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幾天,小華從課本上抄寫的字越來越少,今天下午,只寫了三個字,直覺告訴我,這個拆分字的方法走不通,并沒有增加他的識字量,我說你讀下今天學的課文吧,他不會,我說你會讀哪里,就讀哪吧!他找到了29課,前幾天錄課,用的一篇課文,讀的很流利,我想他不可能會讀啊?我問里面的字認識嗎?他不說話,我用筆寫出他剛才讀的目標的標,我說你讀下吧?他不會,我問他怎么會讀的,他說,聽同桌讀聽會的。我想,都會背了,還是不認識字,怎么辦?我翻下資料,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關于學困生的經驗“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有那么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比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多2、3倍;頭一天學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忘。經過周密考慮地、有預見地、有組織地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閱讀一些科普讀物,這是教師要關心的一件大事。實質上,在學校生活實踐中稱之為“對后進生個別施教”的工作,其要點正在于此。”我想要不明天讓他讀下課外書試試吧!