗市場,獲取驚人的收益,這就是今天我要帶給大家的正能量!
篇幅有限,我會在未來以系列文章的方式給大家一一解密。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或者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給我留言~說的清邏輯的投資才是好投資!請注意: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歡迎添加個人微信交流xubingere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